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希鸣:博郡最近做了第四轮融资,领头是世界50强公司。


博郡实际上在钱上面,过几天也慢慢有一些消息会出来的,实际上得到资本的支撑是蛮大的。


采访 ▍赵奕 编导 ▍李亚娟 剪辑 ▍许庆


2018年8月27这天我和autolab的小伙伴,一起来到了博郡汽车上海办公处,这也是我们第一次采访黄希鸣,采访之前我们也是做足了功课查了很多关于很多他的信息和资料,在此之前我对博郡的信息知之甚少,不过是低调,海归博士,技术流这类字眼,咨询了身边的几个小伙伴他们的情况跟我也大致相同。


博郡,更像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所以我对这位黄总还是蛮好奇的,脑海中勾勒了无数个关于他的形象,只等采访这天来一探真身。


我看见一个头发灰白,个子不高,带着方框眼镜的中年男人,朝这边走来,脸上是浅浅的微笑,目光和善,我想这便是黄总了,跟我的想象竟出奇的相似。


谈到造车,黄总操着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还夹杂着淡淡的湖南口音一字一句言语里满是坚定和自信。


以下是访谈实录:


创事纪:各位autolab的粉丝大家好,今天我们《创世纪》节目又跟大家见面了。我们这期节目跟以往一样,也是邀请了一位特别重量级的嘉宾,就是博郡汽车的黄总,欢迎黄总。


黄希鸣:大家好!


创事纪:黄总,能不能请您先给我们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博郡呢?


黄希鸣:博郡实际上成立的时间也不短,从2016年开始到现在大概将近2年。再之前,实际博郡是有历史的,在2007年,我们在美国就有设计公司,开发整个平台。


10多年历史,所以也谈不上新,只是前期是给人家做,现在是自己下来做的,有这个差异。


创事纪:从服务一个整车企业到自己成为一个整车企业,下面要造车,这个转变是怎么达成的呢?


黄希鸣:其实这个跨度也比较大,以前是to B,现在到了to C,实际上以前主要是考虑到技术就可以了,现在更多考虑光不单纯是技术,从市场,到整个后期的生产,还有整个的市场营销,就是方方面面都得考虑。而且做一个车对这个市场的动态技术发展是考虑的很多的,所以博郡对这一块,对历史的判断还是有很深的思考。


创事纪:那您在进入到这个领域的时候,因为您做汽车这么多年了,其实应该能预判到这个事情是很难的,什么促动您迎难而上呢?


黄希鸣:实际上觉得是一个历史机会嘛,因为做传统车上面实际上留给中国的机会不太多,在传统汽车上几个关键的技术短板是比较明显的。比如在变速箱、发动机和底盘技术上,一直是比较短缺的。


也是希望通过这个历史的阶段,能够帮助中国汽车产业,还是能够做提升。至少达到在国际上能跟所有的先进品牌能够一争高低。


现在真正电动车领域还是提供了一个机会,我不知道弯道超车这个说法对不对,但起码它是把一些技术门槛的东西去掉了一些。像变速箱、发动机这两块是中国最大的短板去掉了,当然也增加了一些新的难度。像底盘就要求你不能像油改电那种方式去做,你要全新正向的开发。


造车的技术门槛比互联网的门槛要高很多,不是高一点点。它从研发到生产制造,到所有的环节中间的困难程度要大很多,所以大家实际上还是不能忽略这个整个车本身。我们可以去讲互联网的故事,但车首先还是一个安全可靠的车。


创事纪:刚才其实我跟黄总也交流了一下,咱们博郡的话已经有1000人的规模了,那这1000人的话,主要是研发团队吗?


黄希鸣:研发团队占了大概50%、60%,实际上也包含质量,包含生产、工艺,也包含营销这一块。现在都在布局的,可能今年很快超过1000人。


创事纪:除了我们要在上海落地一个研发中心,在南京有一个生产基地,那么我们博郡还会有一些其他的什么布局吗?


黄希鸣:我们现在也在跟其他的生产企业在谈,实际上前面跟一汽也签过代工协议,也不叫代工协议,合作协议。实际上我们也意识到自己的短板,每个企业都要意识到自己有短板的。新兴企业像我们在研发非常强的,但在生产制造方面也不能说那么强。


但是在前面10多年,20、30年的改革开放跟国外合资的过程中间,实际上是培养了一个生产体系。我认为在这个市场换技术,技术换来的在研发上面不是特别多,更多换到的是生产技术的一个过程。


大家对特斯拉比较崇拜,但特斯拉在上一代技术上面,Model x、Model S并不是那么优越,你像它Model 3在这个上面,效率上就有很大的改进。


创事纪:有什么指标来衡量这个?


