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美团入局 高精地图谁能笑到最后

越来越多巨头的加入,让地图领域持续升温。

8月11日,华为发布地图服务MapKit。据称,这项服务能够提供厘米/分米级的定位精度,从而实现车道级定位。8月14日,美团官方正式回应,称正在开发地图业务,和LBS服务、网约车、大交通一同隶属于LBS平台部门。

地图测绘资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地图领域日益加剧的竞争态势。从2013年6月至2017年10月的四年间,国内拥有电子地图甲级测绘资质的企业始终保持在13家,而从2017年10月至今,这一数字快速增加到20家,Momenta、宽凳等新创企业,以及滴滴、华为等科技巨头均位列其中,仅今年前8个月就有4家企业获得资质。

地图领域升温的背后,是自动驾驶的渐行渐近。2020-2025年是全球范围L3级别自动驾驶汽车推向市场的关键时期,滴滴、美团等公司也在积极探索无人驾驶在网约车等领域的全新商业模式。

对于L3级别以上的自动驾驶,高精地图的必要性已成为行业共识。概括来说,高精地图对于自动驾驶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超视距感知、高精度定位和动态路径规划。

相比毫米波雷达、摄像头、激光雷达等车载传感器,高精地图不受天气、光线探测距离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可以在恶劣天气、特殊光照条件以及某些极端场景下为车辆提供“超视距感知”,保证车辆行驶安全;车辆通过车载传感器识别的静态地物,和高精地图信息进行比对后,可以精准确定车辆的位置和行驶姿态;而高精地图提供的实时路况等动态信息,还能够帮助自动驾驶车辆进行最优路径规划。

正因为如此,为了避免未来业务发展受制于人,每个有志于在自动驾驶领域大展拳脚的公司,都开始建立自己的高精地图能力。

在国内高精地图领域,高德地图和四维图新是最早涉足高精地图的地图厂商,百度在收购长地万方获得资质后也开始加速追赶。新一轮科技巨头的进入,无疑会对自动驾驶的落地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新玩家的加入,是否会对现上述头部玩家造成冲击?

笔者觉得,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弄清高精地图的核心能力,或者说门槛究竟在哪儿。

首先,高精地图是个“烧钱”、“烧时间”的行业。

“烧钱”是指,由于高精地图是关乎自动驾驶安全性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在数据精度和准确性上容不得半点含糊。即使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众包方案”,也更多是在数据更新层面,对于基础的高精度“底图”仍然要求很高。也正因为如此,各家厂商都不惜投入重金。一辆配装最新REGAL激光雷达的高精采集车,成本在800万元以上。

获得测绘资质、组建地图采集和生产队伍,只是高精地图“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高精地图的数据积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持续投入,而这正是头部地图厂商多年来建立起的最大优势。据了解,高德已经完成了全国32万公里高速公路和城快的高精地图采集,四维图新将于今年完成高速公路高精地图全覆盖,百度的高精地图数据也已超过30万公里。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刚刚涉足高精地图采集的厂商而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追赶甚至反超,难度很大。

决定高精地图竞争的第二个关键因素,是高精地图的商业化应用场景和行业合作关系。

如前所述,高精地图需要巨大的投入和不断持续地更新维护。因此,是否有商业化应用场景,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企业在高精地图上能否持续。

从这个角度上再来看三家头部图商,均已建立了与车企的合作,比如高德和通用、四维图新和宝马、百度和奇瑞等。以高德为例,目前已和通用、吉利等近30家客户展开高精地图合作,与通用的高精地图商业化项目也已经正式落地,此外,来自阿里集团的无人物流等业务,也为高德提供了高精地图的商业化场景。

在自动驾驶和高精地图方面,车企与地图厂商需要进行大量的联合测试工作,因此车企很难轻易更换合作伙伴,这也是新进入企业必须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即使如华为这样“软硬通吃”的实力玩家,更大可能也只会在目前还未确定高精地图合作的汽车厂商中进行拓展。

当然,并不是说新玩家在高精地图领域没有机会。事实上,笔者并不怀疑科技巨头们会在这一领域站稳脚跟并分得一杯羹。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地位自不必说,滴滴或美团的自身业务也都有丰富的高精地图商业化应用场景,比如滴滴的“无人出租车”、美团的“无人物流”等。与此同时,其各自旗下的运力资源,也能为高精地图的后续众包更新提供助力,这都是它们在高精地图领域的独特优势。

相比之下,一些仅仅获得测绘资质,难以依靠自身能力进行基础数据采集,同时也没有众包采集的相关资源和商业化落地场景的新创地图厂商们,或许将面临更加尴尬的境地。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技术解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9041关注 | 201作品
+ 关注
一枚落户互联网星球的汽车人,用未来的眼光看车事。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