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真的是新不如旧吗?



车真的是新不如旧吗?好问题。问题好就好在,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新 Supra出来那会儿,集体怀念老Supra。我也是这当中的一员,直到我在澳大利亚亲自开了半天……就算没开过新Supra,我也可以预见,显然新Supra是更香的。


这促使我思考一个一直以来都存在于我脑海里的问题,车真的是新不如旧吗,汽车发展了这么多年,究竟哪里进步了? 这个问题之所以成立,还是因为我们身边有大量出色的旧车,也有那么多垃圾一般的新车。它们的反差会让我们觉得:这么多年过去了,造车技术进步了吗?


但这是因为“幸存者偏差”呀!事实上,每一个时代都有好车和差车。差的车被自然淘汰,那些足够好的旧车,才会有人爱护,有人记住,有人愿意把它们从报废边缘拉回来呀。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旧车,都是好车,而且越旧越好(只有旷世好车才能被珍惜好几十年)……

 我的答案是偏理性派的:我觉得旧车有旧车的魅力和韵味,但是我认为新车比旧车好。仔细一想,这不就是我买车的理念“买新不买旧”的支撑吗?

 当然,会有一些现象,比方说某品牌的新车,底盘就比旧款要松散,隔音比旧款更不堪(这个情况还挺常见的),动力不如旧款爽,我觉得这些是厂商在研发新车时的产品定义和定位,以及与之相匹配的产品特性而已。简单来说,汽车技术的发展,是“能做”的东西更多了,但“做还是不做”,这就是产品定义的问题了。

 那么新车好在哪里呢?

 我觉得我应该先回味一下老车好在哪里。

就是这个后置引擎的菲亚特500魔改,引擎盖合不上了就干脆用铁条支起来当“餐桌”,逗逼得不行。

我们在很多的老车上能看到更加复杂的机械,有很多奇思妙想的设计,什么装了大号发动机机盖合不上就干脆一直支起来的Abath 500呀,一个气缸5气门的发动机呀,椭圆形活塞的本田摩托车呀,超级复杂的悬架结构呀、异想天开的外形呀。渐渐的,这些设计都不见了。

 二三十年前的汽车行业是美好的,那是整个汽车行业的技术探索阶段。大家都在积极地构想和尝试不同的技术,整个汽车业界欣欣向荣,有各种天马行空的汽车。创意就像青春期的荷尔蒙一样,藏不住,横冲直撞。

 全不锈钢外壳的DMC,无奈车体巨重而且成本巨高;为了提升进气效率而发展出5气门甚至6气门的发动机,然而结构过于复杂,而且燃烧室形状也不够理想,最后也被淘汰了;Lancia为了降低WRC赛车的涡轮迟滞,而采用了机械增压加涡轮增压,然而到今天连大众也玩不转……

 大浪淘沙,后来大家发现,每一个课题研究到最后,大家即使用了不同的方法来探索,最终找出的那个正确的,或者说最合理的答案,彼此都差不多。这叫殊途同归也好,叫趋同进化也好,汽车的多样性,客观上是被“合理”“高效”扼杀了,但适者生存,这又是进化的必然。


很多人问翻灯为什么消失了。这个故事也很有趣的。想当年七八十年代,汽车大灯的工艺还不是很先进,要有良好的照明效果,灯体就得做得巨大,所以你看当时的车灯,要么是一个大圆形,要么一个大方形。那么问题来了,跑车要动感呀,车头要低矮呀,那就干脆把大灯做成可以活动的呗。嘿,这还挺拉风,还变成了一股潮流。不过后来因为行人碰撞安全的原因,被强制禁止了。这也是车辆安全标准进步的结果。

 到了今天,车灯的造型不仅丰富,和车身设计很好地融合到了一起,还先后发展出了氙气(以及其他惰性气体灯)、LED、激光等各种照明技术。

 这是汽车发展史的一个小故事,但这也是汽车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一项旧的技术如果没有被承袭下来,只能因为它不够好,绝对不会因为它过于好。


我觉得从九十年代开始到今天,汽车技术发展的大方向,是越来越追求效率。汽车进步体现在,每一个维度的效率都更高了。不仅仅是燃油效率或者新车开发的时间和人员效率,我把“效率”这个词的定义稍微弄广义一点:

 “轻量化”是一种效率提升,这个真是了不起,在不断往车上加配置、加功能,加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同时,车身重量还没有明显上涨,这就是一个一个零件,通过轻量化材料应用、力学结构优化,这么一轮一轮迭代出来的;

“达到某个指标所需要的材料与成本”也是效率的一个维度,新车功能越来越强大,而价格越来越低,这就是效率提高了;

“产品卖点与消费者需求的匹配”,因为买卖双方信息交换的渠道变多了,变得更加双向了,新车按需开发的效率就高了;

“空间利用率”,车身框架使用更少的材料,占用更小的空间,就可以保证需要的车身刚性和强度;

环保,同样产能,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排放量都低了,这就是效率呀。

 为什么新车效率高了,新车的隔音反而不如旧车呢?额,好问题……新车用旧车一半的材料,能达到旧车80%的静音程度,这也是效率高呀,嘿嘿嘿……你们肯定会说,第一次看到偷工减料也能被我说的这么清新脱俗的。但是你们想想,新车隔音差,难道还可能因为技术倒退吗?还不就是成本问题和车重导致的油耗问题么。

 是呀,追求高效率,很多时候就会牺牲了一些单项指标拔尖的“偏科生”。因为想要把某一方面的性能做到极致,投入产出比是有越来越低的趋势的。一分钱一分货,一毛钱两分货嘛。当然,不计成本追求极致的顶级豪车和顶级跑车不在讨论之列哈。


但是,如果追求效率追求到极致的话,也许有一天,“驾驶者”也会被当作交通工具操作中的“低效成分”被去除掉,到那个时候,”驾驶乐趣“也许就无关痛痒了。

今天从停车场走路回家,无意间注意到了天天都会路过的家庭式“书法兴趣班“。我上一次用笔一次性写超过500字是什么时候呢?在”无纸化“,”数字化“的今天,”写字“已经被当成一种兴趣来培养,而不是一种必备的技能。那么也许将来的某一天,会开车这件事,也会像会骑马一样,变成一种小圈子爱好,一种并非生活技能的古典运动……

澳大利亚山路,一辆1971年款保时捷911E,没有转向助力、没有空调、没有音响、隔音奇差,动力巨肉,驾驶它就像是在肉搏,但它让我切切实实地找到了在“开车“的感觉,而不是”坐上来,自己动“。


新车万般好,可我也喜欢这样的旧车呀。欸,不对!差点进圈套了,这特么是911呀。如果是911E和991,那还用说?一定是991更好的嘛。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Supra 保时捷911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03.1万关注 | 6173作品
+ 关注
汽车KOL平台,资深车评人YYP颜宇鹏、袁启聪、曾颖卓共同出品内容。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3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