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斑马为镜 可知中国车联网

英雄迟暮,最大的悲哀,不是力不从心,而是逐渐被人遗忘。这是曾经的车联网领域明星企业——斑马网络正在经历的事。

距离斑马网络战略重组消息发布已过去一周。如果稍加了解便会发现,无论是股比变化还是YUNOS的整体注入,都是斑马自诞生以来的“里程碑”式事件,对斑马而言至关重要。

然而,无论是媒体还是行业,对此事的报道都“惜字如金”。显然,斑马对于车联网的发展,已不再举足轻重。从行业标杆到被边缘化,斑马用了4年。以斑马为镜,可知中国车联网。

高光时刻

在中国车联网的1.0时代,斑马可以说代表了最先进的车联网理念。

彼时,厂家和互联网公司各自为战,厂家按照供应商思维定义产品功能,由类似博泰这样的TSP负责实现,用户需求的缺位,使得几千块的中控大屏,敌不过几块钱的手机支架。

而看一下那时的互联网公司,百度还在一心一意向谷歌致敬,在无人车的终极理想大踏步前进,只是推出了Carlife这个投屏方案来满足消费者的现实需求;腾讯则在后装领域小打小闹,和车上的OBD接口较劲,左一个“路宝”右一个“天眼”,在车联网的边缘领域徘徊。

在那个前装车联网普遍“不能用”的年代,斑马这种车企与互联网公司深度绑定的“全家桶”解决方案,充分考虑用户使用场景和需求,同时与车辆本身深度融合,带来更多独特的功能和服务体验。即使放在现在,“导航即桌面”背后体现的对车载服务场景化和个性化的理解,仍然并不过时。

2016年,首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上市,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和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同台。RX5上市一年销量突破20万辆的成绩,更让斑马模式成为全行业的研究和学习对象。几乎所有车企,都希望效仿斑马的模式,复制荣威RX5的成功。上汽更是All in互联网汽车,把AliOS推广到旗下全部车型上。

那,是斑马的高光时刻。

尴尬身份

斑马的成功,让整个行业重燃对于车联网的热情,毕竟大家亲眼见证了蛋糕真实存在,“互联网汽车”真的能够从概念转化为用户购买,带来实实在在的销量。车联网的2.0时代,就此揭开大幕。

在某种程度上说,车联网2.0时代就是对1.0时代斑马模式的追捧与强化。百度、腾讯纷纷开始构建自己的“全家桶”式生态解决方案,希望通过旗下服务生态打包上车,在新的领域开疆拓土。

全家桶模式,本质上是互联网公司的排他合作方案。对于车企而言,选择了其中一家,就意味着放弃另外两家。因此,车企变得更加谨慎,像上汽那样All in所有车型的情况已不再出现,更多的是每次投入几款车型做小范围试水。

这时,合资的身份,让斑马开始变得尴尬。

首先,斑马的身份决定了,斑马并不属于阿里,因此也无法得到阿里集团的排他性的资源。

于是,我们看到,当百度的语音交互方案、腾讯的音乐和微信成为在与车企谈判的重要筹码,斑马的核心优势——地图导航,则可以被轻松绕过。车企可以直接和阿里旗下高德地图合作,而不必接受斑马的整套方案。

其次,斑马的上汽背景,则在相当程度上阻碍着业务的快速拓展。这让竞争优势本已不明显的斑马,错过了短暂的先发优势。实际上,2017年斑马拓展了东风PSA与福特两家车企,到了2018年,一整年都没有任何进展。

最后,在车联网2.0时代,车企有了更多合作伙伴选择,不再选择All in,而是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这也让斑马已经确定的企业合作,雷声大雨点小,在市场上逐渐没了声量。

合资模式下,上汽与阿里双方孤注一掷式的全力投入,造就了斑马的辉煌。而同样是合资模式,让斑马在面对竞争对手来势汹汹时无法充分发挥优势,并作出快速反应。

何为开放

开放,成为车联网3.0时代的关键词。越来越多车企认识到,面对用户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提供的“全家桶”都无法带来极致的车载服务,只有集结各个领域的最强战队,才能带来最好的服务体验。

决定车联网开放程度的关键因素,就不再是车企,而变成了互联网公司。国内BAT之间相对封闭的格局,“全家桶”背后人为制造的竞争壁垒,成为互联网汽车未来发展的最大制约。

实力较强的车企开始行动起来,自建系统,自组战队。吉利GKUI吉客操作系统的发布成了互联网公司的集体亮相;长城GTO系统,建立起“行业最强朋友圈”。

在车企主导的互联网生态里,车企能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用户账号体系,更好掌握用户行为数据,把握大数据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但对用户而言,只要百度的语音、小米的车家互联、腾讯的车载娱乐和微信、高德的地图导航得以出现在同一辆车里,不必再享受一部分优质车载服务的同时,忍受另一些不太好用的,车企的做法,就有了充分的理由,名正而言顺。

在这样的背景下,斑马,以及斑马所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全家桶”方案的没落,已是一种必然。

其实,斑马始终在求变,无论是一年前宣布引入外部资本,到开放九大能力,再到此次战略重组,斑马都在追求更大的自主权和施展空间,并展示出一种更加开放的姿态。

可惜,作为一种封闭体系下的产物,斑马的开放始终有个边界。这场由车企主导的车联网开放,和斑马们所谈的开放,已不在一个层面。

这并不是只属于斑马的悲哀。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9041关注 | 201作品
+ 关注
一枚落户互联网星球的汽车人,用未来的眼光看车事。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