奔驰GLC开了6.6万公里,车主告诉你加价2万值不值?

不知不觉,奔驰GLC都到中期改款了:轴距加长、增配液晶仪表、全新中控显示屏等等一系列改进。作为2016款车主,并不羡慕,只是有点嫉妒罢了。

迄今,这台2016款奔驰GLC 260已经陪伴了我6.6万公里,回忆起来,这其中有2~3万公里都是高速里程。所以我的前轮胎、前刹车片一直还未更换;而后轮胎、后刹车片都已经换过。

今年年初去4S店做6万公里大保养,我是售后接待的第一个换变速箱油的GLC车主。朝夕相处近三年,度过甜蜜期,我在重新审视这台加价2万元的“神车”。

一、为什么选GLC?

2016年初,在父母的赞助下,我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台车——奔驰GLC 260。当时,我还有另外两个选择:保时捷Macan和路虎发现神行。

Macan 2.0T,保时捷梦的最低门槛,传说中的“木耳收割机”,配置单都是彩色打印,不选装几万配置都不好意思订车;

路虎发现神行,其时刚加持“奇瑞路虎”尾标,跟GLC同时上市,GLC加价,路虎降价。

纠结万般,果断选择奔驰GLC,且被迫加价2万元提车。

Macan 2.0T像一个情人,好看、好开,不实用,大众铸铁发动机,倒车影像白内障;发现神行像老婆,比例方正、操控轻盈,很实用,尤其是通过性和底盘隔音,相当出色,后排秒杀Macan,无奈旋钮换挡不能接受,且当时采埃孚9AT在发现神行上有诸多问题。

这里插一句:很多人觉得路虎小毛病多,这其实是一种成见;单就产品力来看,发现神行确实性价比很高,而且没有那么多小毛病。当然,它的变速箱程序确实有待优化。

奔驰GLC就介于两者之间,像个新婚少妇,底蕴在那里,武艺也在那里,一切等你自己去挖掘。

其实,选择奔驰GLC的原因特别简单:

▎我有严重的怀挡情结;

▎保时捷买不起,路虎品牌力偏弱;

▎当时唯一一款纵置9ATSUV。

至于品牌,我并不是奔驰铁粉,直到现在也不是。我完全跟着产品走,没有任何情怀。如果真要谈情怀,那我应该买沃尔沃S60L,而且是5缸发动机+爱信6AT那一款。等我有钱了,一定收一台二手车。

顺便一提,选车之前我曾试驾过宝马X4。不得不说,它比Macan都好开。但无奈价格略高,且中控设计过于陈腐。我个人尤其反感宝马在仪表盘上的刚愎自用,数字化的今天,还提供颜色单调、视觉不友好的机械表盘,真是说不过去。即便选装全液晶,也是个“伪全液晶”。

二、爱恨纠葛的9AT

GLC是北京奔驰第一款搭载9G-TRONIC变速箱的产品。我应该是目前使用这个9AT里程最长的车主之一。

说实话,喜忧并存。我先说它的优点:

▎比较省油。这不是因为挡位多而故意恭维,我这款GLC整备质量1860kg,作为一台基于后驱结构的四驱车,综合工况平均在9L/100km。如果纯高速,我最低开过6.1L/100km,这对于一台四驱中型SUV来说,已经非常出色。9挡在1250rpm即可介入,经济性出色。

▎理念很好。其实,9G-TRONIC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8AT。因为在Comfort、ECO这两个常用模式下,车辆默认是二挡起步。只有在Sport和Sport Plus模式下,才会用到一挡。所以,我把一挡理解为是待命挡。这样的好处是,二挡显然比一挡齿比小,起步更省油;激烈驾驶时,齿比更大的一挡可以介入提供更大扭矩。

▎运动加持。开过GLK的读者,应该对于奔驰“老爷车”般的驾驶感深有体会。之前的7G-TRONIC那拖泥带水的无力感,让人特别没有激情。而9AT彻底改变了这个情况。9AT不但重新设计了机械结构,而且变速箱程序也更加运动。在Comfort模式下轻踩油门,车子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犹犹豫豫;而在Sport Plus模式下,我竟然找到了沃尔沃的感觉(声明本人绝不是沃尔沃车托)。

但不要高兴太早,9G-TRONIC并不是完美的产品。它有一个让人恼火的缺点:顿挫感强。

说实话,在二、三挡上,当你在城市中走走停停时,那种突如其来的顿挫让你有种开手动挡车的感觉。提车以来,4S店已经升级过两次变速箱程序了,依然没有改善(不是个案)。当你遇到红灯缓慢刹车停时,挡位下降过程中跟发动机转速匹配不够精致,产生一种拖拽感。

