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追尾汉兰达,司机下车一看,懵了!

对于汽车事故,人们都喜欢决个胜负,一般谁受损严重,谁就输了。而在人们心目中,日系车都是纸皮做的,一撞就散,所以网络上面流传着不少日系车散架的图片。但凡是都有例外,偶尔也会看见有日系车“胜出”的结果,以下这起就是。

近日,网络上流传着一辆保时捷卡宴追尾丰田汉兰达的图片,也许就是国庆假期堵车的其中一处。就图片上看,卡宴车头受损严重,前保险杠与车灯变形,发动机盖被折成两段。看到这里,好多人一定认为前面的汉兰达完蛋了。谁不知汉兰达的受损情况竟然非常轻微,仅仅是尾门一点凹陷,甚至连后保险杠都是完整的。


这样的结果一定又会引起一大班吃瓜群众的热烈争论,到底谁输谁赢,到底谁更硬?


好吧,笔者还是要不厌其烦地科普一下何谓吸能车身。

车身越重越好,越硬越牢固,厚实的钢板才能保证车内人员的安全,其实这已经是66年前的观念。

早在1952年,世界上的观点都是认为刚性越高的汽车越不会变形,可以保障车内人员的安全。所以那个年代的车,部部都“真材实料”,放在今天可能还是很多人的宠儿,但事实真是如此吗?有人提出了异议。

奔驰安全工程师Bela Barenyi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他认为汽车需要由适当的缓冲区才可以保证车内人员的安全,这话放到今天仍会有人觉得不可思议,可想当年这人说这话的勇气,才成就了伟大的改变。

Bela Barenyi把汽车分成三个部分,首先是尽可能坚固的驾驶舱,然后是车头和车尾。当时的设计是把驾驶舱以外的区域都利用弯曲吸收撞击能量,但高刚性的驾驶舱则尽可能保证不变形,最大程度减少传递到车内人员身上的撞击能量,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Crumple Zone(溃缩区)原型。当然这项发明经过验证后是成功的,车内人员的伤亡率得到有效降低,1959年奔驰把这项技术首次应用在奔驰220/220S和220SE车型上。哦!原来首先使用吸能车身的不是日本车企,而是德国品牌,不愧是第一汽车品牌。

其实直到目前为止,很是有很多人不服,为何使用“更软”的车身会更加安全?车子岂不是很容易被损坏?确实如此,但有一件事需要明确,汽车安全的主体是人,而不是车子本身,试想人没了,车子完好有何用?

而近年来除了对车内人员的保护以外,厂家还开始注重了对行人的保障,所以大部分车子的车头都采用脚软的材料并且带有溃缩设计,导致有了车尾比车头“硬”这样一说。而SUV等两厢车型,尤其是7座车型,乘客都非常靠近车身尾部,所以车尾对乘客的保护也是下足了功夫。

最后,你还会觉得车祸的受损程度与国别有关系吗?单凭受损程度评判谁输谁赢有意义?我只想说,汽车安全是一件严肃而科学的事情,如果单凭我们用手敲一敲车子外壳的软硬而评判这款车是否安全,是不是有点太侮辱汽车工程师了?无论如何,开车上路,安全至上。


(文章视频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技术解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9298关注 | 4615作品
+ 关注
一个影响2500万车主的汽车自媒体。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294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