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刻辉煌,猎豹需要的不仅仅是初心不改

对于目前的猎豹来说,三年内产销量从13万辆增加至50万辆的难度有多大?猎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建新给出的回答是,这是猎豹复兴,做自主SUV第一品牌的一道坎。如何迈过这道坎,只谈情怀、初心显然没有说服力,想要再造一个“新猎豹”,品牌美誉度、产品力、服务能力、渠道建设才是真刀真枪。



猎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建新


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猎豹发布了全新紧凑型SUV车型Mattu,这款具有风向标意义的车型被外界看作是猎豹冲击目标的试金石。而在猎豹汽车副总裁李昌斌看来,它担负着提升猎豹品牌高度、增加消费者对猎豹汽车产品关注度的重任。




甩掉“偶像包袱”


猎豹的确需要用完整的产品矩阵,让市场重新认识这个品牌。如果说对70后和60后,猎豹还可以打一点情怀牌的话,那么对渐成购车主力的90后,甚至80后,猎豹就需要与其他新兴品牌站到同一条起跑线上了。


对于猎豹这样有历史的品牌来说,即便“过气”,甩掉“偶像包袱”也不容易。“十几年前的猎豹,毫无疑问是自主SUV第一品牌,但猎豹错失了中国汽车发展的黄金十年,这对品牌的伤害非常大。”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表示,这样的伤害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品牌现阶段的战略思路,因此猎豹的复兴必须是在纯市场化条件下进行。




“充分条件”不足


事实上,在经历了与广汽重组的尴尬后,猎豹品牌淡出了市场,产品更是出现了断层。再次回归市场,猎豹选择了SUV的切入点,于2015年4月推出了都市SUV CS10,随后又有CS9、CS9EV、Q6、CT7等车型相继上市,产品涵盖了SUV、新能源和皮卡等细分领域。


用多款产品发声的猎豹在回归整车制造后,赢得了不少人气,当家车型CS10还在2017年3月进入月销万辆俱乐部。不过,猎豹产品的卖点依然是“高颜值、低价格、大空间”,而这些已经成为所有自主品牌SUV进入市场的“必要条件”,难以成为吸引消费者出手的“充分条件”。这导致CS10近两年销量呈下滑趋势,CS9也因类似问题没有挑起重担。


“充分条件”不足难以持续吸引持币待购者,而CS10在已购车车主中的质量口碑也堪忧。据车质网投诉平台统计,CS10的投诉量从2016年年底开始增加,到2017年下半年开始大量增长,问题集中在刹车偏软和转向异响上。


(上图数据来源于车质网)


目前,车质网上有关CS10的投诉约638宗,自上市以来,CS10累计销量约20.69万辆,投诉销量比为万分之30.8。而2017年全年,国内SUV的投诉销量比均值为万分之12.9。显然,CS10的质量可靠性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对此,车质网内容与传播副总裁张炤虎认为,目前自主品牌正在逐步改善消费者的固有印象,走品牌向上的路,频现爆款,但要在获得市场一定认可时,沉得下心做研发,做产品可靠性测试,这样的发展才具备连续性。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郝庆丰则认为,有投诉,一定是产品有类似故障,但连带的,不排除服务出现问题的可能。凯睿赛驰咨询(北京)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越同样认为,猎豹的服务意识和水平有待提升,“目前我还没有看到猎豹发布任何售后服务品牌或承诺。”



前景并非不可期


难道猎豹的全面复兴是一场“痴人说梦”?“从Mattu的全民定价模式看,猎豹已经意识到了部分问题的存在,并逐步回归主流。”郝庆丰认为,这个“噱头”说明猎豹正在适应现在的游戏规则。张越表示,对于猎豹,他也有类似感受:“年轻化的官网风格表明猎豹对市场有一定判断。”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则表示:“虽然现在已经有出类拔萃的自主品牌,但这样的标杆性品牌和企业对于中国汽车行业来说,越多越好。出于各种考虑,企业对外披露的信息有限,但相信坚持复兴的猎豹已经做好了准备。”


车市睿见注意到,猎豹R50行动计划的提出,2017年“4321”整体战略布局的完成,都说明猎豹的体系再造、品牌重塑在提速,企业在研发、产能、核心技术和营销环节也有所储备。不过在人才引进方面,贾新光也提出了担心:“时间对于猎豹来说非常重要,如果能够不拘一格引进人才,猎豹应该还能更高效。”


2018年,李建新65岁,作为见证了猎豹大起大落的掌门人,没有谁比他更有复兴品牌的坚定信念。只是,与当年猎豹SUV市场销量第一的环境相比,目前的存量市场更像是一场淘汰赛,而猎豹复兴的“引擎”,是抓住消费者痛点,通过产品力、营销和渠道建设传达这项系统工程,而消费者最终对工程的“验收结果”如何,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0.4万关注 | 5685作品
+ 关注
车质网(www.12365auto.com)是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和汽车消费者投诉信息受理平台。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