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产品经理:是时候冷静地谈谈“里程焦虑”了!

继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师田伟东先生和某传统汽车厂商的产品总监Z先生之后,本篇我们邀请到了来自威马汽车的产品策划高级经理金先生。以下Q为汽车老编,A为金先生。

Q:您认为BEV(纯电动)/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MHEV(微混系统)/EREV(增程式混合动力)/HEV(混合动力)之中,哪条技术路线是最合理的新能源车解决方案?

A:首先,从目前我国给到的定义,MHEV(轻混)、HEV不能算新能源汽车。而从技术路线的角度来说,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和EREV(增程式电动车)只是中短期内为了解决里程焦虑的过渡产品,纯电才是未来最佳的解决方案。

为什么呢?一来,国内外的政策,都更加倾向对于纯电车的支持;二来,纯电车在驾驶体验和能源利用的洁净度方面都有优势。

Q:针对您提到纯电动车有“能源洁净”的优势,但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说,我国的能源结构里面,电力绝大多数来源于火电厂发电,这本身并不环保,您怎么看?

A:个人认为这种质疑是有一点钻牛角尖,我并不是电力行业的专家,谈谈我个人的观点。

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来说,有风电、水电、核电等等。实际上各国都在优化能源结构,让电力的获取更加高效和洁净,最终目标都是造福人类。从燃油车切换到电动车的问题,我们不妨这样去思考:火电为例,首先电力的获取本身效率是在不断提升,同时可以达到从源头上治理污染的效果。而燃油小汽车的排放治理问题,则显得复杂许多。

另外,绝大多数电动车是在晚上给车充电,而很多城市也都提倡居民“错峰用电”,原因在于发电厂开机之后,就一直在运转,而发出的电是无法直接进行储存的。我认为目前纯电动车的意义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避免了能源的浪费,同时电动车的使用过程并不产生有害排放。

Q:您认为电动车的瓶颈是什么?这些问题能否被解决?需要多长时间?以及电动车能否完全取代燃油车?

A:目前而言,我认为电动车存在以下两大瓶颈,分别是续航里程短、充电设施不完善。

续航里程方面,现今的纯电车续航里程普遍能达到300km以上,里程焦虑的问题已经有所改善。以威马为例,现在有续航里程为400km、460km及520km的车,已经可以满足诸如长三角城市之间的通勤的需求。

充电设施方面,除了用户自家的电桩外,上海、北京、杭州等大城市,公共充电桩在写字楼、商场等也已经有较为密集的网络分布。与此同时还有一个问题是,如何让用户更快捷的找到公共充电桩?

我们在前期的电动车用户调研中,发现不少用户手机上装了好几个充电APP,各家不同的电桩要通过不同的APP来操作。而威马作为新能源汽车普及者,我们不仅希望能够提供产品,在企业的初创阶段,我们就开始了对于充电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比如我们把国内主流的第三方充电桩,全部打通集成在一个APP中,方便消费者们简单快捷地完成查询、导航、使用、支付。

至于电动车能否取代燃油车,我认为电动车和燃油车各有优劣,也各有各的消费群体,如果排除政策性因素,如欧洲几个国家和中国海南的禁售燃油车政策,两者谁也无法取代对方。

Q:最近,宝马研发总监弗罗里希说,没有消费者对纯电动汽车有需求,而是监管机构对纯电动汽车有要求。您怎么看这句话?

A:这本身是一个带有个人色彩的言论,我也仅代表我个人发表一下观点,不代表我司观点。

欧洲是汽车工业的发源地,宝马则是代表着燃油车的顶尖水平。当他们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付出大量的成本、时间、技术研发才让燃油车拥有的优秀驾驶感受,被特斯拉在几年内就做到了,比如动辄4秒多的零百加速,会是什么感受?

欧洲的消费者一直注重燃油车的操控性和环保性,但电动车能够带来比肩甚至超越的效果,使得这些消费者很快就接受了电动车,这从特斯拉等车型在欧洲的销量就能够看出来。

或许宝马已经意识到,燃油车和电动车是两个技术层面的东西。在一百多年以前骑马还是主流的交通方式,但随着内燃机车的到来,马车逐渐被代替了,后来骑马成为了一种“贵族出行方式”,未来燃油车的处境可能或许就和当年的马车一样。

Q:特斯拉国产之后,您认为对我国的新能源车行业有什么影响?

