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辆纯进口SUV长得巨像奔驰,为什么三万还是没人买?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台山寨车。


不是众泰也不是比亚迪,这台山寨车被生产出来的时候众泰还在生产江南奥拓,今天这货可以称得上是元老级的山寨车了(为什么不用“鼻祖”这个词呢,因为在那时,中国已经有了吉利)。

它就是 - 奔驰M级的山寨版,起亚索兰托。

(相信我,它们的相似绝不是偶然,同期起亚还山寨了一款酷似四眼奔驰E级的轿车)




这是起亚 索兰托的第一代,最初诞生于2002年,停产于2008年。

严格来说,这台车还算不上现代意义上的SUV,因为在这副长的巨像奔驰的躯壳下面是一架非承载式的皮卡底盘。早期起亚对于“SUV”的理解可真TM硬核。



这款车的车主在跟朋友(或者接盘侠)吹牛逼的时候都特别喜欢强调这是一台进口车。但是!这是一台韩国进口的车,所以质量其实并没有好到哪去(就好像巴西产的进口大众质量也是一样的垃圾,完全没比上海大众好)。十几年前的韩国车,从工艺到品质,方方面面真的是差的要命,比现在的国产车还差。


但这些年来韩国车的巨大进步简直吓尿了我,对比一下北京的伊兰特出租车和现款的伊兰特领动,仅仅十年时间一款车型居然能有如此巨大的进步,你就会明白吓尿其实只是一个正常人类的生理反应。


(题外话,韩国车企其实真的很有上进心,21世纪初起亚被现代收购之前还是一滩烂泥,现在已然进步飞快。再看看我们国家的一汽,和本田的创立时间差不了几天,但一直到2018年仍做不出一辆像样的车来)




今天这台车是在2006年登记上牌的,当时这车的新车售价是28万。现在的二手价格在三万元左右。那个年代想买台SUV其实没啥太多选择,老派的越野车都贵的要死,最便宜的就属帕杰罗了,那还要三十几万呢。那个时候汉兰达还没在国内上市,市场上的大型SUV选择实在寥寥无几。从这个角度来讲,索兰托在当时好像还没什么正面的竞争对手。


没什么正面的竞争对手,再加上长得巨像奔驰,起亚当时心里可能在窃喜,这回老子要发了。



对于键盘车神来说,这车其实算得上很有诚意。这台索兰托搭载的是一台3.5升的V6发动机,功率有197匹。跟这台机器匹配的是一台(不对,是两台)AT变速箱,2002-2004的前期版本是4速,2005-2008年的后期版是5速。这台车其实还算是挺好开的,动力输出又顺畅又澎湃,只不过模糊的转向和巨软的避震让它开起来有点像船。毕竟它用的还是非承载式的皮卡底盘,就不要指望它有什么操控性了。


总之,这台车的感觉跟SUV的S(Sport)完全不沾边儿,毕竟当年SUV还没火起来,大家也没有约定俗成的用轿车底盘+越野车的模样去开发新车的习惯。但起亚能做出这种完全不越野也完全不适合城市用的车,也算是脑回路清奇了。



这一台其实车况挺差的。虽然在一些车商的口中可能“没大伤”就是精品,但这种成色在我这儿只能算垃圾。机盖和一侧的翼子板有拆卸的痕迹,不过好在水箱框架和翼子板梁都还完好,所以严格来说并不算是原则性的问题。整车漆面其实都还不错,买过来也无需重喷。只不过这个颜色看起来...真的很显旧。



这还是台调表车。

这台车的表显里程是16万公里,但从机器、内饰等方方面面看都绝对不止这个数字,翻番还差不多。这台车的机舱俨然就是一副下线出租车的景象。这车的两侧气门室盖(因为是V6,所以有两个气门室)全都因为常年漏油而积攒下一层厚厚的油泥,刹车总泵、机油加注口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也都漏的厉害,看起来怪吓人的。



对于通常的车来说,这可能都算不上什么太大的问题,密封圈、胶垫之类的该换的换,清理干净就没问题了。但对于这货来说,想配齐合适的密封圈就是个不小的挑战。这车上的很多零件就连万能的淘宝都不太好找,如果真的哪儿坏了开不了了,找零件可能只能仰仗拆车的大侠们了。但是...这车当年的保有量都很少,拆车件的来源自然也就成了问题。


不止这台大家伙,很多冷门的小众车型,尤其是年头比较长的车,在维修保养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这也是很多人都不敢玩小众车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当然,这车也是有优点的,比如其实这台车的配置还算是挺高的。在三万块钱的级别里来讲,应该说是非常高了。

自动空调、天窗、多功能方向盘、定速巡航、真皮电动座椅,这些配置虽然在现在已经非常常见,但也是几万块钱的车里没有的。三万多块钱能买到这些配置,不得不承认这台车在这方面还是有一定的性价比的。


不过这台车的内饰做工简直low的1b,哪怕在中控上给你放块劳斯莱斯的石英表也挽救不了劣质仿木纹的塑料内饰件的廉价气息。



这台车在马路上的能见度可以说是极低了。

为啥?因为当年在它还是新车的时候就没有什么人买。

那么,这台车当年为什么会卖到这么惨?


