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重庆江湖 先看土著们的打卡之地(三)

图文/凹凸之道

上回说到怎么样在重庆北面感受这里地道的生活。有人说重庆的未来是在那边,而寻找真正的重庆还是需要回到渝中,因为那是重庆的母城。


与触摸历史 只隔了一个隧道

江北城驱车过江,往往会堵车。不是因为车多,而是因为在千厮门大桥上,去看重庆著名景点的朋友,喜欢在桥上玩各种自拍,有时会甚至会多到阻塞交通。

作为重庆母城原来旧时建筑的模型,加上网络上各种的碎片化推广。每当夜幕降临,渝中的洪崖洞就会变成游客的天堂。

仰着脖子,举着手机,摆出各种迷人的自拍姿势。有人以为这就是重庆唯一的样子,而重庆土著的朋友只会告诉你:那只是一个景区!而就隔着一条隧道,在那头,你能真正的触摸到重庆本来的样子。

顺着网红景点往南不到1公里,穿过一个隧道。我们就可以看到渝中母城和南岸区连接的大桥。就在这个造型很现代化的大桥下,一条老街才被装上霓虹灯,这里就是东水门。

东水门这座原来重庆繁华的城门,现在却显得多少有点冷清。远处的街道上,还有给附近服装市场加夜班的装车的力夫。

顺着石阶而下,我们会发现有些老旧石料堆砌起的圆拱顶城门,而枝繁叶茂的黄葛树盘根错节在那是新旧的石缝隙里。

和隧道对面的网红景点相比,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安静的拍照圣地。虽然已经进修过了修缮,但作为渝中母城为数不多的遗留下来的城门,东水门见证了母城的兴衰过往。

因城门朝东,与东去的长江流水同向而得名。这里是旧时很多重庆人顺江而下的起点。城门上曾经的门楼十分壮观,二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梁架,檐面飞檐,檐下四角支雕花撑拱,但它毁于民国时期的人祸。

现存的东水门城门宽3.2米,高5米,厚6.7米,附近有200余米的石城墙一段,高约6米。它们仿佛在那里诉说着沧桑巨变。

东水门一带,是旧时重庆城内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这一带各种店铺林立,商贾云集,主要经营各种小百货,到南岸的行人货物也多从东水门过江。现在,这些都淹没在时光中,好在我们还能用手去触摸到这些过往。

藏在错落之间的凯旋

沿着长江滨江路前行,我们会看到储奇门的路牌。然后我们能找到一条从江边曲折而上的公路。弯弯曲曲,最宽不过两车道,这条不起眼的路,现在甚至连一个景点都不是。但它却是抗战时期不屈不挠民族精神的见证者。

如果能从空中鸟瞰,这条路呈现典型的“之”字型。向北一直上升,然后折向东面的方向,路面陡然上升几十米,然后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掉头向西。

单从城市道路的工程方面来看,这也是非常有修建难度的。要知道,这条路最初的修建时间是在1940年那个抗战的岁月中。

在那些岁月里,这条路承担了连接重庆进出城的要道储奇门和中心解放碑地区(抗战时期曾经叫精神堡垒)的作用。同时,这条路的修建是那是重庆扩城的象征,又因为临悬崖,修建时需要垒砌像城门一样高大的石墩支撑路面,所以被称为当时的一项艰巨工程。

如果步行,需要拾阶而上,这样的攀登是需要出点汗的。就在一段云梯尽头。我们还可以看到高大的拱顶桥洞,虽然有些破旧,但气势还是如同城门一般巍峨。

经过修缮,这里看上去少了一些时光的遗留。但如果细细区分材料,还是可以看到原来的基石。上面的斑驳让人不由得想了解这里的过往。

这里曾经被人们寄予了胜利的希望,因为作为重庆水陆交通的重要节点,凯旋路连接起来的储奇门码头,以及对面的川黔公路起点都是人们等待归人的地方。

当年,十万川中青年入伍报国,参加青年军,也是浩浩荡荡从这里启程,跨过长江加入中缅战场。在1940年,张自忠将军殉国后,灵柩逆流而上抵达重庆。储奇门聚集十万百姓吊唁,张将军最后也是通过这条路走完最后身后的路。大家内心都以此路的之名作为信念,以凯旋之名鼓舞着自己迎接最后的胜利。这些就鲜活的民族精神。

