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闹市寻幽(85):探访怡贤亲王允祥墓
怡贤亲王墓 怡贤亲王墓



怡亲王允祥的墓,在河北涞水县石亭镇东营房村西云溪水峪,这地方离北京市界非常近,村里出来上高速1公里多就是北京了,所以也纳入“京城闹市寻幽”的系列。


说起这位“十三爷”,本来已经快湮没于历史长河,但是二月河的《康熙大帝》、《雍正皇帝》系列把这个人物写的有声有色,敢爱敢恨,忠诚勤奋的形象跃然纸上。乃至于后面的各种清宫戏、穿越剧也少不了他。使这位三百年前的贵胄成了网红。


当然,从历史记载来看,允祥的铁帽子怡亲王也不是白给。清朝从十三副遗甲的“家族产业”起兵,特别重视族群内的团结和战斗力。这点和汉族主导的其他朝代,对皇子特别防范猜忌的态度不同。清初的八大铁帽子王,都是靠军功受封赏的近支亲贵。到了清末,因为朝中无人,加上对汉族诸臣的防范,亲贵再次用事,恭亲王尚且贤能,到晚期的皇族内阁,成为了王朝终结的征兆。


而在清朝中叶,国内相对安宁,王子们忙于争储,掌权的就少一些,比如康熙十四子以“大将军王”的称号远征青海。而允祥所获圣眷,也是罕见。一方面允祥押对了宝,需要忠诚至死。雍正皇帝赐给他西陵附近的一块“中吉之地”作为陵寝,他“惊悚变色”,坚决推辞。雍正之后又赐给他“平善之地”,怡亲王激动万分,手舞足蹈,并吃了一口当地的泥土。这件事做作的有点过分,但是可以作为对雍正死忠的例证,偏生雍正喜欢这个。而雍正也要拿十三弟做个典型,对应于整死八弟、九弟,说明他并非冷血之人。


在允祥并不太长的一生中,真正在政治舞台的发挥,也为时不长。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刚刚即位,允祥即被封为和硕怡亲王,任议政大臣,到雍正八年五月病殁,年仅44岁,秉政也不过8年多时间。爱新觉罗·允祥,本名胤祥,系康熙皇帝第十三子,生母是章佳氏(是章佳氏唯一子女),生于康熙二十五年。胤祥小的时候,比较受康熙的宠爱,但是康熙第一次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祥似乎就在康熙面前失宠。在这个阶段,胤祥和四阿哥有什么亲密关系,史料佐证也不多。至于在康熙寿辰之时,让康熙勃然大怒,然后被高墙圈禁的桥段,都是小说家言。雍正即位之后,允祥(皇帝登基就改名了)受到重用,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他不但表现出来很强的政治能力,而且关键是忠诚无私和吃苦耐劳,所以做什么事,都业绩卓著,从而让雍正放心给他更多工作。他掌管户部,就敢于革除积弊,拉开了雍正年间最为艰难的追补亏空的序幕;他寻找雍正“万年吉地”,带病勘查,选定了陵址。他治理河患,能够坚持下基层。他在军机处的前期筹备,以及选拔人才方面都有贡献。


但是允祥身体不太好,康熙年间就有疾病,雍正年间主要患的是“鹤膝风”,类似于关节炎的疾病,加上操劳过度,所以雍正八年五月就去世了。雍正称其“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所以赐谥为“贤”,并将之前称赞他的“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加在谥号之上。并且其名字改回“胤祥”,不用避讳。胤祥的怡亲王世袭罔替,他的第七子弘晓袭封怡亲王,第四子弘皎封为宁郡王,第三子弘暾早逝,以贝勒之礼殡葬。可见,胤祥在雍正朝生前死后,荣宠一以贯之,而且恩遇之隆,又保晚节,在整个清朝也是没有的。


怡贤亲王墓目前已经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置并不算太难找。从北京出发的话,从西六环上京昆高速,刚出北京,从涞水新城出口出来,再沿着导航走10分钟即可。不过接近陵墓的地方,都是乡间小径,拐了好几个弯,基本上只能容纳一辆车通行。在距离陵墓几十米远的地方,有两个大水泥墩挡住了车行去路,要想停车,还稍有不便。作为一处300年历史的古墓,怡贤亲王墓,保存还算可以,也许正因为不在北京近郊,反而相对有利于保护。北京城内大部分清朝王陵,都在城市的发展中湮灭。而怡贤亲王墓,至少还有一小半建筑幸存。


怡贤亲王墓前的小路 怡贤亲王墓前的小路


怡贤亲王墓前拦阻车辆的水泥墩 怡贤亲王墓前拦阻车辆的水泥墩


怡贤亲王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 怡贤亲王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


附近安装有大量摄像头 附近安装有大量摄像头



怡亲王墓的规模很大,在整个清代的王爷坟中属于罕见,从现存建筑所处位置的距离就可以看出来。但是显然陵墓刚建好的时候规模更显,有600多亩。目前所存的神道碑、石牌坊、华表、五孔桥等建筑,分布在整个神道上,各自独立,相距都有一段距离,整个神道长达三里地。在这座陵寝建成的几百年间,破坏最严重的当属民国时期,当地政府、军阀和日军,都对此进行了破坏。为了和日军作战,八路军最终拆除了陵墓。如今,这里既没有被围墙拦住,更没有对外售票,是属于完全开放参观的状态。但是沿路布设了不少摄像头,对安全有一定的保障作用。从网上现存的资料照片来看,陵区周围一片荒凉,而我去的时候,树林、杂草、庄稼地并存,总之是一片绿色。也可能是之前的照片,大多在冬季拍摄。但是这段步行的距离都是土路,而且我因为天热,穿了短裤前往,实在是太没经验,走回来的时候两腿被叮了20多个包。


