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奥迪精英——于海林:没有捕捉不到的猎物


如果内心向往安逸,或许就没有与于海林的这次对话。从老家的国企离开跳出,孑然一身的他开始了自己一路向南的奋斗生涯。没有基础就加倍努力,没有背景也不能放弃,这些坚持终于成就了如今的于海林。


文/《汽车人》邢秋鸿


于海林最喜欢的一本书就是《狼图腾》,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没有捕捉不到的猎物,就看你有没有野心去捕;没有完成不了的事情,就看你有没有野心去做。”这就像是他奋斗过程的总结。



作为一个在南方工作多年的东北汉子,爽朗的本性与细心的工作习惯共同塑造了于海林独特的人格魅力。大学毕业后,于海林进入了黑龙江的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安逸,收入稳定。不想被这份安逸同化,怀揣着一颗年轻的心和一身不想被安逸磨平的棱角,他孑然一身离开家乡,一路南下,最终到达浙江台州。其实,于海林与汽车行业、与奥迪结缘并不容易,正是他敢于挑战,为达目的不断努力的精神,才让这些缘分得以实现。


“只要信,就必得着”


对于大多数应届毕业生来说,大学一毕业就进入负责道路建设的国有企业是一个不错的归宿,于海林就是这样的幸运儿。本应在稳定的环境中工作一生的于海林,却由于一次事故,改变了人生的方向。“我记得当时我们在进行道路作业,运行中的机器叶片刮到了我的脚,差点就成了残疾。养伤的时候,我就开始重新思索自己的未来。”那时的于海林对于未来充满着激情和想象。他不想在小城市中困一辈子,过安于现状的生活,这种想法让他下定决心,选择南下。



于海林并没有直接来到南方,事实上他的第一站从大连开始,虽是汽车工程专业出身,但他并不想一生与机器设备在一起,他梦想中的职场就是4S店,从事汽车销售或者服务行业。刚到大连,于海林没有门路和靠山,更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在招聘市场中茫然寻找了很久,几乎把能够投的简历都投了,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没有得到回音。走投无路的于海林开始有过质疑,是不是非要进入汽车行业?摇摆不定期间也做过短暂的外贸业务。“当时在大连待了很久,再找不到工作我就要放弃大连去北京了。”于海林说。


《马太福音》中说道:“只要信,就必得着。”在他一直的坚持之下,终于有一家4S店为他敞开大门,从服务做起,这是于海林汽车职业生涯的开始。


进入4S店之初,于海林心中就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既然进入了这个行业,就要在这个行业里做到优秀。什么是优秀?对这个概念可能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解读,但在当时的于海林看来,优秀就是要做到4S店经理的职位。所以,他保持高效率工作,每天走路几乎都是小跑,在一个夏天穿坏了两双皮鞋,这个行为的最终结果就是帮助企业维系了很多忠实客户。



“我跑着办公的行为,不仅会感染自己的客户,也会感染到其他客户,让他们知道,我在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去办事情。”于海林说。也正是因为他的努力,所以他在短期之内就升任服务总监、销售总监直到现在能够很好地管理一家4S店,并帮助台州中升晨隆扭亏为盈。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张空白的支票,至于最后这上面会写着的数字价值几何,就要看你的努力和付出。于海林便是用不断的拼搏和挑战来为自己的人生不断加码。


把痛苦当作磨练


还没来台州的时候,于海林并不知道台州在什么位置,但对于这里的情况却是有所耳闻,因为这是一个充满困难和挑战的地方,很多人甚至“谈台色变”。


台州虽然拥有600万人口,但从发展来看,仍然是个很小的城市。平原只占城市整体面积的10%,发展空间有限。同时这座城市却是挤满了各个品牌的4S店。以BBA为例,在台州共有6家奥迪店、6家奔驰店以及7家宝马店。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情况限制了该地区的汽车市场。



“当我在南京得知工作即将有变动的时候,最不希望来的地方就是台州。”于海林坦言。但是接到通知的于海林并没有考虑太久,第一天接到要来台州的通知,第三天他就毅然决然奔赴台州。


由于市场容量和竞争两大客观因素同时存在,台州这家4S店过去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如果注定要承受痛苦,那就把痛苦当成一种磨炼。”凭借着不服输的精神,于海林开始了他在台州的变革之路。


于海林变革的第一步就是制定方向,考虑自身的优势是什么,结合优势打造出所谓的差异化。沿着这个思路,他对这家店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发现虽然之前的经营状况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在台州成立多年最重要的就是手里的保有客户。


“我相对于其他店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我的保有客户,这些保有客户没有利用好,本来是良田,因为长时间没有人开发就变成了荒原。所以我要从原先的游牧型转变为农耕型,只要自己花心思,还是会有收获的。”于海林说。于是他将目光转向同品置换,借助奥迪二手车置换业务的政策利好,由收购转向置换,由他品转向本品,今年4月以32辆的成绩位列全国第一。



要想做成事情,无外乎做两件事:找准方向和找对执行的人。面对并不是很让人轻松的市场环境,于海林更需要建设一个狼性的团队。怎样建设?于海林认为,第一是要找富有激情、积极向上的人;第二是要充分发挥出他的激情。


多年的管理经验已经让于海林拥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很快判断出一个员工是否积极向上。但在记者看来,正是因为于海林就是那种富有激情的人,所以才能在判断员工上格外准确。


与选人一样重要的是要让每一个员工看到希望,所以相对于空降的管理层,于海林更倾向于内部晋升。“一定要进行梯队建设,从自己的队伍中选人。要给其他员工看到希望,在这家公司工作,有机会的时候,只要你做的足够优秀,就可以获得晋升。”


曾经的台州中升晨隆是个烫手山芋,在于海林管理的这段时间,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亏损1500万到盈利3000万,月均销量也从100辆提升至155辆。对于成绩,于海林是高兴的,但是他还是谦虚地认为:“我们这个店从亏损到走向盈利,其实完全归功于我们这个团队,特别是销售团队。”



就是这样一个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汉子,说起女儿时,语气都变得温柔起来。于海林也承认,工作的过程有得也有失,得到了事业的同时却缺少了陪伴孩子成长的时间。每当女儿给他打电话说道:“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我想你了。”他都恨不得能够马上回到女儿身边。所以只要一回到家,他便哪里也不去,专心陪着女儿。谈到女儿平时喜欢读书,课外读物都已经堆满墙角的时候,他甚至比谈到工作成绩时还要多一分骄傲,嘴角洋溢着不经意的笑容显示出女儿带给了他多大的幸福。


这便是于海林,刚毕业时不沉溺于安逸、满身棱角是他;积极努力、竭尽所能为客户办好事情是他;敢于挑战、为人生寻找更多可能的也是他。罗曼·罗兰曾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但于海林不是,他的努力不曾停止,他的目标不断向前,就是这样,他的人生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更多可能。(文/《汽车人》邢秋鸿)【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汽车人物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706关注 | 3971作品
+ 关注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