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甲醇汽车来势汹汹,纯电动车会“失宠”吗?

两会刚结束不久,前天(3月19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正式将甲醇汽车提到汽车产业和消费市场的面前。

回看今年两会,新能源领域仍然是汽车两会代表委员们的关注重点。有的代表聚焦氢燃料电池,并表示加强加氢基础设施建设;有的认为应该加快新能源车汽车产业的发展;比如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建议支持多种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比如热效率高、清洁环保的甲醇增程式电动汽车等。

可见,随着政策的颁布,在新能源车领域,纯电动汽车一枝独秀的日子或将结束,风口变了,那些拿纯电动汽车忽悠“疯投”的,是不是也该歇歇了?而氢燃料和甲醇之间的究竟是哪个才会是未来新能源车的选择呢?


氢燃料难以被“扶正”

在今年两会,有6位车企代表之中就有4位不约而同地聚焦氢燃料电池,并表示加强加氢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车大咖》认为,要确定“氢能源”的地位和身份,并不是那么容易。

从氢燃料自身角度来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可燃性极高的气体,但由于作为民用交通工具的能量来源,还需要和消费者们进行教育和普及;其次,氢燃料之所以作为清洁燃料,是因为其燃烧后会产生水,如果广泛应用氢燃料,那么这水排放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最后氢燃料电池寿命,据数据显示,实验室中的氢燃料电池有7000小时的使用寿命,但放到汽车上,续航里程是否会被大打折扣,这就不得而知了。

再来看看政策和市场的角度。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将被重点培育,加快推进。一直到2012年3月,工信部部长苗圩仍然认为:“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已被划分为节能汽车,不算新能源汽车。”2013年,新能源补贴标准在2013年时开始细化,确认了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的“身份”。

当时,市场上最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当属丰田的油电混合动力系统。丰田曾一度认为,HEV是最完美的过渡产品。不少欧美车企对混动不屑一顾,认为HEV不过是过渡到电动车前的权宜之计。所以,纵观全球,混合动力技术基本掌握在日系车企手上。中国在汽车市场需要“弯道超车”,怎么可能扶持日系技术?怎么可能把补贴“送”给日本人呢?所以,混合动力技术在我国一直没有被认可。眼看时下的混合动力汽车产品有多少款?就“双田”一直死死坚持而已。

今年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9)”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曾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进入另一个发展阶段,产业化的重点需要进一步向氢燃料电池汽车方向拓展。“纯电动汽车的短板是续驶里程和充电时间,尚不能满足量大面广的远程公交、双班出租、城市物流、长途运输等市场需求。为此,应及时把产业化重点向燃料电池汽车拓展。”

这下不少市民懵圈了,新能源车发展现在来改向?纯电动是否会被氢燃料电池车取缔?电动车是全球汽车发展的终极状态,这是无可逆转的。其实,氢燃料电池车属于新能源车其中一条技术分支,氢燃料电池是使用氢这种化学元素,制造成储存能量的电池。但是,如今全球实现量产的氢燃料电池车仅三款产品:丰田mirai、本田Clarity和现代FE。氢燃料汽车技术基本掌握在日韩系手上,中国会给日韩系“送”钱去吗?


甲醇汽车技术才是“自己”的

甲醇是主要由煤经过汽化加氢而生成的液体,其性能与汽油接近,也可以用于点燃式的发动机。相对于汽柴油来说,甲醇燃烧后的污染物排放更低,属于清洁燃料。

目前,国外用甲醇代替石油燃料已经应用近30年,甲醇汽车控制系统技术都已经很成熟。但氢燃料汽车技术和当年混合动力技术一样,只掌握在日韩系手里。氢燃料汽车技术可不像电动车那样,花个三五年就能研发出像样的产品,氢燃料技术可难多了。如果,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重点需要进一步拓展,甲醇汽车可“现实”多了。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今年两会的提案就是推动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的普及。说明什么?中国自主品牌掌握了甲醇汽车技术。国家给出的补贴,肥水不流外人田啊。


大咖点评:吉利在甲醇替代燃料方面超过12年持续研发,也是国内最早进行甲醇汽车研发与布局的企业,付出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的代价。目前,吉利汽车已经完成4款甲醇动力、14款甲醇轿车,获得近百项专利。在氢燃料电池技术方面,吉利同样拥有足够的技术储备,但是预计2025年才推出采用氢燃料电池的量产车型。换言之,中国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技术,要么是比亚迪的“电”,要么就是吉利的“甲醇”。国家要扶持,定当优先选中国企业的技术流派。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450关注 | 558作品
+ 关注
通过测试目前市场上量产的新能源汽车,推送给车友第一手的用车报告,提出购车、用车建议。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