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代言人的新征程

作为盖瑞特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芮博廉(Olivier Rabiller)需要应付更快节奏的工作。10月1日,他刚刚带领团队完成了“盖瑞特”从霍尼韦尔中分拆和独立上市,但造访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依然被排在了很高的优先级——在分拆之前,霍尼韦尔在中国上海和武汉各有一座工厂,上海的研发中心也是全球五大研发中心之一,在这里他们和超过40家全球及本地主机厂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对盖瑞特不可小觑。

实际上,芮博廉和他的管理团队在11月30日凌晨才风尘仆仆地从上海赶到武汉,而从一大早就开始对盖瑞特武汉工厂的巡访和管理层沟通。到了早上10点半,芮博廉和其余三位盖瑞特的全球高层又准时出现在了盖瑞特武汉工厂会议室门口,等待着前来专访的媒体——向包括驾仕派在内的五家媒体介绍盖瑞特未来的走向。

谁是盖瑞特

在全球市场,“盖瑞特(Garrett)”一直是涡轮增压的代名词。这也是为什么此次从霍尼韦尔分拆出来以后毫无意外地选择用回“盖瑞特”这个名字。

1954年,克里夫·盖瑞特为卡特彼勒D9履带式拖拉机开发出了加大马力的涡轮增压机,从此以后汽车工业进入涡轮增压时代。盖瑞特在涡轮增压器发展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在随后的60年时间里,盖瑞特把涡轮增压器带到了乘用车上,然后延伸到V6发动机、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上,90年代则发明了应用于乘用车的VNT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最新的成果则是包括燃料电池车上的电动压缩机、为大众车型研发的首款可量产的汽油VNT涡轮增压发动机。

▲盖瑞特48V混动系统用电动压缩机

对中国市场而言,盖瑞特其实也不陌生,在90年代末并入霍尼韦尔之后,市场上的涡轮增压器更多带有霍尼韦尔的LOGO。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霍尼韦尔生产的涡轮增压器几乎应用于你所有知道的品牌上,通用、宝马、PSA、大众、Jeep、日产、宝骏、奇瑞等等都是霍尼韦尔的客户——今后,这些品牌车型上的增压器将会再一次打上盖瑞特的烙印。

根据盖瑞特提供的预测数据,未来五年,全球六大市场板块——北美、南美、欧洲、中国、印度和日本,其中四个区域市场的涡轮增压器渗透率会超过双位数增长。“严苛的排放政策、发动机小型化等,都会让整个涡轮增压器装载比例得到提升。”芮博廉强调。

这对独立发展的盖瑞特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作为涡轮增压技术的全球领导者,盖瑞特从适应印度市场的0.8L小排量发动机的增压器,到大型矿车的涡轮增压器都有。并且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也已经有为本田Clarity开发的氢燃料电动压缩机,下一步则是将电动涡轮增压器的量产投放。“盖瑞特每年会投放超过100款产品,全球在同时开发的项目有300-500个,这些项目在13家工厂里进行落地制造。”芮博廉很自豪地说,盖瑞特光研发工程师就有超过1200名,这还不包括供应链和生产制造端前线工程师的人数。

▲盖瑞特氢燃料电池电动压缩机

“驱使我们业绩增长最核心的动力是涡轮增压器采用的比例,这是节能减排迫切需要的一个技术。”芮博廉解释到,“去年我们年销售额达到了31亿美元,我们三季度在全球实现了7%的增长,2018年会创造更高的销售收入。”

拆分的逻辑

有人会问,涡轮增压器领域依然欣欣向荣,那么为什么霍尼韦尔会选择把原本交通系统业务板块独立出来组建盖瑞特呢?芮博廉作为在霍尼韦尔任职16年的高管,并且带领团队在预定计划的时间就完成了新公司的独立上市,他的回答充满信心。

“就霍尼韦尔本身来说,霍尼韦尔是一个工业巨头,它有丰富的产品线,当新上任的霍尼韦尔CEO对整个产品组合进行评估后,他希望霍尼韦尔能够更加聚焦在更集中的一些行业领域。”芮博廉说,“我们是霍尼韦尔唯一一个跟汽车相关的板块。这样看来,我们作为一家独立的公司来运营,可以更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会取得更好的发展。”

