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忍到第几个不笑?袁启聪介绍汽车历史上奇葩发明


奔驰在最新款的Actros卡车上实现了一个,在轿车上无数次被“概念”的新技术,就是直接取消了传统的物理镜子后视镜,用一套称之为MirrorCam的摄像系统取代,在驾驶室两侧设置两个,比传统后视镜更接近驾驶者的高清显示屏,即可通过高清图像查看后方路况。

相比传统的镜片,这套系统的摄像头广角功能,的确可以大幅度提升货车司机对车辆盲区的观察能力,而且对夜间行车的观察能力,也有极大提升。

其实,类似的技术,通用等车企已经在一些车型上实现量产,称之为“流媒体后视技术”,但不过是通过车内中置后视镜升级,并且可以关闭后转换成普通镜子的设计,而奔驰这套系统,则没有留后路,根本没有设置后备之用的物理镜子,是一次看起来简单,但是百多年来汽车后视镜的重点突破。不过,碍于法例,这套系统极可能无缘一些国家地区,也有人提出顾虑:摄像头会不会有延时?坏了怎么办?进水了怎么办……这些问题,都要待实际使用过后才有答案。

环顾汽车发展历史,除了关乎设计、机械、行驶方面的研究,工程师其实一直有关注汽车各部分设计的进步,能够成为量产车搭载的装备,多数都是成功的,但依然有一些不受认可,甚至是啼笑皆非的想法,今天,我挑几个出来和大家聊聊。

发光轮胎

这是1961 年,固特异轮胎的想法,推出一款可以发光的轮胎,我不知道这个想法的灵感来自哪里,很可能是因为那个年代,美国车经济全面向好,反文化风潮盛行,大家对追逐一些稀奇甚至荒诞的东西,区区一条发光轮胎,只是让汽车更炫目,再合理不过了。


不过,固特异这个尝试,实现的手法太低能,只是搞来一条光管,粘在轮胎胎壁实现所谓的发光,稍微刮碰一下就玩儿完了,最终失败告终。但点亮车底的心愿,后来就交给民间智慧,直到现在,一些改装风格都会在车底安装光管,你说是汽配城风格?人家可觉得帅极了呢!

芳香轮胎

这玩意儿可是这个年代的创意,锦湖轮胎几年前拍脑袋的新产品,当时我收到他们发给我的新闻稿和轮胎测试邀请函,差点没笑喷饭:“芳香轮胎ECSTA DX Aroma在轮胎原料中添加了大分子的芳香油物质,在增加了安全舒适的行驶性能的同时,不断散发对人体有益的香味,随风飘溢,越跑越香。”


锦湖说,这款轮胎是为少女车主准备的,可以让少女的座驾更添韵味和吸引力(还愣着干嘛,笑啊!)当然,这款基本属于行为艺术级别的轮胎,结局可想而知。

安全水袋保险杠

在汽车用安全气囊没被发明出来之前,为了减轻车辆发生碰撞时的伤害,有工程师设计出一款“水袋保险杆”,而且这个装置是大量配置在量产车上的。所以,那时候配备这个装备的车主,在做保养的时候,不仅要换机油,还需要为保险杠换水。

这个装备可以说毫无用处,除了在发生意外的时候在地下标注一摊水以外,起不了任何的缓冲作用,因为水少了没用,水多了,会大量增加车头重量,增加冲撞时的撞击势能,还令操控变得更差,反而增加意外发生的机会。

车载黑胶唱片机

同样是美国人的创意,为了增加在车上相处时的情趣,把时髦的黑胶唱片机搬到汽车里面。但问题来了,如果你也玩黑胶唱片,就知道这些唱机是靠针头探测唱片上的凹槽来实现声音还原,严格来说是个物理还原,和激光唱机的数码信号不同。不可以通过提前读取数据来实现震动时的连续播放。而黑胶唱片机又恰恰对震动极其敏感,根本不适合汽车的使用场景,哪怕汽车停止在原地,稍微的车震都会破坏浪漫的音响。

这套系统,由1956 年Chrysler、 DeSoto、Dodge 和Plymouth 联合推出 ,名字倒是高大上,叫“Highway Hi-Fi” 车载留声机系统,这套系统由大名鼎鼎的 CBS/Columbia 哥伦比亚公司制造,且只为车主播放哥伦比亚公司旗下签约艺人的唱片。

无声落锁系统

我没记错的话,这是宝马曾经试图用在E66上的一项发明。不知道哪个工程师忽然觉得,为了提升汽车的高级感,需要彻底消除所有的噪声,连锁门机构工作时的“咔嚓”声也算是之一。

于是,在试验阶段,经过各种技术攻关,改进了一系列的零件,花了好多研发费用,目标终于达成,按下锁门遥控后,车门毫无动静就完成落锁。

当工程师把这项改进用在试验车上时,问题来了:没有人知道究竟按下遥控后,车子究竟有没有锁上,为了保险,车主不得不多了一个步骤,按下后再走近车门确认锁门完成……

太阳能天窗

奥迪在第一代国产的A6和A4上都有装备,当年去试车,工程师也很自豪地和我介绍:有了太阳能天窗,车子停在烈日下,太阳能天窗会利用太阳能获取电力,用于驱动车内空调系统的风机,降低车厢温度只用。

但问题来了,你如果试过车辆在烈日下暴晒,如果不开启空调压缩机,哪怕把风机开到最高档位,降温效果依然寥寥,何况这个系统获得的动力,仅仅可以勉强驱动风机以最低转速,根本无用。不仅没有用,而且因为太阳能板占据车天窗的位置,天窗的透光功能就损失了,而对于车主,使用透光功能和使用开启天窗功能之比例,9/1差不过吧,可以说是因小失大,还徒增了故障和成本。

其实,除了奥迪,还有包括日本车厂在内的好几个品牌有过类似的设想,结果都不好,现在这个装备在新车上基本看不到了 。

酒精探测车钥匙

北欧人为了行车安全,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萨博这个发明,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车厂犯了一个致命错误:认为车主都是傻的。如果他真要酒后驾驶,完全可以请隔壁那位帮忙吹一下钥匙,又何必亲自动手呢?防君子不防小人的装备,自古以来都被证明是理想主义,企图酒后驾驶的车主,纯小人无疑“酒精探测车钥匙”,就是这样的东西。

当然,我这样说极端了,这个发明当时在北欧和北美一些国家还是有用的,因为根据不同国家的法例,有些地方是可以允许一定量的酒后驾驶,但这个“一定量”,如果没有仪器,车主就难以把握,如果有了这个钥匙,应对这种情况,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新鲜趣闻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03.1万关注 | 6191作品
+ 关注
汽车KOL平台,资深车评人YYP颜宇鹏、袁启聪、曾颖卓共同出品内容。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6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