藏在市井中的美食 吃的也许不只是味道

到重庆,不夜游就是枉然!这个城市最妖娆和最市井的时间都属于夜晚。在立体的市井中游走,总会让人提前消耗掉晚餐的能量。那么藏在市井中的夜宵,就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在母城中心解放碑不远的地方,在高大写字楼的间隙间,在歌舞升平的得意世界旁,还有一片旧旧的房屋,重庆土著一般叫这里为花市,而地图上正式的标注为鲁祖庙。不管多晚,这里总能寻得味蕾的满足。

把白天,这里有经常在各种点评榜上出现的网红小面“花市豌杂”,全名就是豌豆杂酱面,记得2018年的夏天,前BBC 汽车节目TOPGEAR中的大神——“三贱客”来重庆拍片时也来打过卡。

但在夜晚,勾起土著们回忆和馋意的是旁白深巷子里面的银丝鸡汤面。这家老店,本来在解放碑地区另一条热闹的街上。每当午夜,总有夜归的人把他们所有的桌子都坐满。一盘下酒小卤菜,一碗老汤熬制的鸡汤面让人在填饱肚囊的同时,感受到内心暖意。

因使用的干面条特别细,犹如某些丝织品,这样的面条容易耙烂入味,让人口腔里面充满更多老鸡汤的鲜味,加上汤底货真价实,所以逐渐受到本地食客的欢迎。

而今,这里地址虽然改变,但没怎么改变的是深深的背街小巷,和一大碗鲜香的银丝鸡汤面。如果遇到有些潮湿的雨夜,几个朋友一起来上一碗。那感觉会从胃部暖到脚跟。

鬼包子队伍里面的江湖

母城的夜晚就这样结束了吗?如果你是重度“美国时间患者”,那么完全还可以解锁下面这个很有江湖气息的打卡点。还有一个前提就是——你还吃得下。

驱车穿过渝中母城的东面,把导航定位直接弄成贺龙雕像。最终我们会来到一个让人有种徘徊不定地方——两路口。这里是重庆过去最繁华体育赛事场所,附近也有名人故居。

这里坐落着重庆的体育馆和大田湾体育场。如果你是老球迷,一定会知道“甲A”时期一只从叫“前卫寰岛”开始的重庆球队,他们在这里迎来了自己的荣耀和沉浮。而更让在这里出名的是贺龙和运动员的雕像,现在它仍然矗立在这里的街道中心。而我们要说的重点,就在它的旁边,而且只在夜晚11点以后出现。

不知道是这里的夜生活太无聊还是太丰富多彩。每当11点以后,总有些年轻的食客聚集到这里,然后在一把破伞下的小笼包子摊排起队来。

如果遇到天气好或者周末,居然还会形成几十米长的队伍。又因为包子铺老板只能在夜晚摆摊,现包现蒸,等到天明就要撤摊散去,仿佛见不得光一样!一些嘴快的重庆人,就给了一个有点吓人的外号——鬼包子。

有人说这些都是托吧?但如果多次去排队,你不会发现有重复的人。在队伍中,男男女女,形形色色,不停地交谈着,你找不到重样的。

他们或者说说今天的工作生活加上喜怒哀乐,或者谈论点网上趣事,家长里短。就在街头喜形于色,各种表情就在脸上放着。几笼不起眼的包子,让都市里面的人暂时停下了脚步,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在队伍中,也不乏来一些来重庆旅游的朋友,其实如果是实在等不及,可以说一句:“重庆的兄弟伙,我是来重庆耍的,能不能我先买一笼试一下?”队伍里面的重庆土著多半会让你先吃到热腾腾的包子,然后问问你来重庆耍的感觉。这就是重庆人的江湖义气——“只要人对了,什么都可以!”

我们真的排了接近1个小时,最后终于吃到了的热腾腾的包子。期间没有人有太多催促,因为大家都知道,大家都不是因为没有吃饭而来,而都是来找那样一种热气腾腾的感觉。

春哥是资深重庆土著吃货,几个鬼包子转眼已经下肚。他说包子面还是弹牙,而且的确用料新鲜。相对于比较平淡的鲜肉馅,他个人比较喜欢味道更浓郁的酱肉。说起那种感觉,就好像一个重庆人,更喜欢这个城市那种杂糅和交融一样。

夜的确深了。周边停的各种车辆也逐渐离去。我们的这辆车也用温和的迎宾照明等待我们的到来。驱车离去时,我们发现还有人加入队伍中,我不禁笑出声来。这个城市,真的的有意思。

而当天亮时,我们将去这个城市的西面,据说那又是另外一种偶遇。(本篇完,敬请期待下一篇)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自驾旅行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8211关注 | 978作品
+ 关注
资深汽车人,上班专研新车,下班玩经典车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2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