A:不能否认的是,特斯拉现在是整个电动车行业的标杆之一,我认为其国产对于我国的新能源车行业是一件好事。

这就好比渔夫在一堆沙丁鱼里面,放入了一条鲶鱼。其他新能源品牌们就相当于沙丁鱼,特斯拉就是那条鲶鱼。只有在鲶鱼的刺激下,沙丁鱼才不会安于现状而死亡。

特斯拉作为一个高端的、强能力的竞争者,它并不会将其它新能源车企“吃掉”,反而会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让其他的新能源车企有优秀的对标竞品,使得其他厂商后续的产品能够在续航能力、产品品质、可靠性等方面去对标去提升,促进行业发展。

Q:您认为电动车的NEDC续航做到多少公里才能缓解消费者的里程焦虑?

A:首先我们可以回顾一下,里程焦虑究竟是因何而来?

里程焦虑这个概念,最早是由2017年以前的首批电动车用户提出,那批用户更多是为了获得牌照,才将就选择电动车。但那时的电动车技术还很有限,续航里程不足、动力较弱特别是冬天掉电较为严重,较差的使用体验引起了广泛的负面舆论。

但到了2019年,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其他相关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400km的续航里程已经成为各主流新能源汽车的门槛。

我们回到里程焦虑的问题上来。

其实车企完全可以通过堆砌电池的方式,去实现600、700km甚至更长的续航里程。但这种方式随之而来的边际效益值得关注,电池包的增加会带来重量的大幅增加,却不一定能带来相应的里程增加,甚至会带来成倍的成本增加。

因此,避开购车成本去谈续航里程,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对于所谓“里程焦虑”,我也建议大家能够结合你中意的电动车,来理性地思考一番。

威马的目标是成为电动车的普及者,首款EX5车型的定价在15-20万之间,这也是大多消费者可以接受的价格。威马EX5目前有400km、460km,以及最新发布的520km三种不同NEDC续航里程的车型。最近我们在青海实测,520车型的实际续航可以轻松达到470km左右,即使在大西北的恶劣路况下,也能达到450km左右。

另外,对于“里程焦虑”,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地域性的特点。

以上海为例,上海要求电动车用户要有充电桩才能买车,正常上班路程最多80km,往返也就160km,其实完全没有里程焦虑的问题。

以北京为例,即便没有家用用充电桩也能购买电动车,有部分用户相对依赖公用充电设施,加之北方冬季更加寒冷让电池活性下降续航降低,进而导致北京用户的里程焦虑问题更为集中一些。

而在二、三线及以下的非限行限购城市,同样有很多消费者去选购纯电车,主要是为了经济性、驾驶感、新鲜感等等因素。

此外,结合电动车的特性,我给车主们支支招,谈谈实际驾驶中,如何降低续航里程的消耗。

诚如驾驶习惯会影响燃油车油耗一样,驾驶习惯也会影响续航里程。我建议电动车的驾驶者们起步时动作更温柔一点,科学预判路况,在行驶过程中可以多使用滑行,用动能回进行制动等等。

另外,众所周知电动车不擅长跑高速,我建议大家有高速行驶计划时,一定做好路径规划,同时在行驶过程中将车速保持在较为高效的区间。以威马EX5为例,车速95-100km/h时,百公里电耗约为15度。当速度达到120km/h,百公里电耗就要升到20多度。

Q:应该如何评价一辆电动车的好与不好?电动车与燃油车相比有什么优势? 

A:一台电车的好与不好,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判断:

1,首先当然是续航里程,这是评价电动车素质的基本标准;

2,舒适度层面,包括乘坐空间大小、内饰的豪华程度及人机工程学是否合理等,这和大家评价燃油车的标准基本一致;

3,智能化的程度。这里我必须澄清一下,不少吃瓜群众在网络上调侃汽车厂商中控台堆大屏幕的做法。我部分认同这种调侃,我也认为大屏幕≠智能,要看厂商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不是站在电动车用户使用需求来搭建的服务场景。