天气相当的不错 天气相当的不错


神道碑后面 神道碑后面


神道碑侧面 神道碑侧面


神道碑的“龟趺” 神道碑的“龟趺”



从介绍上看,这片墓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不过在我看来,这里基本是平原,山至少在10公里开外,河流则在陵墓的东方。走过拦路的水泥墩,就可以看到前方100多米远的地方有建筑。首先是两座石碑,这是怡亲王墓先后被评为河北省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标记。石碑之后就是神道碑,高5米,宽1.4米,碑上用满汉双语写着: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和硕怡贤亲王神道碑。据著名清代陵墓专家冯其利先生文章介绍,1986年他来考察的时候,神道碑是倒地的,如今神道碑经过整修后继续竖立起来。


神道碑上用满汉文字写着: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和硕怡贤亲王神道碑 神道碑上用满汉文字写着: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和硕怡贤亲王神道碑


神道碑的“螭首” 神道碑的“螭首”



下一个建筑是面阔三间的火焰石牌坊,每个石门的顶端,各有一个火焰宝珠。石牌坊高10米,宽25米。再往前是一座五孔石拱桥,长38米,宽7米。桥的破损情况比较严重,桥面铺路的石板不全,部分石构件已经塌陷。前方又是一座面阔三间的石牌坊,同样是高10米,宽25米。这座牌坊属于“三门四柱七楼”,雕刻精美,不但在清朝王陵中属于上品,规制上也很罕见,幸而保存不错。


火焰牌坊 火焰牌坊


火焰牌坊侧面 火焰牌坊侧面


火焰牌坊上面的火焰宝珠 火焰牌坊上面的火焰宝珠


火焰牌坊上面的火焰宝珠 火焰牌坊上面的火焰宝珠


五孔石桥桥面 五孔石桥桥面


五孔石桥 五孔石桥


从五孔石桥到火焰牌坊,可以遥想当年陵寝的规模 从五孔石桥到火焰牌坊,可以遥想当年陵寝的规模


“三门四柱七楼”石牌坊 “三门四柱七楼”石牌坊


石牌坊细节 石牌坊细节


石牌坊细节 石牌坊细节


石牌坊细节 石牌坊细节



继续前行,林中小道的两侧,各有一座华表,高13米,柱础和柱身是八棱,每面各雕刻有两条龙。据说华表上曾经有朝天吼,被盗后追回,但是朝天吼还一直未安装。前面还有一座单拱的小石桥,损坏更为严重,桥面已经塌陷了一部分,下面都是碎瓷碗,显然不是古时的遗物,而是后人遗弃。再前方,路开始拐弯,神道应该是到此为止,由于夏天草木茂盛,并没有看到明显的地宫痕迹,四周一片荒凉,也有不少垃圾,就返回了。


神道偶尔可见石砖 神道偶尔可见石砖


路边的华表 路边的华表


路边的华表 路边的华表


华表的柱头,没有神兽 华表的柱头,没有神兽


华表的盘龙柱,每一面上有两条龙 华表的盘龙柱,每一面上有两条龙


单拱石桥 单拱石桥


单拱石桥侧面 单拱石桥侧面


单拱石桥已经塌陷,下面都是碎瓷器 单拱石桥已经塌陷,下面都是碎瓷器


前方又有阻挡的水泥墩,似乎已经出了陵区的保护范围 前方又有阻挡的水泥墩,似乎已经出了陵区的保护范围


前方道路转弯了,就没有再往前走 前方道路转弯了,就没有再往前走


路边有一座坑,也不深,不知道是不是原来地宫的范围 路边有一座坑,也不深,不知道是不是原来地宫的范围



怡亲王当年煊赫一时,如今不但尸骨无存,而且陵墓也破败不堪。但是对比起之前参观过的北京周边的王陵,保存还算好。沧海桑田,最多四百年多前的清朝,王公贵族们,有的能征惯战,有的精通诗词歌赋,也有的坐吃山空,都已成过眼云烟,好歹怡亲王以及康雍乾年间的一干王子亲贵们,在电视剧中以不同的形象和身份“复活”,只怕当年指点江山或者歌舞升平的他们,是不会想到的。


神道的距离还是很长的 神道的距离还是很长的


路边载种的树木,都往一个方向倾斜 路边载种的树木,都往一个方向倾斜


路边的建筑,大门紧闭,不知何用 路边的建筑,大门紧闭,不知何用


荒凉的神道 荒凉的神道


本文所发布的所有照片,均为本人原创,未经本人许可,不得擅自盗用,如有发现,本人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3万关注 | 2860作品
+ 关注
资深汽车媒体人苏雨农的车家号,主要包括汽车行业观察和分析,热点事件解读,以及跨界文化类作品。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