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德系车企如何“趁乱追击”,透过法兰克福车展看行业本质

撰文|谢天爽  

9月10日,就在国内成都车展开展之际,作为全球最大的车展之一法兰克福车展也正式开幕。此前《天天汽车》也及时地为大家报道了法兰克福车展上展示的新车。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看似火爆的法兰克福车展,其实在我看来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逐渐显现了出来。  

第一就是车企参与程度远不如往年。尤其是非德国本土的品牌,像是很多汽车巨头企业丰田、日产、通用,包括欧系的一些车企,如雷诺、菲亚特和法拉利、沃尔沃等至少有超20个国际知名汽车品牌并没有参展,这在历届法兰克福车展上是不多见的。可见中国汽车市场进入了“寒窗期”不仅使得国内车企开始开源节流,全球方面不少车企也都面临着巨大的财务压力。  

第二就是在主场作战的德系车企明显开始全面进军新能源市场,颇有“趁乱追击”的感觉。这点也是这次我们想要着重展开讨论的。  

德系车企如何进军新能源市场  

对于一些此前没有关注法兰克福车展的朋友,我先来简单地介绍一下这几大德系车企在产品层面对于新能源市场的布局。  

先从大家最熟悉的大众说起,在本届法兰克福车展中,大众发布了基于MEB平台的首款量产车型——大众ID.3。该款车型按照电池容量可分为45kWh、58kWh和77kWh三个版本,对应的续航里程(WLTP工况下)分别为330km、420km和550km。如果对应成大家比较熟悉的NEDC工况,续航里程的数据还会更大一些,所以说这台车的续航里程已经完全不是短板,甚至高续航的版本续航里程已经是很领先的水平。 

此外,ID.3还支持100kW快充,30分钟可充满约290km的等耗电量,同时该车型将于2019年年底开始生产,并于2020年中期开始陆续交付消费者。根据目前的消息,其入门版车型售价将低于3万欧元,如果将来国产的话,预计它的价格还会进一步降低。  

相较于大众集团此前为了国内的积分政策,而推出的电动版高尔夫、朗逸等车型,NEDC的工况续航里程只有200多公里,显然就是为了政策而推出的产品,而不是为了用户。而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ID.3,已经完全是有着绝对竞争力的产品了。 

再来看看大众旗下的品牌,保时捷推出了首款纯电跑车,并已经在全球上市。新车搭载了两台永磁同步电机、双速变速箱。其中高配版TaycanTurboS可输出高达560kW的超增压功率。Turbo版的最大功率能达到500kW。0~100km/h加速时间分别仅需2.8秒与3.2秒,最高车速同为260km/h。  

两款车型均配备最大电量为93kWh的电池组,分别能提供WLTP工况下的最大续航里程为412km和450km。  

而奥迪方面,在法拉克福车展上也展出了旗下的概念车型——奥迪AITrailQuattro概念车。该车型定位于电动越野车,整车配备了四台电动机,协同工作可以产生320kW的综合最大功率以及1000Nm的最大扭矩。同时可提供400公里的公路续航以及249公里的越野续航(工况标准不详)。

这款越野概念车是奥迪AI系列中的最后一款,前三款车型分别是Aicon、AIRace以及AIMe,虽然该车距离我们的实际生活还有很远的距离,但也能看出奥迪对新能源车型及共享驾驶的愿景。  

当然奥迪对于新能源的布局绝不仅仅是飘在“概念车”上,根据目前消息奥迪到2025年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出30款电动车型,包括奥迪Q4e-tron、e-tron、e-tronSportback、e-tronGT等纯电车型,其中奥迪e-tron已经开启了预售,预计年底之前就会正式上市。  

此前在试驾奥迪e-tron的时候,我也曾表示,像奥迪这种百年豪华品牌,如果想要进军新能源市场,它们可能没有国产品牌反应那么迅速。但是推出的产品,还是很明显能感觉到这种品牌沉淀下来的技术底蕴的,不论是在豪华感、还是行驶品质上都有着很大的优势,产品力绝对不容小视。  

