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敬畏,M3车主丧生赛道日事故浅析

11月22日,一辆宝马M3在浙江国际赛车场烧毁,车主不幸丧身火海的噩耗在赛车圈内传开,根据相关描述,事件经过如此:

15点40分23秒:在浙江国际赛车场,马某驾驶宝马M3在行驶至主赛道T15号时,车辆失控左后方撞上赛道防护栏;

15点40分31秒:宝马M3车辆爆燃;

15点42分:赛道工作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启用灭火器尝试灭火,经过14分钟的奋力灭火,火源始终无法扑灭;

15点58分,救护车到达事故现场;

16点06分:消防车到达事故现场;

16点15分:消防队经过9分钟的灭火,终将火源扑灭;

16点20分:110民警到达事故现场。”

从赛道图上看,浙江国际赛车场作为F2级别的赛道,当车辆出了T14后至T16之间便是赛道中时速最快的赛段,对于GP2赛车速度可达298Kph(根据赛道官网信息),夹在中间的T15正是一个高速左弯。由于民用车的极限较低,很有可能是在此弯车辆过速,或车手操作不当,导致打滑,压过多路肩或上了草地使车辆失控,导致后续事故的发生。

车辆发生碰撞后,仅8、9秒钟后发生“爆燃”。 从图片中看,车手应该是在燃烧的车辆中丧生。由于图片打有马赛克,很难辨别车手的头部状况:是否佩戴头盔、头盔是否有破损。可以推测的是车手应该没有进行自主逃生,或许是在碰撞之后失去了逃生能力或者失去了意识。“爆燃”发生后的2分钟内,“工作人员”赶到事故现场尝试用灭火器将火扑灭,经历了14分钟的努力未果。

值得注意的是,事故经过的描述在强调是“工作人员”一直在尝试“灭火”,却没有提到救人(将车手从正在燃烧的车辆中救出),且不确定的是“工作人员”是否为穿戴防火服的“救援人员”。所以,受伤的车手是否在事发后18分钟赶到的救护车到达之前已从车中救出尚且未知。

FIA关于赛车灭火器的规则中《fia_standard_8865-2015_plumbed-in_and_hand-held_fire_extinguisher_systems_-_updated_10.07.2015》第三页有明确指出:车载灭火器的目的是:用来减缓火势蔓延,增加车手逃生时间,不能彻底灭火。对于可能有燃油泄漏的车辆来说,即便是多个灭火器同时作业,也很难达到灭火的效果。

所以在M3赛道失火这样的状态下,组织者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派遣穿戴防火服的“救援人员”将车内驾驶员救出,同时或在其次的状态下完成“灭火”工作。

在赛车比赛中,车辆着火的事故也发生过很多起。著名的案例包括在1976年8月1日在纽博格林大奖赛中,F1车手尼基·劳达的赛车发生碰撞失火。虽然赛车燃烧至报废,但经过其他车手及救援人员长达1分钟的努力,劳达从火焰中被成功救出。

符合FIA标准的赛道中,每个弯道都设有救援通道的出入口。救援通道会在整条赛道内四通八达,能够通向赛道的任意角落。在正式比赛中救援车辆在附近待命,随时以最快的速度前往事故现场来处理突发事件,并能够通过最短的距离将伤者运往医疗中心或者停机坪。但对于赛道日及试乘试驾活动,由于活动经费及标准不同,安全及救援措施往往会远低于专业比赛标准,这一点在全世界的赛道日都很普遍。

 重点是! 参与赛道日的小伙伴需要知道,赛道日比专业比赛更危险!

1. 赛道日活动救援人员及基础设施比专业比赛相比严重缺失。

2.赛道日对于车手的装备要求也远低于专业比赛,车手保护较弱。

3.赛日车辆更难驾驭,例如现代化的超跑可以轻易达到600匹以上的马力,而满配的专业FIA GT3组赛车也不过550匹左右,而在抓地力和可控性上民用车型远远不及专业赛车,房车也同理。

4.赛道日车辆安全性更低,缺少专业赛车的防滚架,安全带,自动灭火器等设施的保护。

5.赛道日车手的经验可能不足,对于车辆极限,控车能力,赛道潜在风险的判断可能不够,出现事故的几率更高。

 Motorsports is dangerous赛车是有危险性的运动,赛道日更是如此。陈列以上的事实并不是让大家远离赛道日,而是希望大家在进入这项运动,参与赛道日之前能够对它的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并且心存敬畏。在未来参与赛道日时做好充分的自我准备和车辆准备,在安全的前提下,享受驾驶给我们带来的无限快乐。

 部分图片来源于《宝马客》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用车攻略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2万关注 | 621作品
+ 关注
努力创作的CTCC三届年度总冠军谢欣哲 动态评测就看 ——《欣哲频道》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9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