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交易属性重体验建设非一朝之功 新零售实践解析系列

中国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建国初期普通老百姓购车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是禁止私人购买汽车的,更别说私家轿车。直到1984年2月国家才放宽了限制,20年前的1998年,上汽通用和广州本田首次引入4S店的汽车销售模式,2005年出台的汽车特许经营销售管理办法更是确保了4S店模式的垄断地位。

4S店模式的劣势和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迫使各个品牌思索向新零售转型。

前面一篇文章说到了新零售技术层面的难点,在营销方式上,汽车新零售要想获得成功,从各方利益来看,包括客户利益在内,弱交易属性,强客户体验是汽车新零售能否成功的最核心关键。

基于新零售下客户体验建设难点

体验触点设计

根据客户旅程地图设计归纳触点,并进行体验优化。看上去很简单,但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

一、缺少实践验证是最大的难点,汽车新零售虽然各大品牌主机厂都在谈论,有得已经开始落地实施,但建店运营的却几乎找不到。设计的触点体验优化不是基于消费者体验评价而来,将承担很大的前期口碑风险。

二、这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后期改善也将花费巨大投入反复进行,在投入方面能否确保也是重要考量。

全面优化还是峰终定律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恩曼就提出:体验的记忆由两个因素决定:高峰(无论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时与结束时的感觉,这就是峰终定律(Peak-EndRule)。这条定律基于潜意识总结体验的特点:对一项事物的体验之后,所能记住的就只是在峰与终时的体验,而在过程中好与不好体验的比重、好与不好体验的时间长短,对记忆差不多没有影响。而这里的“峰”与“终”其实这就是所谓的“关键时刻MOT”,MOT(MomentofTruth)也成为服务界最具震撼力与影响力的管理概念与行为模式。

汽车新零售服务体验如果基于峰终定律设定,可以保证一定时期的领先,但领先很快会被模仿。如果全面优化不但耗时耗力,又很难形成个性化的口碑特点。同触点设计同理,后续要想保持领先,需不断的提升和优化。峰与终的设计并非易事,要保持领先更不易。

一线人员如何做好情感体验

新零售也好,传统营销也好,所有的一切归集到最后都是消费者与品牌服务情感的交换。在产品同质化、选择多样化的今天,情感是决定购买的决定性因素。而品牌产品是冷冰冰的物质,情感的传递需由一线与客户接触者来实现。一线人员情感服务体验标准、培训、固化与统一是核心的关键,也是最大的难点。人很难不受外界或自身因素影响工作表现,薪酬福利、区域人才资源等,将限制汽车新零售网络内一线优秀服务人员的招聘。未来这一特性人才的争夺必将爆发,后期培训导入、成果巩固、整体管理层素养保障也是挑战。

缩短良好体验的传播周期

不单汽车新零售,传统零售也经常提及社群营销、口碑营销、关系营销等,只是汽车新零售更侧重,但从购买到形成口碑再到传播接受的循环需要一个过程,口碑是需要积累才能爆发。在当今急功近利的时代,主机厂、经销商投资人,甚至一线销售人员能否沉淀下来去经营口碑这将是很大的一个风险。

新的营销方式大家都在热议,但就如何缩短口碑传播周期,却很少有学者、厂商进行探索,缺少这一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方式,是新零售、新营销面临的风险之一。

体验标准固化和保持

有了标准和培训,人员也掌握了服务体验的技能,但能否通过商务政策、文化宣导、检查整改,以保障标准的固化、统一和稳定持久是汽车新零售将要面对的另外一个问题。行之有效的标准固化检测改进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否则一切努力前功尽弃。体系的建立绝非一两个部门、一系列文件下发就能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规划之初就应考虑并着手搭建。也离不开领域内顶尖人才的参与,更重要的是主机厂各个层面的协同配合和统一的观念执行。我们很多自主品牌频繁的更换管理层,战略的长期性无法保障,这也是风险。

总结

十多二十年前买车靠关系,二十年后变成卖车靠关系了。消费者与厂商强关系的建立绝非易事,是系统而庞大的工程,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鉴于非一朝之功,需企业从最高管理层到一线经销商都形成一种共同的认知,坚持而持续的进行。

关注“自主汽车”,或者添加微信公众号:zizhuche,每日收获不一样的汽车行业评论,评论不是结论,是提供多一种看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如有买车需求,请点击下方我要买车。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859关注 | 6509作品
+ 关注
编辑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