市面所有的9AT产品中,用户体验上我的排名应该是:采埃孚9HP>奔驰9G-TRONIC>通用9T50。这其中,只有奔驰9G-TRONIC是针对后驱车型设计的纵置变速箱。

但无论如何,奔驰自家的变速箱在改善,而且从7AT直接跳到9AT,算是革新自我的同时赶上了潮流。就冲坚持自主研发变速箱的精神,也要给奔驰点一个赞。

三、让人炸裂的底盘

曾有车圈老师吐槽过,奔驰GLC的底盘高级感,还不如本田冠道。作为车主,我并没有开过冠道,但GLC的底盘确实跟豪华二字八字不合。大众帕萨特的底盘高级感都要强过奔驰GLC。

由于奔驰从C级开始要强化运动基因,吸引年轻消费群体,所以GLC的整体设定也是运动化的。除了外观外,那硬碰硬的底盘真是有矫枉过正之嫌。

这台车只有在平路上行驶时,你才会感觉它是一台豪华车。不好意思,当你开到有点颠簸的路面时,那种清脆的路面反馈让你瞬间感觉加价2万提车可能是人生最大的错误。

沃尔沃的底盘同样很硬,但路感是线性的(真不是车托);而奔驰GLC,则是点状的。低速如此,速度一提升,敏捷控制系统介入,避震阻尼增加,给我一种十万块钱自主品牌的感觉,真不夸张。过减速带生疼生疼的,心疼……

造成这种体验的,并非是多连杆的罪过。奔驰GLC前四、后五的多连杆悬挂,到底来说还是舒适性的保障,问题出在避震上。

奔驰GLC弹簧软、避震硬,造成了这样的体验:在地下停车场等看似平整、实则有轻微起伏的路面上,驾驶员会感觉晃来晃去,跟开船一样;一旦开上马路,速度提起来,避震的阻尼立刻增加,过坑、过减速带,余震虽然很快抑制,但你会有种控制臂可能会震断了的错觉。如果不幸遇到搓衣板路,车内就会展开一场“交响乐”。

这不是夸张的说法。我的车之前路过一个大坑,现在左后轮的一项束角参数已经严重偏离。本身避震就硬,加上防爆胎更硬,一条斜拉杆活活被震歪了。还好这个级别的合资车悬架不全是铝合金材质。

你猜4S店给的建议是啥?1.5万人民币,换一套总成。

打扰了...

四、怀挡即正义

我对怀挡的迷恋,始于几年前我驾驶的第一辆奔驰车,S400L。我在想,手动挡车型,必然是挡杆式换挡;而自动挡车型,有些比如沃尔沃还是机械助力换挡,但现在绝大部分都是电子换挡。

既然已经是电子换挡了,为何还要竖一个多余的挡杆在那里?

林肯选择了按钮方案,JLR选择了旋钮方案,但我觉得都没有怀挡简易、流畅。从人机交互的角度,右手在选择挡位时,按钮和旋钮需要一定的视觉辅助来确认是否选对,而怀挡是可以盲操作的。

当然,我完全理解的一点是,宝马等品牌,之所以用电子挡杆,一部分是出于整体设计风格的搭配,一部分是变速箱产品的匹配度问题。

现在很多高端电动车清一色是怀挡设计,除了特斯拉、宝马i3,一直用机械挡杆的保时捷的MissionE,也首次使用了怀挡。

2002年,宝马的第四代7系(E65-E68)也使用了类似于如今宝马i3那样的怀挡。但后来更新了采埃孚8AT后,就改为了现在的“大鸡腿”。这并不是一种退步,只能说是产品设计的取舍。但怀挡的简易性确实无可比拟。顺便一提,捷豹I-Pace作为纯电动车,不但保留了一键启动,竟然用的是按钮式换挡。

对奔驰来说,怀挡不是什么情怀,而是一种对于驾驶者的态度——简易,优雅,实用。

如今,奔驰新一代G级也换成了怀挡。

五、“后装”中控屏

记不清多少人,坐进我的GLC,第一句话是:你这个中控屏是汽配城装的吧?奔驰逼格是高,但就这个屏幕,让它的客户折了面子。

这个至少有一指宽的黑色边框,包裹着一个7英寸(GLC 300是8英寸)显示屏,傻傻地立在那儿。所谓的悬浮式设计,让它看起来有种突兀的存在,仿佛是个不合时宜的外来者,刻满了槽点。

从C级开始的这种设计,奔驰有些用力过猛。宝马、雷克萨斯,甚至是奥迪,也有悬浮式设计,但这些车的屏幕,与中控台本身较好地融为一体,气氛和谐。奔驰的中控屏,像是一个入侵者。