比如我们做了一个设计是可以纵向和横向旋转屏幕,这其实是充分考虑了用户使用需求的一个设计。

在燃油车时代,你不会有大量的时间去把玩中控大屏幕。而电动车时代,等待充电的碎片化时间应该做什么?我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在可旋转的中控大屏幕之后,我们的车型都提供了4G流量,并且是全免费的。同时我们在车机大屏幕里加入了大家常用的一些APP,如爱奇艺等等,并且我们打通了手机端和车机端的应用账号。

因此,在等待充电的20分钟里,你可以继续追昨晚没有看完的剧,或者是看一则新闻,让等待的过程并不漫长无聊。

4,针对客观存在的“里程焦虑”,也可以看看汽车厂商们提出的解决方案。

目前威马已经提供家用充电、威马移动充电服务车应急充电、智行合伙人网点充电、公共充电等等解决方案。可以透露的是,后续威马也在考虑提供更灵活、更有专属感的充电解决方案,比如在车主密集地区自建充电设施等等。

Q:做电动车的产品规划和燃油车的产品规划有何不同?

A:我作为一个电动车产品经理,觉得做现阶段对于电动车,相比做燃油车的产品规划,应该要更理性一些。

很多人认为电动车由于市场容量很小,需要依靠丰富先进的配置、强悍的性能来吸引消费者,比如特斯拉的路线。

但我认为电动车目前最需要做的应该是普及,要针对消费者的需求方向,做相应的配置规划。当然燃油车的规划也会如此,但电动车规划应该要更理性一些。像自动驾驶等高成本的配置不要一股脑往上堆,不然就会出现成本下不来,售价会上去的情况。

另外一点就是充电规划,燃油车的规划是不需要考虑加油站的,而电动车的规划则需要考虑充电站的问题。

最后,个人认为传统燃油车多数车型历史由于跨度较长,所以产品的更新规划更多是针对前代车型或者竞品车型而来,做产品迭代时有传承,也有束缚。而电动车会更多从消费者使用场景出发,找到痛点或痒点,了解用户的需求后做出更详细更合理的规划。

Q:最近,某品牌因为产品快速迭代,新款车型相比老款车型产品力大幅提升,而价格却基本没有变化,引发了大批老用户的不满。在科技领域,产品更新迭代快的现象很平常,作为主打智能化的威马,你们如何应对这种现象并保证消费者利益?

A:特别说明:本段不代表我司,仅是个人就这个行业现象,来做一点个人观点的表达,本人也无意批评或冒犯友商。

电动汽车技术的快速升级迭代是客观存在的。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我非常认可友商在产品上快速迭代的做法。不断推出做出当时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就是产品经理的职责所在。

最近这个业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可能出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产品迭代的时间节奏是不是过于紧张了?在此背景下,针对老客户的用户沟通、用户关怀等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这个案例给了所有造车新势力以警醒。

而威马最近也推出了520版本,我们首先还是把握了一个相对合适的迭代节奏,同时做好针对性的用户沟通、用户关怀、老产品硬件升级等工作,不让老用户觉得有太大的心理落差。

特别要圈一个重点,从近期威马推出的电池包升级方案,也透露出了一点:

尽管威马也保持了较快的产品迭代速度,但威马在一开始就考虑到后期产品硬件升级的问题,我们注重自身平台化的开发能力。针对供应商,我们更多只是使用他们的基本属性,后续的组装等平台属性工作全由威马自己来开发,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Q:你们是否推荐消费者买新能源车?您认为什么样的人适合买电动车?如果推荐,推荐他们买什么车?以及选购一辆新能源车时,消费者应该更关注哪些点?

A:作为一个电动车用户,我会非常推荐购买电动车。同时作为一个威马人,我也更希望消费者选择威马。

更平顺的驾驶体验,更低廉的出行成本,更智能的使用体验等等,使得长期驾驶电动车之后,会让人不想再回到燃油车。就像100多年前的人们,习惯了汽车之后很难再回到骑马一样。

我认为那些有走出舒适区的想法,能够接受新事物且追求新生活方式的人,会合适新能源车;而对于燃油车忠实的拥趸来讲,我想他们也不大可能接受新能源车。

至于消费者选购电动车需要关注的点,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这个企业,要看他们是不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来思考他的产品,他们是不是具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积累。如果是,那么这样的企业做出来的产品才会具有可扩展性和可耐用性。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3万关注 | 528作品
+ 关注
什么值得买汽车频道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3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