黄希鸣:比如说百公里电耗,Model 3我们刚拿到样车在实验室测了一下,它的电耗,百公里电耗已经小于15度,大概14度电左右,这个已经非常好了。在这一块做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我们看到经常有些负面的报道,说中国的电动车续航里程短,也是因为你整个三电的开发能力,还有本身在造型、分组系数把控,很多方面要做到极致。


创事纪:那说到赶紧把这个车推向市场,其实现在的话有一些新兴造车企业已经陆陆续续在交付了。然后2019年的话,也会是一个大批量的新品牌,把产品交付给消费者手中的这么一年,那您对这个会怎么看呢?


黄希鸣:我觉得交付的时间点并不是那么关键,更多地是交付产品的竞争力是关键的。

如果你交付得早,你安全性做不好,产品质量做不好,这样对整个公司的品牌,对整个客户对你的信心是打击很大的。所以留给新造车势力没有太多的机会,大概第一款产品做不好,你整个品牌杀伤力是很强的。


创事纪:其实除了我们在对标特斯拉以外,其实国内的新兴造车势力其实都在对标特斯拉。您看的话,我们这一波国内造车新兴势力,跟特斯拉比起来,还是有哪些差距呢?


黄希鸣:特斯拉刚才我提到的,三电效率、续航里程、轻量化,这些方面是做的蛮好的。

当然它有它不足的地方,它对性能的平衡,另外它在互联网属性上面,跟国内是有些距离的,因为大家用过特斯拉产品对着操作系统,对着人机交互应该是有所抱怨的,因为它生产质量把控上面还是多少有些问题。


创事纪:那说到打仗,我觉得差不多有3个资源禀赋,一个是咱们的技术,第二个是人才,第三个就是资金。我感觉前面两个您已经谈了很多了,就是谈第三个,就是钱的这个问题。


黄希鸣:博郡实际上在钱上面,过几天也慢慢有一些消息会出来的,实际上得到资本的支撑是蛮大的。但是博郡没有大肆宣传这个事情,实际上资金方面我们最近做了一轮融资的,基本上领头的是世界500强,应该是50强的1家公司的。

战略投资比较多,就是提供商下游产业链的支持,包括以后金融服务的支持,这方面合作比较多的。


创事纪:这一轮融资是我们第几轮?


黄希鸣:实际上应该属于第四轮,但是我们没有做什么A轮、B轮的,也可以算就是四轮了。但前面几家是政府扶持基金,其他的基金的支持比较大的。


创事纪:那这轮的规模能达到多少?


黄希鸣:规模几个亿美元吧,应该人民币是10几亿人民币。


创事纪:那这些资金到位之后,接下来我们会有哪些动作呢?


黄希鸣:实际上现在公司最大的还是投入产品,这个是目前公司需要急迫解决的问题。所以大家都在加班加点,保证产品按期、按质量投放市场的。另外在营销上面也在布局,包括整个销售网点、服务网点这方面也在做。


创事纪:我看之前有报道说,我们的产品应该也是2019年要推出来,是这样吗?


黄希鸣:基本上是在2019年4月份,车展会亮相我们第一款量产产品,然后第二款量产产品也会拿出来展一下,大概要晚1年出来。另外可能还有一个全自动驾驶的车辆,也会展一下的。


创事纪:这个达到什么级别?L4?

黄希鸣:是达到L4,但是实际上只能说99%的场景是可以做到,但是有些特殊的场景还需要介入。


创事纪:我听说咱们的第一款产品也是一款SUV?


黄希鸣:对,第一款产品也是SUV。


创事纪:能透露点信息吗关于这款产品?因为我看您说性价比很高,那么到底性价比高在哪里呢?


黄希鸣:你像总的续航里程有两款,大概500和600两款。另外就是ADS大概是2级+的水准,还没达到3级,所以说有些功能还没完全实现。


创事纪:相当于Model S?


黄希鸣:实际上比Model S要好一些,在这方面我不认为特斯拉的自动驾驶不是特别强,另外车载的系统也是基本上打通了所有的你的社交,你的包括淘宝、购物,还有个人用的车,AI低头导航都有,配置是比较全的一套系统,造型上面也是走比较流线的现代的风格。


创事纪:那大概在1年多之前,我问李斌,我说你觉得你这次创业成功的概率有多少?他给自己评价,因为是1年多之前,他说只有5%。这个问题我也想问问您,这次创业,您觉得最后成功的概率大概是什么水平?


黄希鸣:在我现在看,我觉得问题不大。


创事纪:80%?


黄希鸣:我觉得基本上博郡肯定能跑出来的,问题不大。


创事纪:这个判断基于什么?就是您刚才提到的技术、人才、资金方面的?


黄希鸣:是因为你对产业的深刻理解,你对产品的理解,你对整个市场的理解。我这个人是没有充分的把握基本上不做的,我已经把全部身家砸进去,我自己相信的事情我才去做。


创事纪:好的,谢谢黄总。


黄希鸣:谢谢。


创事纪:我们谢谢黄总这次接受我们《创世纪》的采访,再次感谢。


黄希鸣:好的。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4406关注 | 2174作品
+ 关注
汽车产业界的各种新鲜事,一个老产业和互联网碰撞后产生的花火,新能源与移动应用激起的层层浪花。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