而德国车企巨头之一的奔驰本次车展更是拿来了众多新能源车型。像是“壕无人性”的VISIONEQS概念车、纯电MPV奔驰EQV、奔驰B250e、奔驰A250e等多款新能源车型,不得不说阵容非常强大。 

宝马方面,甚至还带来了氢燃料电池车——宝马iHydrogenNEXT概念车。据目前消息,宝马预计最早将于2025年开始生产燃料电池车,但具体上市时间还要取决于市场需求和整体市场状况。  

而在电动车型方面,宝马也曾宣称在2025年之前,电动车(纯电+插混)车型销售占比将占到集团全球销量的15~25%。 

此外Smart和MINI也都带来了SmartEQ2020款、MINI电动版等电动车型。

所以,真的不难看出,在今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新能源车型已经占到了这些德系车企近一半的产品份额,足以见得它们对于新能源市场的重视程度。  

为什么说是趁乱追击?  

回顾国内近两年的汽车市场,暂且不说占大头的燃油车市场销量下降有多少。单就新能源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9年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6.9%,出现了最近两年来首次负增长。8月份,中国新能源市场销量也并未好转,共售出新车8.5万辆,比去年同期下滑15.8%。  

这样的销量下滑,我想很大原因是在下半年我国的新能源车补贴新政颁发,导致新能源车的补贴金额严重下滑,这就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由政策驱动转变为市场驱动。

换句话说,当补贴退坡之后,产品售价高了,在用户心中的性价比降低了很多,当然选择的人也就少了。所以在现在这种时机,这些合资、豪华品牌纷纷发力,彰显自家的新能源车型的产品力及未来的产品布局,可谓是在用户心中“种草”的最好时机。  

国产品牌要怎么办?  

对于国产品牌,本就销量下滑之际,又遇强敌纷纷推出重磅产品,可谓是“雪上加霜”。对于这种局面,我认为扬长避短是重中之重。  

所谓“扬长”,就是发挥自身现有的优势,国产品牌是最了解国内用户的。就像我在前不久试驾奥迪e-tron就发现,已经是一台70~80万的车型,后排竟然一个USB接口都没有配备,而还是配备了外国人习惯的点烟器接口。同时还有诸如像语音控制系统,在我试过众多合资品牌车型后,哪怕是豪华品牌,发现语音控制系统最好用的还是国产车型。包括一些新势力品牌所带给用户的购买、用车体验,都是带有“中国特色”的。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想说的就是,国产品牌应该是最知道国内用户在意哪些细节,不能忍受哪些设计。这是国产品牌最大的优势之一。  

所谓“避短”,不是说不去进步我们的劣势。相反即使在营收下滑非常严重的时刻,对于研发的投入还是不能少,尤其是对于电动车的“三大件”电池、电机、电控的研发,一定要加大投入。  

要知道对于哪些豪华品牌,研发的投入绝对是占营收比的大头。比如2015-2018年中,戴姆勒集团为了生产纯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共花费了46亿欧元,位列世界车企第一;而宝马集团投入则位列第二,花费32亿欧元;大众集团位列第三,在2015-2017年中投资金额达到30亿欧元。

红旗S9概念超跑  

所以对于国产品牌想在未来市场中继续领先,尤其还是到了用户市场的阶段,产品的硬实力才是最关键的。  

最后如果说2010年是新能源开始之年,时过十年之后,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型的态度,我认为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从之前的完全不能理解并排斥,到现在觉得新鲜并想要拥抱最新技术的态度,我觉得这期间国产品牌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然就如“鲶鱼效应”一般,我觉得任何市场都需要那么一些“搅局者”,带动各家的竞争压力,从而起到正面积极地推动效果。只不过这只“鲶鱼”可能由原来的特斯拉一家,即将发展成合资品牌的“鲶鱼”家族,对于国产品牌我只想说,任重道远,请继续努力。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6.2万关注 | 3.6万作品
+ 关注
车主的汽车美学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6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