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进入淘汰赛了?造车新势力纷纷乏力,谁会熬不过这个冬天?

近日,在车圈对于造车新势力的看法,网上流传着一股悲观论,这现象的表面源于一些新势力企业开始出现裁员、欠薪、停产等问题。在“双积分政策”的强制和补贴政策退坡的压力下,传统车企也开始投放新能源车型,蚕食新能源车市场。斗车哥认为,造车新势力真正的寒冬刚要来临,市场即将洗牌,淘汰赛已然开始。

从销量数据来看,造车新势力整个8月份总销量为5091辆,仅占国产乘用车销量的0.4%,处于寒冬期的造车新势力似乎显得更加凄凉。从8月造车新势力车型销量来看,月销过千的也仅有两款车型,对于月销量仅有个位数的造车新势力,几乎面临出局。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480多家造车新势力,其中发布了品牌的不下于60家,产品实现量产的占了10多家,而真正做到了把车交到用户手中的仅为个位数。今天斗车哥从众多造车新势力中挑选蔚来、小鹏和威马这几个有代表性的品牌,带大家一同看看他们的现状如何?

日子过得都不太好

作为造车新势力中较早实现交车的品牌,蔚来汽车一开始就树立了对标特斯拉的豪华车品牌形象。但最近由于电池组设计缺陷存在着火的风险,召回风波也让ES8的销量陷入下降的窘境,8月份仅交付了182辆。此外,持续性的裁员、关闭海外标志性体验店、放弃建立自己的造车厂等不利好的消息传来,难免让人对蔚来的未来堪忧。

小鹏汽车刚开始的发展势头斗车哥还是看好的,毕竟投放的第一款产品小鹏G3半年时间就迎来第10000辆车的下线,不过刚解决“难产”的问题,又陷入维权风波。自下半年起,小鹏汽车用户对其产品的投诉不断,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小鹏车主的一块“心病”,各地车主多次集体维权,负面缠身。对于新势力品牌而言,实现品质过硬和量产交付才是关键,不然必定耗尽用户对品牌的信任及新鲜感。

威马上市时间靠后,但有自己的造车厂,算是稳扎稳打,1-8月份威马的上牌量为11312辆,不过距离去年定下的10万辆交付目标还很遥远。其最近也与吉利对簿公堂,此时缠上涉案金额高达21亿元的官司,倘若输了,将对威马汽车造融资造成压垮性的威胁。

整体来看,各家造车新势力的日子都不太好过,对于仍在为资金、交付发愁的车企而言,生存压力就更大了,斗车哥认为,品牌价值及产品竞争力,将会决定它们的生死存亡。

落败的源头在哪?

归结到底,造车新势力发展态势普遍不乐观,斗车哥认为不妨从以下方面找找原因。

1.资金困局

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收紧,前景微弱的态势下,很多投资方都变得更加谨慎,大规模的持续砸钱已然不太可能,近日也频频爆出十多家造车新势力企业出现欠薪、欠货款以及裁员的问题。连“财大气粗”的蔚来也不例外,蔚来汽车3年亏损了172亿元,这个亏损仍将继续,虽然说蔚来、小鹏和威马已经售卖新车,但能否不被融资拖累,安全上岸,仍是未知。

2.交付困难夹杂产品问题

在技术、团队和资金充足的前提下,落地和量产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难度都大于传统车企,不管是自建工厂还是代工生产,由于经验不足,都会直接导致产品质量和生产节奏带来问题,加上产能小,在成本控制和交车时间上都相对处于弱势。为了解决交付难,将不成熟的产品投放市场,带来的也只会耗尽消费者预期。

3.出发点居心不良

宏观上来看,造车新势力行业洗牌,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不夸张的讲,存在很大一部分造车新势力的成员,它们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造车,或者说拿取新能源汽车补贴更加现实一些,对于这种出发点居心不良的企业,被淘汰是必然的。

前有狼后有虎路在何方?

今年年底,第一批国产Model 3即将下线,传统车企也大范围的铺货新能源产品,前后狼虎的夹击,将会是造车新势力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摆脱的绳结。再者从消费者层面来看,造车新势力的消费群体将从“尝鲜”群体向“刚需”群体转变,造车新势力的车企们将面对的是与传统车企,或者特斯拉等更多的豪华品牌间,用产品实力说话的较量。

从大环境看,新能源车产销的增速也足以说明生存的空间仍有留白,除去依赖过硬的品质,斗车哥认为,本土化或者差异化的销售及售后模式,或将成为造车新势力生存角逐的关键点。谁会历经市场的试金石,笑到最后呢?不妨拭目以待。

写在最后的话:

造车新势力作为新能源车市场的一群先行者,他们走的路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前途坎坷是预料中的,唯有扎扎实实,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方能走得长远。你看好造车新势力吗?

关注「斗车」,回复关键词「车型库」就可以浏览更多车型的精彩文章喔~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6万关注 | 1172作品
+ 关注
关注汽车圈新鲜事,提供有趣好玩的选车玩车内容。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