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时代终结,未来几年车企关停并转、兼并重组将不是新闻

多家车企的一季度财报出炉,超八成车企一季度盈利不佳,利润暴跌。

像江铃汽车一季度净利润下降83.62%;江淮汽车一季度净利润不足亿元;利润保持十年稳健增长的“印钞机”上汽集团也沦陷,一季度跌幅达到15%。


车企利润下滑,其根本原因是当下的中国车市环境并不友好。

近日,乘联会公布的最新销量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车市再次跌幅达到两位数,乘用车市场销量同比下降16.9%至150.8万辆,连续第11个月销量下滑。1-4月乘用车累计销量为659.5万辆,跌幅至11.9%,减少了近90万辆。

4月车市大幅下滑的现象令人深思,这意味着今年以来的三轮“降价潮”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月29日,由十部委联合印发的《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标志着新一轮的“汽车下乡”开始实施。

45天后,国家增值税税率下调政策正式实施,生产制造业增值税税率由16%下降至13%,包括豪华品牌在内的一众车企又一次将新车指导价调低。

88天后,上汽发出30亿红包用于购车补贴,多家车企主动跟风再次优惠降价。

4月21日,在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消费升级下的汽车变局》节目中,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在主持人的询问下表示,目前汽车行业的利润已经非常微薄了,不会再降价。(潜台词是降无可降)

可即便价格已如此优惠,部分车型已经是指导价的七折,甚至六五折,但4月份的销量数据却依旧不乐观。

不禁让人想起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总裁说过的一句话。

“未来3-5年,车企关停并转、兼并重组将不是新闻。”

存量竞争时代来临

估计许多人已经发现,多年来,美国这样的全球头号经济体,不仅是汽车,就连所有家电产品销量及增幅都远低于中国市场。

这是为什么?

合理的解释或许只有一个:发达国家已提前完成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的转型。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以及汽车在中国家庭的普及,“慢下来”一幕也将在中国上演?

答案是肯定的。

目前,汽车在中国的保有量已突破2.4亿辆,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堵车成为日常。在三四线市场,汽车也正在迅速地普及。

可以这样说,汽车在一二线市场已率先转变成为存量市场,三四线市场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的转型,预计将在五年之内完成。

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具有迥然不同的属性。增量市场是“做大蛋糕”,存量市场是“切割蛋糕”;增量市场以首次购买为主,存量市场以换新购买、升级购买为主;增量市场时代,每个企业都有肉吃,存量市场时代,有的企业吃肉,有的企业喝汤,更多的企业被淘汰出局。


公众的消费观念也将在存量市场时代发生重大改变,过去他们追逐低价,未来他们更倾向于高品牌+高品质的产品。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消费升级。

未来的汽车市场,一面是消费升级,一面是存量市场,逼迫企业结构性转型。

那么当市场发生转折,这些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自然会被淘洗和边缘。

比如此前的华泰汽车、已经宣布破产的青年莲花,以及正被经销商维权的观致汽车……

据易车研究院的数据,目前在售的中国品牌数量近100个,但2018年乘用车终端销量不足万辆的近50个,不足10万辆的近80个,销量超过50万辆的不足5个。


中国汽车市场还有没有机会?

美国曾经有过1500家车企,如今美国现在还活着的只剩下四大主流车企。

鉴于中国汽车市场的复杂性、多样化,以及丰富性,绝对不是欧美,日韩等国可以直接比拟、借鉴和参考的。

乐观估计的话,生存下来的车企理论上不会少于十家。毕竟中国的车市规模也足够大,容纳多个品牌还是可以的。

但接下来的竞争,绝对不是简单的“干掉你,我才能活下去”的生存哲学。而是谁能围绕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的快速变革,率先展开一轮你追我赶的技术、产品、营销和服务的立体化突破。

只有真正搞定市场和用户,谁就能在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中活下去。

企业和品牌的数量或许不是一个市场成熟与发展的必然标志,就像手机市场,哪怕苹果、华为、小米、OPPO和vovo占据了国内90%的市场份额,强调有品质的、科技引领的一加手机也能滋润的活着,并且海外好评一片。

当下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存量市场,低端车型的价格战打得再怎么激烈,也仅仅是对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敏感,想在一二线城市站稳脚跟,还是需要高品质的产品。

就像凯美瑞,4月销量达15875台,同比大涨47% ,2.5L和混合动力车型购买比例超过60%。整个B级车细分市场再不济,也不影响凯美瑞的热卖。

文 | 鹿小凤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earAuto立场。)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4万关注 | 5609作品
+ 关注
车要好看好开好用,文要有用有料有趣。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2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