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增速换挡,自主品牌拿什么来适应新常态?

朋友们总是说我这个人喜欢傻乐,在我看来,遇到一个无能为力的问题,悲观情绪只会让场面变得更糟。

日前,乘联会发布了2018年11月份全国乘用车销量数据。该数据显示,今年11月份全国乘用车销量为2019933台,环比10月份增长3.4%,相较于去年同期下跌18%。其中自主品牌的表现值得关注,11月份销售月91万辆,环比增长6.84%,同比下跌23.39%。有人把市场遇冷甩锅给2017年的购置税优惠政策,简直是比编者还会傻乐。

我们应不应该过度关注短期数据?

2018年车市进入寒潮比以往要早一些,在整体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看空车市,不可否认,今年的金九银十的数据确实令人感到乏味,好在11月份拉回来一把,让整年的数据不会太过难看,不过当我们翻看经销商库存数据的时候,才发现可能事情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为严峻。11月份库存超过警戒线的品牌比10月份多出了11家。其中不乏一些主流的汽车品牌。

车市到底如何?我们把眼光放的更广泛一些,就会发现,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沙漏状”的市场,上游产业相对轻松一些,比如说供应商以及钢铁行业,下游产业的表现也不是特别桂冠,譬如说汽车后市场以及二手车市场,唯独新车制造和销售这一块承受了较大的压力。也就是说还有宽松的空间。由此看来,过度关注短期数据并不能预估未来市场变化。

变革很快,但仍需抱团取暖

过去几年自主品牌技术进步很快,在面对产业变革的时候,大家的嗅觉也足够灵敏,新的服务方式以及新业态很快就能跟上节奏,但是旧动能仍然存在,所以编者在标题之中提到了市场增速换挡,而非市场走下坡路,它只能是K线图,并不是走A……

在自主品牌规避风险的过程中,我个人认为采用抱团取暖的方式是最明智的,一方面可以整合优势资源,降低成本,要知道即便是行业领头企业面对繁重的线下成本,是很难伸出手脚去寻找更多的可能性。从市场的角度来说,我们未来两年可能需要适应这种状况,但是当下也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减肥”时期。调整结构,轻装上阵反而更有优势。

价格战到科技战的改变

我们说手机有小米华为、无人机有大疆,唯独汽车行业没有可以站在世界之巅的企业,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传统车企们过于保守,事实上,我们在互联网和智能家居方面已经有很大的优势,如果能把这种优势引入到汽车行业,自然就会带来新的增长点。在传统硬件能保障基本品质的情况下,再跟外资车企在这方面较真实在是太难了。

长期来看,自主品牌没有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一片光明。在过去我们讲技术、讲资源,但是在未来我们要讲多元、讲科技,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人才优势了,只要把这些人用到正确的方向,那么短暂的增速放缓并不能伤害到根基。

当然了,以上论点并不包括不上进的一些品牌!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9654关注 | 9642作品
+ 关注
自媒体运营、执行、编辑人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