事实上,霍尼韦尔不仅将年销售额31亿美元的交通系统业务拆分出去,同时也决定把年销售45亿美元的家居与ADI全球分销业务独立。因此芮博廉强调,“我们交通系统在霍尼韦尔的整体业绩表现当中也是表现非常亮眼的一支板块,我们相信在独立之后依然会有非常好的表现。所以这个分拆并不是根据业绩表现来说哪些板块要出去,而更多的是基于一个业务聚焦的考虑。”

在芮博廉看来,独立之后也能很好地实现“今后会为客户提供高度符合市场需求的差异化技术”的目标。“不管我们是作为霍尼韦尔内部独立运行的业务板块还是现在以上市公司身份发展,从战略上来说,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这家公司要能够赢得市场。”

“它(赢得市场)一定牵涉到我们作为一家公司有没有最先进的技术,与别人存在差异化的技术;一定牵涉到我们在全球的研发以及生产,是否能够给客户提供质量、成本、交付的最好布局;也一定牵涉到你是否能成为客户的首选,你能否提供最好的客户体验。”这些成功的核心要素在芮博廉看来并没有什么变化。但成为独立公司,也要面对一些职能上的新变化。

“以前是一个集团下面的业务单元,现在我们自己是独立上市公司了。我们要独立自主来决定我们将来的战略。除了内生式或者是现有业务以外的增长,还包括我们讲的兼并及收购。这些都是我们自己董事会做的决定,我们自己可以快速地做出决策。”

定调科技企业

这次盖瑞特的独立过程,其实本身也是其转型的过程。就如同他们一直在强调“Garrett-Advancing Motion”是一个整体,后者勾画了盖瑞特所具有的先进交通技术的标签。

一个细节是,作为盖瑞特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芮博廉并没有穿着正式的西装,而是休闲西服加牛仔裤的行头,看上去更像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高层——这大概也是盖瑞特新面貌的体现,用更加敏捷、开放的姿态,面对电动化和智能网联的汽车大变革。

“我们为主机厂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满足他们未满足的系统性问题。帮助整车厂将汽车变得更环保,帮助他们在新能源整车上转型,也能让车辆更安全。所以我们的公司名字也有Advancing Motion。”芮博廉进一步解释了新公司的发展愿景。以他的分析来看,智能化、网联化和电气化对盖瑞特而言是非常好的发展机遇。

据IHS的行业分析报告,到2025年全球将有30%的车是混动车辆,这也是电气化一个最主要的发展趋势。就混动汽车的技术来说,它对涡轮增压技术采用的比例会更加高。据预测,采用涡轮增压或电动增压技术的车辆能够达到76%的占比,比内燃机的占比还要高。这样的趋势对盖瑞特这样的全球增压技术领导者而言,将拥有更具潜力的发展空间。

芮博廉举的一个例子是电动涡轮增压技术。“在发动机启动的时候立刻能够高速运转,减少涡轮迟滞,同时在废气能量过剩的时候能够进行一个电动回收。”然而电动涡轮增压技术的实现并非易事。

▲盖瑞特电动涡轮增压器

“涡轮增压器上的电机要求跟普通的电机要求完全不一样,其电机最高转速可达到20万转/分钟——相当于每秒3000多转——目前没有任何一个电动汽车或是其他的零件能达到如此高的转速。”芮博廉进一步解释了盖瑞特在这项技术上的领先性。他随后也很自豪地透露,盖瑞特预计在2021年会和一家全球重要的主机厂量产电动涡轮增压器,这也是全球第一款电动涡轮增压器的量产。

“2021年就像明天一样。”芮博廉笑称。或许在他看来,电动涡轮增压器将是展现盖瑞特科技公司属性最好的一款产品。“电动涡轮增压器采用了非常独特的电机技术,包括控制技术,以及在软件和各个方面的技术,在整个行业内都是非常独特的,同时也符合我们的技术路线,因为我们追求独特的性能表现。”

同时盖瑞特现在也不止停留在增压器的范畴,他们似乎把业务的触角延伸到另一个全新的领域——智联汽车软件。“我们最主要的愿景就是希望为智能汽车创造一个更安全、更可靠的网络。这包括两个方面,不仅是能够帮助车辆防止黑客的网络攻击,也包括它对整车任何一个系统的智能监测和风险预防,了解他们是否存在任何故障。”

芮博廉做了一个场景描述:目前车辆出现故障时,你会在仪表盘上看到亮灯提示,但那个时候对驾驶者来说已经晚了。同时即使你将车开到4S店,维修人员也需要再认认真真地重新诊断,也没有那么容易诊断出具体问题,你还不一定能一次性完全解决掉根本问题。



