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边缘车企:有什么好辟谣的,洗洗牌更健康

这两天,猎豹汽车、众泰汽车、华泰汽车、力帆汽车等四家车企被平安银行点名排查风险的消息,席卷朋友圈,在车圈内外引起极大反响。

这封出自平安银行的内部邮件还透露,“四家车企年底将进入破产程序,预计涉及上下游汽配供应商产业链合计约500亿元坏账”,一石激起千层浪。

随后两天,这四家车企通过不同渠道进行辟谣,但一边倒的舆论飓风依然难以平息。人们更倾向于相信,这四家企业确实出现经营异常,这也是没有核心技术的边缘车企的必然结局。

重要的是,更大的风暴还在后头。

银行排查风险将推倒一系列多米诺骨牌,引发连锁效应。

在资本寒冬下,整车制造企业以及上下游汽配供应商未来贷款、融资的难度将进一步增大,处境也将更加艰难。

辟谣背后的异样

平安银行的这封内部邮件被曝光后,涉事各方均已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回应和辟谣。

猎豹、力帆表示消息不实,华泰称自己并未破产,众泰则直接亮出家底,说公司有约173亿元净资产,不存在资不抵债的情况,并称已向公安部门报案。

这样的“辟谣”,我们已经见惯不惯。北汽银翔、君马汽车今年都曾被传破产,随后我们都看到了惯性辟谣。

有人说,谣言都是遥遥领先的预言,此话不无道理,毕竟无风不起浪。

揭开辟谣声明的面纱,背后是这几家车企深陷泥潭的惨淡现实。

搭上SUV热销东风的猎豹,2017年销量站上了13万辆的高点,2018年却只剩下零头(3万多辆)。今年年中,猎豹汽车被曝出因为亏损严重而采取员工降薪、工厂停产的措施,此外,还牵扯多项官司,被法院冻结资金超过7千万元。

成立于2000年的华泰汽车,早在2018年就深陷“欠薪门”,被法院列为“老赖”。截至2018年年底,华泰负债合计375.66亿元。就在日前,华泰汽车所持有的曙光股份1.34亿股股份(占比19.77%)已全部被冻结。而从销量来看,华泰2018年全年销量为12万辆,仅完成全年目标20万辆的60%,今年前8个月更是只卖出2万辆。

力帆方面虽然否认有破产计划,但坦承“公司负债较高、资金流动性压力较大”。2018年,力帆燃油乘用车销量仅9.2万台,同比下滑了30%,2019年上半年更是跌至2.1万辆,亏损9.47亿元。不仅如此,力帆在摩托车企业中的排名也在后退,由去年的第3名退到了今年上半年的第5名,1-8月累计销量同比下滑13.62%.

以抄袭发家的“皮尺部”众泰汽车,也危在旦夕。

据悉,今年上半年众泰汽车累计销售新车仅6.38万辆,同比下滑44.52%;净利润为-2.9亿元,同比下滑195.37%。一度加价4万销售的“保时泰”SR9,如今月销量仅剩几百辆。

被寄予厚望的高端品牌君马汽车,继承了众泰的“皮尺”风格和质量缺陷,累计销量只有3万多辆,先众泰一步陷入破产倒闭传闻。最新消息称,主营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的三一重工将收购君马汽车,这一消息获得了众泰内部人士的确认,也就是说,君马已成为众泰的弃子。

自主品牌的长征路

即使上述四家企业还未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但资金链严重吃紧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当下很多中小车企的共同难题。

此次事件,平安银行虽然宣称只是常规排查风险,但多米诺骨牌效应已经产生,后续更大的影响还在路上。

今年以来,众多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经营异样以及汽车行业的投资风险,已经引起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的警惕。车市寒冬下,国家银根收紧,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支持的难度本就加大,而今后融资贷款的难度,无疑将难上加难。

“从高速增长向高质发展,是中国汽车转型升级必然经历的重要阶段。这场变革中,竞争格局会发生改变,优胜劣汰更加明显,中国汽车品牌50%将在很快一段时间不复存在。”

车企破产倒闭的风声不断,很多人都会想起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在2019“全球汽车产业创新大会”上所说的这番话。

2019上海新能源汽车展日前决定延期至明年举办,据知情人士透露,原因竟然是“60多家参展企业中的30多家已经倒闭了”。

尴尬之余,这真是逆流成河的悲伤。

今年车市寒冬指数升级,大部分自主品牌的销量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即使是昔日和今日的“自主一哥”长安、吉利也不例外,实现正增长的寥寥无几。底子薄弱的造车新势力首当其冲被淘汰。

残酷的淘汰赛来了。正如吉利控股集团总裁、CEO安聪慧所说:“中国汽车工业50%车企破产以后,剩下50%的竞争可能才是最激烈的。”

汽车行业正在加速洗牌。平安银行的排查,不仅给金融、风投机构提了个醒,也给那些实力薄弱、举步维艰的中小企业敲响了警钟:未来的日子将会越来越艰难。

而那些资金实力相对雄厚的大型汽车集团,也要做好打长久艰苦战的准备了。

大事记观察:自主品牌早该洗牌了

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的汽车工业经过上百年发展,目前分别只剩下3家、3家、7家、1家本土车企,在本国的市占率依次为43.4%、55.9%、93.3%、65.4%。

而起步晚半个世纪的中国汽车工业,却有上百家自主车企,目前在国内的市占率已跌破40%。

中国需要这么多自主品牌吗?答案是不需要。

事实上,在过去二三十年的飞速发展过程中,中国相对优质的大型车企并不多,上百家自主车企中,绝大部分是没有技术含量的组装公司。

自主品牌早该洗牌了,特别是那些不扎实研究技术、工艺,走模仿抄袭捷径,结果只能出品粗制滥造产品的边缘企业。

这些缺乏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留之无益,倒闭反而是一件好事,留下那些有技术有实力的企业,做大做强,才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4209关注 | 5151作品
+ 关注
围观车市大事,点评车市精华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