最近,C级、GLC级都迎来了内饰改款,这个屏幕也做得更狭长了,边框也适当削薄了许多。时尚感更强,但突兀感依旧。

然后是COMMAND系统,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它的界面设计尚可,一些UI元素也比较精致,但是操控逻辑让人感觉自己是个白痴。不瞒大家,我作为一个曾经的汽车媒体人,第一次在GLC上连接手机蓝牙费了很大功夫。

中途甚至呼叫400客服,但对方给我的步骤完全不奏效。于是只能不断试错,在偶然中连接成功。现在看起来,这个步骤很简单,但对于完全陌生的用户,其指引非常不到位,设计非常不intuitive。

蓝牙,一个如此高频次的场景,竟然没有放在首页,竟然不是直接点击、搜索、匹配一气呵成,而是先进入到一个叫“媒体”的页面,然后选择“选项”,再选择“蓝牙音频装置”,然后再选择“搜索蓝牙音频装置”…

最白痴的地方在于,首页上的电话,指的就是“打电话”,而不是“手机”的意思。Who is gonna dial the phone through the center console?

这种十年前的思维方式,依然顽固地存在于很多豪华车上。奔驰真应该好好反思下,如何适应被消费类电子产品训练过的用户思维。

而且,所有副驾的乘客,都曾试图去触摸屏幕。不好意思,我们奔驰不提供触摸屏。为啥?因为我们有鼠标!

在中控台底部,有一个控制区域,分为旋钮和触摸板两部分。旋钮不仅可以旋转,还可以摇动,手感还不错;触摸板可以识别手指滑动,并转换为屏幕上的一个“隐形鼠标”,作用跟旋钮一模一样。唯一多余的用途是,在“打电话”时,这个触摸板可以用来手写阿拉伯数字。

说实话,开了6.6万公里,我几乎没用过这个触控板,它的装饰意义大于实际用途。它只能识别#、*,以及0~9的阿拉伯数字,还能识别英文字母!问题是,英文字母虽然可以识别,但无法输入,这……

如今我都想不明白,这两个功能严重重叠的物理模块,为何要硬生生拼凑在一起?

六、飘忽不定的颜值

最后,我想说(tu)下(cao)GLC的外观设计。

从GLK换代而来,GLC风格大改。从一个车主角度,GLC还算高颜值系列。但在这个级别的车中,GLC的颜值非常不稳定。

首先,2016款上市后,前包围的“香肠嘴”备受吐槽。于是2017款升级了运动包围,“香肠嘴”消失(GLC 200除外)。这让老车主有些不愉快,刚买了一年,第二年就换了个前脸风格。

但像我这样的客户就比较“矫情”,升级运动包围后,我竟觉得还是“香肠嘴”好看,原因是AMG样式的运动包围让车头显得略“扁”,尤其是在3/4角度观察时。

反观奥迪Q5、路虎发现神行、宝马X3,乃至基于跑车风格设计的保时捷Macan,车头就非常立体,线条勾勒得很匀称。而且,这些车从未上市一年就给前脸“做手术”!

更搞笑的是,奔驰GLC竟然有6款不同的前包围造型,分别是:欧版(国产版)“香肠嘴”套件、美版运动套件(A)、美版越野套件,AMG 43套件(B)、AMG 63套件、以及氢动力版套件!

其中,只有AMG 63最无违和感,最能代表GLC与竞品争夺颜值担当。可惜,63都没有被引进国内。能拯救GLC车主虚荣心的,只有淘宝了。

顺便YY一下,如果GLC的普通版直接套用AMG 63的前脸,那这车得卖得多火!奥迪SQ5、宝马X3 M可是都没有这么高的颜值!

车聚小结

GLC是奔驰近十年来最重要的一款产品,它至少有三重意义:

▎在中型SUV领域找回自信,并且成功成为“爆款”;

▎率先把9G-TRONIC推向大众市场(欧版E级柴油车是最早的,但属于小众车型);

▎首次推出奔驰品牌旗下中型SUV的高性能版本,AMG 43、AMG 63,并衍生出了Fuel Cell燃料电池版和纯电动版本EQC。

说明下,EQC并非GLC的电动版,而是基于全新MEA平台研发的。但EQC在尺寸、外观、内饰,以及很多零部件上与GLC是共享的。没有GLC,也不会有EQC。所以粗略认为EQC是GLC的“衍生车型”。

说不定,我的下一辆车就是EQC。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海选导购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1万关注 | 3850作品
+ 关注
车聚网,网聚汽车人的力量。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2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