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屡次维权背后,是奔驰难改的“傲慢与偏见”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在被奥巴马与雷军等各领域风云人物奉为圭臬的《三体》一书中,无论是第一部中的猜疑链、第二部的黑暗森林法则还是最终覆水难收的“三个童话”,所有冲突都围绕着这句话所展开,也奠定了人类自食苦果的结局。

刘慈欣用90万字娓娓道来的,无非是一个文明如何被傲慢摧毁的故事。而这本书之所以会在商业圈引起巨大共鸣,原因只有一个:傲慢与自食苦果的故事,每天都在这个圈子中发生着。

奔驰遭经销商维权“讨活路”

1月17日上午,数十名经销商出现在了一贯十分安静的戴姆勒大厦楼下,手中拉扯着写有“请奔驰CEO倪恺给条活路”等过激言论的标语。短短数小时内,“奔驰经销商围堵奔驰中国总部”的新闻就登上了各大网络头版。很快,事情的来龙去脉被整理地一清二楚。(详情见https://www.qctt.cn/news/424774)

在一月北京萧瑟的冷风中,维权的经销商们拉起的横幅显得格外刺目。2018年以来,随着车市下行的步伐加快,经销商维权的事件时有发生。但对去年逆市上涨超过10个百分点的奔驰来说,这样的剧情还是显得有些出人意料。

事实上,2018年底,这些来自福建奔驰的商用车经销商就已用沟通会的形式向奔驰提出诉求,但换来的却是奔驰单方面的强硬回应。而在此次横幅维权事件发生后,截至本文发稿时,奔驰官方依旧没有对此次事件发表任何回复。

渠道混乱,埋下经销商关系隐患

早在十余年前,奔驰的销售渠道问题就一直是其“心腹大患”。奔驰中国、北京奔驰与经销商利星行三方势力各自为营,颇有三足鼎立之势。

20世纪80年代,利星行获得了奔驰轿车在国内的独家代理权,引进并销售奔驰汽车。直到2006年,奔驰中国总部迁至北京,才收回中国市场总代理权和售后等功能。

由于这层历史遗留的缘故,利星行作为一个渠道公司,却一直在奔驰中国中占据至关重要的角色,一纸奔驰中国授权签署的为期8年的“保护协议”更是让奔驰中国如鲠在喉,并最终造成了奔驰品牌在入华数十年后依旧深陷三方渠道的“混战”之中。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入华以来,由于经销商渠道迟迟无法整合,奔驰在终端市场的销售成绩也不甚理想,而这也给奔驰品牌的经销商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并因此埋下了与经销商关系交恶的隐患。在经销商与奔驰总部冲突不断的关系影响下,2012年,奥迪品牌在华销量突破40万辆,而奔驰的销量却不及前者半数。

直到2012年底,奔驰才终于开始着手解决与经销商的僵局。2012年12月18日,戴姆勒集团宣布和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50:50股份比例设立的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统一负责梅赛德斯-奔驰在华进口车与国产车的销售业务,至此,奔驰的渠道问题才算得到了初步解决。

果不其然,渠道的改善为销售成绩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2013年,奔驰在华销量增长百分比突破了2位数大关,较2012年的1.5%有了质的飞跃。

“祸起萧墙”的尴尬罚单

然而,在销量大涨的背后,经销商却再次成为了刀俎上的鱼肉。2013年至2014年的这段时间,奔驰以牺牲经销商利益的方式换取了销量的飞速增长,也为自己埋下了一枚“定时炸弹”。

自2014年反垄断风暴袭卷汽车行业后,奔驰、宝马、奥迪在内的诸多豪华车企纷纷中招。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当时发布的汽车零整比研究报告显示,奔驰E级轿车因零整比系数最高被单独点名,其基本零件拼起来的价格仍然能买6辆半的整车。

2015年4月23日,江苏省物价局向奔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开出了一份3.5亿元的天价罚单,瞬间将奔驰产品的销售价格问题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而在众多被罚的车企中,奔驰的这份罚单来源却显得格外尴尬。据当时奔驰中国的内部人士透露,向江苏省物价局递上投名状的不是别人,正是奔驰品牌自家在江苏省的经销商。

“以奔驰E级为例,经销商之前的返利点最高可以超过20%,但奔驰希望控制在10%左右。”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奔驰通过电话、口头通知或者召开经销商会议的形式,限制江苏省不同区域内E级、S级整车的最低转售价格。在控制价格之后,奔驰可以对批发量进行调控,从而可以保证这个车型的销量和利润。“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用期货来控制整体成交价格。”

3.5亿元的罚单,对于奔驰汽车来说或许只是九牛一毛,但在整个事件中暴露出的奔驰与经销商关系的问题却不得不引起奔驰方面的重视。在奔驰厂商的高压政策下,利益受损的经销商不止一次向总部提出抗议,但却收效甚微,奔驰选择了用傲慢将经销商诉求拒之门外。

在利益与尊重的诉求被双双无视的愤怒下,奔驰的经销商选择了向工商局提出了举报,而对经销商态度的傲慢最终令奔驰不得不自食“后院起火”的苦果,被罚款的同时,也令品牌声誉受到了极大损伤。

 “唇亡齿寒”的承诺如何兑现?

回到这次事件本身,在如今蒸蒸日上的奔驰眼中,来自福建奔驰的数十名经销商团体无论从商业价值还是战略规划来说都已经是无足轻重的角色,但对于奔驰这样的企业来说,这种“单方面拉黑”的举动只会放大奔驰的傲慢,最终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

在体量跨过65万、在中国市场中保二争一的道路中,不知奔驰是否还能想起在失落的2013年曾对经销商许下的“唇亡齿寒”的诺言。

奔驰与经销商这些年的恩怨,似乎正应了刘慈欣在《三体》中的那句名言。曾几何时,在面对体量远超自身的竞争对手面前,放下傲慢的奔驰终于换来了与经销商的握手言和,也换来了销量的飞速增长。如今,当“傲慢”的奔驰再次将经销商诉求拒之门外,谁能保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不会重蹈覆辙?

新年伊始,在向着十余款新车、电动化布局等2019年的宏伟目标行进前,放下傲慢,回到谈判桌,给数十家经销商一个平等交流的机会,或许是奔驰目前最需要做的一件小事。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0.5万关注 | 1.4万作品
+ 关注
移动互联汽车类垂直内容资讯网站,结合智能搜索、兴趣推荐、内容聚合等技术,为用户打造和提供全面、准确汽车资讯的内容平台。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