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李想」带你了解理想 ONE 2020 款背后的故事

全文共计 11810 字,阅读时间约 25 分钟

2019 年 10 月 15 日,理想 ONE 进行了又一轮调整和优化,其中既有带来广泛好评的「可变进气格栅」、「二排双层隔音隐私玻璃」,也有在预订车主群体中引发广泛热议的「取消 6 座版二排外侧扶手」。

理想本轮调整和优化的产品逻辑是什么?42HOW 对李想进行了一次独家专访。


以下为采访原文:

大吉:关于理想 ONE 的 2020 款,为什么突然推出这个版本,是临时决定的,还是早就有这个计划?

李想:早就有这个计划,只不过最开始我们把这个时间点放在了 2020 年 4 月份的北京车展上发布。

其实从年初我们在做更多实验的时候,发现一些可以改进的部分,同时也陆陆续续收到一些用户的反馈和建议,有一些功能和配置只需要短周期验证,它不需要做太多的实验就可以在车上实现,这些功能和配置我们可以比较早地提供给用户。还有一些功能和配置要做很多的实验,必须要把所有的实验做完才能在车上实现。我们当时给了自己一个比较宽裕的时间,是放到了明年的北京车展推出 2020 款。

我们基本上是最后一个出牌的新造车企业,好处是我们能看到很多前面的企业犯的一些错误,一些坑,所以我们希望是有效避免这些坑。如果早期用户和后边的用户,交付的是差异比较大的产品,对于早期的用户是不公平的。所以当时我们计划明年北京车展发布 2020 款以后给老车主进行硬件上的免费更新。

但实际在测试过程中,发现要升级的这些硬件更新会导致非常大的工作量。像悬架的改动,玻璃的这些改动,然后整个前保险杠的拆卸等等,工作量非常的大。我觉得一方面,是让用户的车整个原装性和一致性会产生差异。另外一方面,对于我们自己整个售后服务的工作量实在太大了。

我们看了一下相关工作的时间,当时希望是过了春节才能完成所有验证和试验,但现在我们所有的试验都提前做完且符合要求,所以我们在几个月前就跟供应商商量加快量产速度,能够在第一时间,把 2020 款的车交付给车主,保证后边一个比较长的周期内,硬件上面不再出现任何的变动。

大吉:现在已经确定交付的时间点大概是在什么时候?

李想:因为我们已经开始了小批量的投产了 2019 款,所以转移到 2020 款的话,大概会有接近一个月的延长,我们和一些比较熟的种子用户在聊天的时候,当告诉他们配置上的明显差异以后,大家都普遍愿意接受 2020 款。

大吉:这次 2020 款做了很多配置的更新,比如说第二排座椅外侧扶手优化、悬架的升级,这些具体的改动你们是怎么做取舍的?

李想:先介绍一下 2020 款,按照这个重要级别来说。

第一个是我们提供了可变进气格栅,因为这个配置对于增程式电动车还是有很大帮助的,有三个优点:

冬天的增程器热机速度更快以及保证增程器的温度;

当你只通过电池来提供动力驱动的时候,主动进气格栅会封闭上,大约可以降 0.02 的风阻系数,把我们的风阻系数从 0.34 降低到 0.32,作为这样一款中大型豪华 SUV,而且还是增程式电动车,0.32 的风阻系数算是一个比较好的表现,可以略微提高续航里程;

在样式上会比较好看。很多人说从这中网能看到里边的一个大的支架,我们一直没有跟用户讲到底是什么,其实在很早的时候,中网里边设计的就是可变进气格栅,而可变进气格栅整个的调试周期比较长,我们现在可以把这个配置以最佳的状态安装上去。

第二个是哲伦班长当时视频里提到的悬架有点散。其实我们在整个的悬架研发的时候,做了两套不同取向的悬架调校,一套更偏向于越野,这种越野风格的调校每个环节都很硬,所以感觉其实有点散。还有一种风格是按照标准的大型城市 SUV 调校的,我们这些零部件的软硬程度,其实和宝马的 X7、X5 采用相同的定义,所以它的舒适性就会好很多,也没有那么散的感觉,最后我们发现几乎没有人会喜欢偏越野风格调校的悬架。而标准的城市 SUV 的悬架调校表现就会好很多,所以这是一个重要的改动,如果后续给用户升级的话就比较麻烦了,需要拆大量的零件。

