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的“畸形”盈利:全款遭“冷落”,强推分期和硬销保险

从补贴退坡到全面取消补贴,已不足一年时间。

伴随着竞争加剧,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已经开始进入真刀真枪的市场竞争阶段。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取消以来,新能源汽车终端销售量的下滑就开始彰显。

仅在7、8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降幅就已达到27%和28%。其中,部分新能源车企单一车型月销量甚至降至个位数。

由于新能源车企终端销售压力巨大,为了年内出清库存,众多车企开始向经销商、4S店加压,而部分经销商则开始力推“保价”政策。

“保价”的诸多猫腻

所谓“保价”,即维持6月份补贴退坡前的销售价格,直至今年年底。

目前,为了清库存、拼销量,部分车企经销商开始以“保价”为噱头,在一些汽车保险和金融贷款服务上大做文章。

近日,有消费者爆料称,其打算全款购买一台某品牌纯电动汽车,销售人员却不断“游说”他办理分期购车业务,并表示办理分期可以多送保养服务。

然而,在其提出全款买车时,却接连遭遇销售人员的“冷落”。

这让他感到十分纳闷,明明有足够的资金可以一次性付款购车,而且销售员和4S店都能省下很多手续,大家都减少等待机构放款、提车的时间,何乐而不为?

“对于新能源汽车销售终端而言,卖车利润低,分期返利显然是要争取的。”某新能源车销售人员表示。

据功夫汽车了解,伴随着补贴退坡、新能源售车利润低下,部分销售人员也只能“勉强”靠金融分期服务、保险业务的提成提高相关收入。

而在“保价”这一极具诱惑的面具之下,除了存在“分期”等金融套路之外,还有附加车损险、自燃险等“车险套路”。

“一般都会吓唬顾客电池很贵,如果不买车损险,磕磕碰碰很难报险更换电池,而且费用需要顾客自理。”

尽管不少终端宣称“保价”售车,但大量报险搭配销售,让顾客花在车辆保险上的费用很可能是燃油车的1.5倍甚至2倍。

如今,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利润降低、销售下滑后,金融分期、保险业务、增值服务成为销售端在盈利、生存上的新手段。

不少车主迫于一线城市限牌政策,不得不购买新能源汽车通勤,在“保价”的优惠下其实是在购车过程中任由销售“宰割”。

而这,或许也正在间接破坏新能源行业的整体口碑。

新能源行业不应“畸形盈利”

在补贴退坡后,伴随着“双积分制”的强制落实、伴随着对合资比例的限制降低,这恰恰代表新能源车的产品走向多样、市场走向成熟、竞争也更趋于激烈。

在此之际,任何车企或经销商都不应该为“一时之利”,进而“砸烂”自身品牌甚至于整体行业的口碑。

而这种“畸形”的盈利方式,更将导致新能源市场难以持续发展和扩张。

成本问题,理应由车企通过规模化效应、或调整产品结构、技术创新、或探索新的商业模式的等方式化解补贴退坡带来的冲击,毕竟唯有脚踏实地才能持续良性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全面退出后,车企终将要独立地应对市场变化,这个过程没有捷径可走。

正如《焦点访谈》节目中所说的一样:“当补贴退坡的时候,创新更要上坡,更注重研发、更注重创新,生产出更好的产品,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新能源车企才能在产业发展得高速行稳、致远。

今时今日的增长阵痛,或短期销量盈利的下滑,都是为了蓄力,能在未来跳得更高。

写在最后

“保价”套路或许能骗得了一时,却骗不了消费者一世。

对于车企或者经销商来说,“畸形”盈利手段并不可取,打动用户的理应只能是产品本身。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2万关注 | 1.4万作品
+ 关注
这里是功夫了得的汽车机构媒体“少林寺”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