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着资质却造不出电动汽车?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

电动汽车的浪一层高过一层,每个浪头拍下来都有不少裸泳的留在沙滩上。


文 ▍砂糖兔


生产资质四个字对于新造车企业来说太珍贵了,因为没资质他们只能委身于传统车企搞代工,或者慢慢等待。


眼瞅着电动汽车闭着眼也能卖出去车的蛮荒时代已经要过去了,补贴都要没有了,他们的量产车还不见踪影。


但是另一边,却有大批手握资质的企业,占着鸡窝不下蛋,如今也要被清理整治了。



9月3日,工信部发布了第一批特别公示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清单,列出了30家12个月以上未生产过新能源产品的车企,这其中不乏我们熟知的自主和合资品牌,比如华晨汽车、凯翼汽车、广汽本田等。



根据规定,如果被点名的30家车企在9月9日之前还是不能补充上数据,证明自己在生产新能源车型的话,就要被撤销资质,已经进入免税目录的车型也将被剔除。


大而不强的电动汽车市场


这么多手握资质的传统车企造不出车,恰恰是当下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诸多问题中的一种。在上周末天津泰达论坛上,国家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就指出了目前这个产业的几大问题:



“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的产能存在结构性过剩的风险,动力电池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不少企业严重依赖补贴。”



国家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续超前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虽然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全球第一,可是这些销量分散在200多家车企中,说明目前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品牌溢价能力不强,还没有形成真正有竞争力的品牌。


新造车也担不起重任?


一部分不求上进的传统车企拿不出像样的产品来,而被寄予厚望的新造车们似乎也开始集中爆发问题。


准备9月底正式交付量产车的威马突然着了一场火,虽然只是试装车,却还是让人多少有些堵心,尤其是和电池供应商的扯皮,暴露了供应链上的一些问题。



要努力成为新能源汽车第一股的蔚来汽车,上市募集资金的数额一再缩水,又传出软银不打算在此次IPO中进行投资的消息,让外界对蔚来的资金前景充满问号。


当然更大的挑战还是来自跨国车企。就在这几天,奔驰宝马奥迪接连出招,让特斯拉都有些招架不住,更不用提号称对表特斯拉的中国新造车们。



奔驰首款纯电动SUV EQC在瑞典发布,可以用特斯拉 Model 3的价格享受到Model X的产品力;奥迪首款纯电动SUV e-tron也正式投入量产,下个月旧金山全球首发。



宝马为了推广Vision iNext纯电动自动驾驶车型,更是直接搞了架汉莎货运飞机做空中全球路演。



难怪咨询机构LMC预测,未来十年特斯拉在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将从12.3%下降到2.8%,而德国三巨头的份额将在2020年达到11.8%,2023年达到19%。


我们幻想了多少年的电动汽车弯道超车,到最后又会变成跨国车企赚大钱,我们提供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老样子么?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4406关注 | 2174作品
+ 关注
汽车产业界的各种新鲜事,一个老产业和互联网碰撞后产生的花火,新能源与移动应用激起的层层浪花。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4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