因为...可能没什么人需要它吧。虽然28万在当时除了索兰托几乎买不到其他的大排量SUV,但是如果你少掏两万的话,就能买到2.4L的顶配CR-V(十五年河东十五年河西,十五年过去了,同年的CR-V比这玩意儿贵了两万块钱,这玩意三万多,成色好的CR-V可能卖到五万多)。作为家庭用户,可能它的潜在消费者们并不在意它的排量有多大。而CR-V当时是日本进口的身份,出色的外观、精致的做工再加上承载式车身带来的更好的驾驶感受,而且还便宜两万!(如果你要买台低配的2.0 CR-V的话,便宜的可就不止是两万了)



换我我也买CR-V,如果...有人拿着枪指着我的头让我非得买台SUV不买就一枪崩了我的话(否则我说什么也不会买一台SUV的,送我我都不要)。


而那些更倾向于大排量越野车而且不在乎钱的主,基本上没有意外的选择了陆巡霸道或者帕杰罗。就算预算捉急,我们也还有猎豹可选(毕竟换了个标可就变成真的帕杰罗了,外观根本分辨不出)。棒子车?什么破玩意儿~



最近好像老能听到车友说一句话,“买车的时候有两种车不能买,一种是大众车,一种是小众车”,有点儿意思。大众车不解释,今天就着这个机会说说为什么不推荐买小众车。


我说的小众车,不包括三菱EVO、思域Si或者马自达RX-8这些只闻其名却没见过几回真身的传奇车型,而是像雪铁龙C4毕加索、标致308SW和今天这辆索兰托这类你压根不知道有这款车存在的玩意儿。


(C4毕加索,你准备好躺枪了吗?)


这类小众车,最明显的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保值率低。为啥?


持有这种车,当你想出手的时候,如果认准了想直接卖给个人用户,那么往往是多长时间都遇不见合适的人接盘的,因为不了解你这款车的人是不敢买你的车的,万一你这车小毛病多呢?万一你这车不好修呢?总之,让人不敢接盘的原因,有太多个万一。中国十几亿人,茫茫人海中想碰见那个跟你同样喜欢这款车的人的几率,太小。


那么卖给车商不就得了?车商又不傻!找不到接盘侠他们也不会收的!所以当你去车商那边询价的时候,车商给你的报价也都是异常的低,万一真碰见个傻子把车忽悠出去了还好,万一一年半载的没人买,到时候就只能批发给同行,如果收车价不低的话,那你这一台车就能亏掉三四台朗逸的利润。如果硬挺的话,车子很可能放在他那边几个月都卖不出去,运气不好的话还得给它过个生日。



对商家来说,收小众车是个长期占用资金的持久战,因为商家更喜欢收点朗逸宝来什么的,虽然一台车赚的少点,但卖你这一台车的时间可以卖八台朗逸,资金可以流转八次。对于资本来说,流通效率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儿,这个不用我多说。不仅如此,很多市场里的商家还有车位费,收了你这台车摆在市场里卖是有成本的,万一碰见个眼光独到的把车买走了还行,如果碰不到,搞不好还得赔钱。


我就见过几个开相当独特少见的韩国车的商家,为啥他们会开这种车?是因为他们更懂车吗?不是,是因为这破车砸手里了。


所以,买索兰托(也包括其他大家没怎么听过的小众车),就要做好砸在手里的准备。



除了惨绝人寰的保值率以外,就算你打算开你的小众车直到天荒地老,可能也会遇到点儿麻烦。比如,索兰托的气门室盖密封胶圈,淘宝上隐约只有一家在卖,如果这家什么时候倒了...那么...是吧,你懂。除此之外,可能更多的是压根找不到的件儿,比如很多内饰件,坏了只能修修补补,因为根本买不到。不过最惨的当然还是 - 躺枪的C4毕加索,那块硕大的挡风玻璃如果碎了,大家猜猜换一块要多少钱?


当然,很多小众车都有很有魅力的特点。比如C4毕加索那硕大的玻璃和索兰托便宜到炸裂的V6,都是可以让某些特定的群体为之倾心的特点。但,像我刚才说的,持有一台小众车要比持有一台大众车付出得更多。所以,如果爱请深爱,如果不爱,还是趁早放手吧。



微信公众号:东哥的二手车研究所

新浪微博:@研究二手车的东哥

知乎专栏:东哥的二手车研究所

汽车之家车家号:东哥的二手车研究所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索兰托
标签: 广告/宣传片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9497关注 | 139作品
+ 关注
据说这个人写的车评口味都比较辛辣。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