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和电动能构成竞争关系么?(上篇)



大家都对混动和电动抱有疑问,在前段时间试驾的众多新能源车型中,有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驾驶体验,我知道大家对新能源车的顾虑很多,这次我选出6款车型,两两配对,看看当下的新能源技术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能不能缓解甚至消除大家的顾虑,大家为什么如此的害怕尝试,带着问题我们看产品。首先是近些年来非常火的纯电产品,我对比了两款市面上相对较好的两款产品,也是目前为止,市场认可度相对较高的品牌,特斯拉MODLE S和日产纯电轩逸,特斯拉用炫酷的科技装备吸睛无数,但是过高的价格只能沦为富人的玩具,等待的周期过长也是它致命的短板,但是不妨碍它翘楚的级别地位,有幸试驾过MODLE S 75,稳健的加速和突如其来的眩晕感,将电动车的特性淋漓尽显,不过制动姿态有碍观瞻,ipad级别的多媒体操作感受也凸显了科技范儿,但是整车装配经不起推敲,似是高端内里空无。如果真的喜欢特斯拉,不妨再等等,等特斯拉国产化后的第一款产品MODLE 3上市再下手也不迟。

相对特斯拉而言,如轩逸纯电之类基于燃油车改装而来的电动车,相比动辄二三十万的新能源新晋车企,轩逸纯电15.9万的补贴后入门价显得更加亲民一些。轩逸纯电的优势在于承袭了日产的多年技术结晶,是我试驾过的纯电车型中体验最好的一款。在动力单元方面凭借成熟过硬的技术积淀,展现出了不错的产品力,在电动车发展领域日产一直是领跑世界,扁平的堆叠式锂电池组也相对更为安全,可惜能量密度相较18650柱状电池差太多,所以轩逸纯的续航里程中规中矩,电机功率也很低(80KW),仅是够用而已,主要是内饰工艺进步甚微!相比其他品牌的更新,日产该加快脚步了。


电动车发展至今,大家都在埋怨电池储能问题,但却对单一的传动结构只字未提,诚然变速箱的研发成本更高,但是现在储能已经遇到瓶颈,何不多元的发展?可悲的是没有车企愿意解决甚至协同解决,所以大家悬着的心迟迟未能落地,只能另寻它法,选择更为稳妥的解决方案,混动技术,现阶段混动技术基本可以分为三种:弱混、轻混、重混,下期文章我将挑出其中更常见的轻混和重混聊聊。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5477关注 | 50作品
+ 关注
关于汽车的一切在这里交汇
Ta的内容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