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货猛于虎!快速辨别生活中各类大货的“杀伤力”

相信昨晚大多数团友都和我一样,心系无锡市突发的上跨桥桥面侧翻事故;从今日上午央视新闻的最新报道来看,10.10江苏省无锡市312国道K135处、锡港路上跨桥桥面侧翻事故,已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经初步分析,上跨桥侧翻系运输车辆超载所致。



关于这起事故,详尽情况还在调查当中,我只说以下几点;首先这起事故与所传的桥面坍塌完全是两个概念的事情,很多网上流传的版本是高架桥坍塌,实则为上跨桥桥面侧翻。从新京报了解到,锡港路上跨桥于2005年6月建成通车,为单柱支撑型上跨桥,距今已使用超14年,是相对早期的项目;单柱型上跨桥的支撑性显然不如双柱型,并且就像跷跷板一样,单柱型上跨桥设计有明确的荷载承重,能够通过瞬间的超载,如果对于严重过载或静止超载,则极容易造成重心偏移,继而导致桥面的错位、侧翻。




其次这类由于货车超载导致桥面错位、侧翻的事故早有前车之鉴,2012年哈尔滨高架桥“侧滑”事件便是由于4辆超载货车行驶在同一匝道,因桥面重心偏移导致整条匝道向右倾覆的事故;而有关货车超载压塌老桥的新闻更是屡见不鲜,其中还不乏一些千年古桥。不同标准、规格的道路、桥梁都有其限定的通行标准,过了这个标准即便是留存千年的古桥也同样“有心无力”。

所以,事故的发生除了车辆超载外,是否也与路政监管、道路规划的不完善有关呢?在一些文章的报道中,曾提及有熟悉当地交通的人士表示,无锡市区所有属于市政管辖的高架是禁止货车通行的,所有入口也都有很明确的货车禁行标识;但锡港路上跨桥不属于市政高架,而是国道的一段上跨桥,货车开上去是合法的;如果货车要走国道往上海方向去,那一段几乎是必经之路,且没有地面道路可以通行。真实情况是否如报道所言,我不敢断言,但可以肯定的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罗马也不是一天就能被毁灭的”。



可以想象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高架隐患排查、货车治超将会形成高压势态;我们也希望这种高压势态不只是为了治标,而是痛定思痛,寻找治本之策。其实一直以来,许多媒体都有在普及出行“避大货”的知识,例如通俗易懂地指出货车的盲区有哪些、如何正确地与货车在道路上相处等等;因为马路本就是个社会场,存在不同的阶级群体,如果以杀伤力来划分,除军用坦克、装甲车之类,大货当属是马路杀伤力最强的阶级,原因无他,生物界最原始的竞争优势,体积和质量优势它都占据了。虽然大货、大货地喊着,很多人其实还不知晓大货的分门别类,以及不同形态大货的承重水平;为此,我搜集了生活中常见的大货,与团友们一同探讨研究。




如果按照承重标准来划分,国内的货车可以分为微卡、轻卡、中卡、重卡;微卡的承载重量在1.8吨以内、轻卡的承载重量介乎1.8吨到6吨之间、而中卡的承载重量则在6吨至14吨,至于顶端的重卡,其承载重量在14吨以上。微卡、轻卡、重卡在驱动方式上都是4x2的驱动结构,即四个轮子两根轴;但重卡就不一样了,不仅拥有4x2的驱动方式,还有6x2、6x4、8x4等驱动方式,并且还拥有多种箱体结构,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认为的大货总称。



按照重卡不同的箱体结构,其所运载的货物种类也有所不同,如果是罐式重卡,通常是天然气等生产工业用料的运输车;咨询过身边不少朋友,罐式重卡更专业的造型与用途,让大部分人认为其超载的可能性不大,然而实际生活中不乏罐式重卡超载的例子;因为不同运输物的密度不同,同体积下不同运输物的质量也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看似是一个固定容积的装载罐体,实际上也存在超载的现象。此外,这类罐式重卡大部分会随车贴有危险品的标识,所以它的“杀伤力”可想而知。



对于生活在一二线城市或港口城市的团友来说,这类拉着集装箱的重卡的可见率应该是很高的;对于这类拉集装箱的平板重卡,通常不会出现特别严重的超载情况,因为集装箱需要码头或货柜场用专门的起重机进行装载,而这类起重机都有着明确的最大起重质量。但由于这类平板重卡的偏长的车身长度,导致了司机更大的驾驶盲区与车辆不灵活性,尤其是在转弯时,因此我们在遇到这类车时需预留足够的安全距离,切不要贸贸然跟它争夺先行权。



下面这种汽车运输车在生活中的能见度也不低,通常汽车运输车有单层、双层,上层单排、上层双排之分;视觉感官上看一辆装载着若干辆汽车的运输车,其承载重量肯定不低,然而即便是同时拉了十台的宾利慕尚,也只有不到30多吨的货物重量。但这类汽车运输车在马路上相对没有脾性,为了保障货品的价值不受损,一般是慢悠悠地在最右侧车道行进;所以在一些匝道、国道与它们遇到时,我们不妨在预留好安全距离的同时多给点耐心,想想如果自己的新车就在那辆运输车上,你就能理解汽车运输车司机的小心谨慎了。



导致锡港路上跨桥桥面侧翻事故发生的,便是这类栏板式重卡,这类栏板式重卡由栏板式半挂车与牵引车组成,运载的货物相比罐式重卡、货柜重卡与汽车运输车更多样化、复杂化,更多样复杂同时也意味着超载的不易受控。在锡港路上跨桥桥面侧翻事故中,大货拉的货物叫钢卷,而在货车司机中有句顺口溜叫“穷死不拉管,饿死不拉卷,打死不拉绿通”。管、卷指的是钢管、钢卷,都是超载率极高的货物,超载后极易损伤车辆的大梁不说,在运输时的固定方式也一直是个难题,万一一个急刹车时后面的货物施压到驾驶室,后果可想而知。至于“绿通”,其实指的是绿色蔬果类货品,不拉这些是因为蔬果类货品易损的特质,与拉钢管、钢卷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原因。



下面这种应该是我们生活中的常客,尤其是快速发展地区,可谓是屡见不鲜;它的官方名称叫做自卸类重卡,我们对有个亲切的称呼——泥头车。这类自卸式重卡有个特点,有些车的货栏高度为驾驶室的2/3,有些则是与驾驶室齐高或更高,这背后代表的意思相信不说大家也能懂;然而这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它货斗里装的是什么,煤炭的话顶多轻微超载,如果是沙石、水泥,那超载率就会直线上升,更别提那些铁矿砂之类密度更高的货物了。所以,我们在辨别这些大货时,可以通过驱动形式、货栏高度、货物类型来判定它的“杀伤力”,同样的相处方式是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




之所以要针对重卡如此啰嗦一通,是因为在发生锡港路上跨桥桥面侧翻事故后,身边不少朋友对于货车已经上升到谈货车色变的地步,更有人扬言以后上桥得等货车过了桥自己才敢开车过去。对大货不重视、对大货过于焦虑,我觉得都不可取;毕竟要致富先修路,指的首先就是交通运输;无论是微卡、轻卡、中卡、重卡,它们都是道路出行的参与者,包括我们行人、私家车司机在内的所有道路参与者都有需要改善的地方,渴望一次事故的发生就让一切瞬间都变得井井有条是不切实际的,但我们能改变我们自己,不是吗?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事故/车祸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1.4万关注 | 1.4万作品
+ 关注
深度中带点搞笑! 我们每篇内容都很用心!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