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销量连续下滑提前入冬,雪中送炭的“刺激”何时来?
自从6月底国家层面的新能源补贴退坡后,新能源的销量一下就提前入了秋,产销量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29.9%和34.2%。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数据来源:乘联会


补贴不是万能的

补贴对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研发投入肯定会产生积极影响,但补贴并不是万能的,我们先看一下,国家最近发放补贴的情况。近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情况的公示》,超20万辆新能源汽车申请补贴,涉及补贴资金220.27亿元。其中宇通汽车、比亚迪和中通汽车三家将获得的补贴最多,分别为45.9亿元、34.61亿元和11.2亿元。

是的,你没看错,国家的补贴两年后才能发放,这个“拖款”是有理由的——谨防骗补。2016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规定,非个人用户购买的新能源汽车需累计行驶里程达到3万公里后才可申请补贴(在2018年调整为2万公里),此举主要是应对运营车辆被闲置的问题。另外没通过审核的原因还有未接入国家监管平台、上传数据不符合政策和国标要求被核减、电池组能量密度与推荐目录不一致、驱动电机功率与推荐目录不一致、关键零部件发票信息与推荐目录不一致等。

数据来源:工信部

​国家补贴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了电动车的普及,但是却多了一丝“拔苗助长”意味。很多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但量产后的销量其实并不乐观,即使算上两年后的补贴,似乎也很难想燃油车那般“持续盈利”,外加两年的资金运营成本,企业压力可想而至。

供需平衡已打破

车市增长的核心是产品供给和消费者有效需求释放的动态平衡,但新能源车市的平衡已打破:

需求端:

限购城市新能源需求放缓且低线级市场新车需求相对低迷;

网约车市场的供给快速增长,对新能源的需求并不强,除非政府引导;

新能源车安全事件(自燃)和充电不便利等问题,制约需求;

性价比优势(价格)和产品未来升级方向随着补贴调整,存在不确定性;

二手车残值远远低于燃油车,令消费者产生顾虑。


产品端:

高端车型领域有诸多车型开始进入实际交付阶段,例如奥迪,奔驰,特斯拉;

自主、合资、外资同台竞争格局即将出现;

续航能力已实现迭代,综合续航400km以上成本主旋律;

电池回收与充换电已实现试点(摸索);

动力电池产能提升,成本稳稳降低。


不难发现,消费者在需求端的信心是“偏下”的,而在政策和行业推动下的产端确实“勇往直前”的状态,这种失衡自从6月底补贴政策大幅退坡后就以开始显现,所以在销售端,只有部分推出的新车,才能吸引消费者关注,并保持几个月的热度与销量,但起伏较大。唯一稳固的是北汽新能源和比亚迪,这两家起步早的企业,其余企业的产品要不是单一,要不处于迭代期间产品力不足,很难撼动他们的位置。

问题是,在整个大环境低迷,金九银十消费都不积极的情况下新的平衡点何时可以找到?

新的刺激会来么?

新能源市场销量中短期将很难有改善,将会进入一个消费者信心提升的过程。依靠着补贴(钱)来拉动消费已经不现实,而且明年的补贴将会更少,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将大于自身的购车预算;短期的政策刺激,例如部分地方释放牌照资源,其实并不可取,短暂拉动消费不仅仅是透支销量,也对本已拥堵的路面压力增加负担。市场需要的是,消费者本能的去买新能源产品,而不是靠“补贴”,“号牌资源”来诱惑,这种畸形的刺激。

“后补贴”时代的平静,是必然要经历的,拔苗助长的故事我们也不会忘记。


总结

新能源市场的前景是光明的,只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就好了,步子迈了太大,就会像部分企业那般“被破产清算”。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1万关注 | 5558作品
+ 关注
“新能源车”准车主与车主的玩趣社区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