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生存还是毁灭?

央视称滴滴顺风车为“夺命顺风车”。顺风车下线后,滴滴最挣钱的业务也顺风而失,2019年滴滴公司波澜起伏,“话事人”程维在媒体上公开谈文化、责任、担当,吹捧滴滴的充值稿也开始转发。对于投资人来说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有钱挣的时候,谁有精力和你谈责任,只有当企业出现危机时,“话事人”才会出来活动,化解危机。

很快一系列的负面消息来了

据新京报报道,2019年2月,一份滴滴出行内部流传的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18年亏损109亿元。2018年9月,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发表的内部信提到,6年来滴滴没有实现盈利,2018年上半年整体净亏损超过40亿元,滴滴创业近6年合计亏损约390亿元。尤其是当时滴滴唯一盈利的顺风车业务,由于2018年的两起恶性事件遭到下线后,滴滴的盈利能力越发变少。

10月10日深圳上千名滴滴司机聚集“滴滴”车主俱乐部,要求退车,11日广州、东莞也出现司机聚集平台前,要求退车事件 。

小视频开始在全国网约车司机圈转发,重庆、成都等主流网约车城市,司机蠢蠢欲动。

一个曾经无限风光的平台为何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请看《老柳说车》的个人观点。

“滴滴”核心竞争力几乎为零

“滴滴”出行到底扮演的什么角色?

互联网公司?滴滴出行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复制了国外出行商业模式,技术上和商业上都有可复制性与可替代性,也没有可持续性专利技术。手上最值钱的资本是用户数据与司机数据,但这两项数据最不靠谱,那里有优惠,那里有订单,我就到那里去,只需要两钞钟,卸载APP后就没任何关系。所以,如果作为互联网公司,“滴滴”的竞争力几乎为零。

出行服务平台?

从上线的那一天开始,“滴滴”就没有把自己当成出行服务公司,盲目的发展用户与司机,一把车钥匙,一本驾照,月收入万元,这时当时“滴滴”常用的宣传词。用互联网的门面来装点门面,把出行平台应该承担的责任推卸的一干二净。2016年《老柳说车》制作音频节目《滴滴只管赚钱,社会责任交给政府,凭什么?》,2018年5月11日制作《面对生命“滴滴”该如何回答》,2018年8月27日制作《谁来监管“滴滴“APP》。

一切因果都是自己种下的,“滴滴”不得已关闭最挣钱的顺风车业务。

谁陷害了“滴滴”

资本。我相信柳青与程维是想干些事的人,但是在资本面前,个人的价值体现变得渺小。资本逼迫企业追本逐利,逼迫企业放弃本应该承担的责任,导致企业丢掉本应用的价值观,而失去灵魂,现在的“滴滴”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一家什么公司,“化事人”除了空谈责任、理想,还能干些什么呢?

出行市场“滴滴”只是一个过客

中国的出行市场会越来越精彩,大众出行的方式与需求多样化发展,巡游出租车、网约车、顺风车、分时租赁、共享单车、公交、地铁等。大幕刚刚揭开,网约车只是出行方式之一,“滴滴”只是一个过客。

开枪为“他”送行

没有“滴滴”就没有今天出行市场的精彩,“滴滴”的出现打破原有单一垄断的巡游出租车模式,因为“滴滴”的出现,出租车司机再也不用交那么高的份子钱,在“滴滴”红火的这几年里,养活了中国无数的家庭与公司,解决了无数人的就业问题,大众的出行有了更多的选择。

对于“滴滴”,从业者有着很深的情怀,但情怀意味着告别,意味着对新模式的期盼,此刻,只能开枪为“他”送行

《老柳说车》关注汽车大事小事。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8649关注 | 753作品
+ 关注
江苏省家用汽车三包处理技术专家 国家级汽车评估师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一等奖获得者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