而盖瑞特提供的新整体安全方案是要做到提前预警,在车辆系统还未出现重大问题之前告诉驾驶者问题所在。“如果问题出现了,我们的系统能快速、精确地诊断出的具体问题并找到故障的根本原因。现在汽车的智能化为汽车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功能,整个系统的预判断对整车的驾驶体验来说至关重要。”芮博廉说,在物联网时代,如果没有很好的智能化整车健康管理系统、预判断系统的话,整车肯定会面临不小的挑战。

实际上,这套车辆预诊断的健康管理技术是受到霍尼韦尔在航空航天领域内应用的健康预诊断技术启发。最早霍尼韦尔用软件系统来管理飞机APU健康状况的复杂系统,对设备的检修、维保进行精确诊断和预判诊断,后来交通系统业务公司将其拿到了汽车领域,对汽车端的使用进行了专门的开发。

芮博廉强调盖瑞特对这套技术方案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专利:“飞机上的模块其实没有在汽车上的模块多,汽车的型号非常多,汽车场景也更加复杂。所以我们要选择更加适合汽车产业标准的软件技术和规模。我们有专门的软件团队,现在大概有100位工程师专门在做软件开发。”

领跑中国

当我们把讨论的话题转回到中国市场,这显然更容易激发起盖瑞特高管们的兴趣。在他们眼中,中国汽车市场是盖瑞特发展的“福地”,更会是未来盖瑞特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

根据盖瑞特方面提供的数据,他们预计到2022年中国市场上涡轮增压器数量将从1450万台上升到2470万台的规模,从渗透率来看,中国市场涡轮增压器的使用率更将从2017年的47%上升到70%,增幅高达23%,可谓是“钱景”远大。

当然,芮博廉在当前中国汽车销量下滑的情况下坚定地看好中国市场,和中国激进的排放标准也有很大关系,这一技术要求推动了涡轮增压器在中国的强劲增长。“尽管中国的整车市场可能已经呈现出一些疲软的表现,但是我们依然有很好的增长。我们也注意到中国整个车市有放缓的趋势,以及外界对车市有一些悲观的预期,但是对车市的增量预期和涡轮增压器的采用渗透率,并不是同样的替代概念。”

“谈到在中国的产品策略,在霍尼韦尔时代我们就推行着‘东方服务于东方’的开发路线,更直白地说,就是在中国为中国。”芮博廉再一次强调了过去24年在中国市场做出的正确决策,包括先是于1994年就在上海建立工厂,在2005年建立第二大全球研发中心,后来2013年前后决定在武汉建立一家负责生产大批量的乘用车涡轮增压器的新工厂。果不其然,武汉工厂投产以后成为整个业务体系里发展最快的一家工厂,每年都以两位数的增长率攀升产能。一期规划的产能目标可以达到300万台。

芮博廉反复强调,中国不会被视为第二梯队的市场,而是在全球同一条水平线上最先进、最大的一个市场。“我们非常重视它,我们所有的先进技术,所有的应用能力都会放在中国。我们看到未来3到5年会有一个非常快的发展周期。”

驾仕派在盖瑞特武汉工厂的生产线上看到,工人们正在熟练地为应用在某款高端合资品牌项目上的涡轮增压器进行生产线最后一环的检查。通过终端检测设备,可以模拟成品增压器在发动机上的正常运行状况,监控压力、流量等关键参数,确保制造成品百分百的符合设计要求。作为盖瑞特最年轻也是最先进的制造工厂之一,武汉工厂拥有包括激光焊接技术、自动化高速生产线,X光探伤等制造工艺,能够为全球市场提供产品。从这里生产出的增压器,也已经搭配在诸多明星发动机上,比如目前最先进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上。

同时芮博廉透露,盖瑞特一直在积极与自主品牌合作,在乘用车方面他确信很快中国消费者就会看到盖瑞特和自主品牌在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上的合作;在供氢燃料电池使用的空气压气系统方面,盖瑞特目前也在跟几家中国业内生产厂家进行项目的接洽。

“中国汽车市场是非常巨大的,我们也会把最先进的技术带到中国来,同时我们在这边也注意到整个政府对节能减排的要求,也会推动我们以更快的速度将更多的先进导入中国,也非常高兴我们在中国取得了很快的发展。”芮博廉最后再一次强调了中国对于盖瑞特的重要性,以及盖瑞特在中国的发展愿景。

文|刘学晓

图|网络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技术解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2.3万关注 | 1.8万作品
+ 关注
汽车媒体人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