第三个是第二排的双层隔音玻璃。我们第一排的双层隔音玻璃其实很好,但是会造成一个什么样的现象?比如,从前方过来辆摩托车,在第一排的人听不到,等摩托车到第二排的时候,第二排的乘客听得到,因为玻璃有没有这么一个夹层设计,对隔音效果其实很关键的。而双层隔音玻璃其实成本不低,但我们决定还是给用户升级成这种双层的玻璃,把我们整车的安静程度再次提升。

再往下其实是一些比较细节的方面,比如像感应尾门。虽然理想 ONE 刚发布的时候大家对我们的车没有这个功能很有意见,但我们现在安装并提供这个功能以后,我们感应尾门的使用体验是所有目前拥有这个功能的车里最好用的,它的灵敏度、准确性都非常的高。

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一些具体的、细节的功能优化。比如整个辅助驾驶我们提供了两种操作方式取向,一种更像早期的特斯拉 Autopliot 1.0,就大家现在体验到这种方式。另外一种比较像宝马 X5、X7 配备的辅助驾驶的操作方式,转向的工作交给你自己,但是你不需要自己做任何的恢复,转向完成以后,系统自行恢复。用过特斯拉的更喜欢第一种方式,但大部分用户其实更喜欢第二种,反正都握着方向盘,人为直接转向其实就可以了。这两种方式,提供给用户自行选择,看用户自己的喜欢了。

此外还包含一些比较细节的方面,现在越来越多手机提供了 30W、40W 快充,但是我们的车无论是 USB 还是 type C 都是符合车规的,所以 Type C 最大充电功率其实只有 15W,USB 则是标准的功率了,没有办法满足用户快充的需求。同时每个手机厂商它的快充的协议都是不一样的,但每个手机厂商都会提供标准 12V 快充的这么一个设备,所以我们还增加了两个 12V 的电源。这是很多用户的反馈,实际上 12V 电源实现起来比较快,因为它是个标准件,不需要做太多的实验,而且当时设计的时候考虑过预留这样的一个空间,所以很快就把这个配置安装上了。

最后还有一个核心的变化,是我取消的一个配置,但是这个取消的功能对我们而言有点打脸,过去一直在宣传我们是目前在售所有 SUV 里唯一提供第二排双扶手独立座椅的车型,这是我们过去很引以为傲的一个功能。

双扶手在静态体验、在展厅里,还有在我们的样车里体验是没问题的,但在实际大量使用过程中,我们很多员工在使用内部实验车开着出去玩后,因为我要求公司内的很多项目负责人必须每天开我们车进行体验并反馈感受,最后发现双扶手就是个糟糕的设计。

一方面它带来了比较大的安全隐患,当扶手放下来的时候,由于 SUV 和 MPV 的开门结构不一样,MPV 是横拉式,同时车内高度高,所以人是先站起来再下车。但 SUV 开门方式跟轿车一样,甚至比轿车还要糟糕一些。我们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十个人里边有九个人下车时都会忘记这个扶手在那里,所以就会出现对肋骨的一个磕碰,年轻的小伙子还好,但对于老人和小孩,是一个比较大的隐患,而且对于很多壮的人,还有可能把扶手直接撞坏,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体验。

同时很多人说我可以把扶手不放下来,就一直在竖在那里,那还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与安全带干涉,由于有这个扶手的存在,基本上手是不能很顺利地取安全带的,很多人摸不到安全带,那就不系安全带了,这个在安全上我们是不能接受的。我们认为第二排乘客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排座椅我们也设置了安全带感应,这些我们都是有提醒,所以我非常注意安全,我觉得这是在安全方面出现的一个问题。

第二个是在整个的便利性方面,扶手放下来以后,座椅调节就出现了问题。很多人说我们可以把座椅调节按键放到座椅内侧。这肯定是有问题的,因为放在内侧的话,比如说你给孩子装安全座椅,你想进行一些调节,你是完全没有办法的,也没有任何一个车企会把座椅调节按键放在座椅内侧。

总之我们在实际使用的时候遇到很多问题,虽然我们的初衷是希望用户可以在一辆 SUV 上体验到 MPV 的感受,但实际的过程中其实发现是有问题的。同时我也基本上搞明白了一件事儿,很多年前在做产品设定的时候,就在研究几个重要的车型,比如奔驰 R 级,一台五米多长的 MPV,由于它用的是正常的 SUV 的开门方式,所以也没有装外侧门把手。本身车上要有门板,因为它不是拉门设计,这两个就产生了一个沟通的方式。奔驰的新 GLS 六座版,还有宝马 X7 六座版也都是单独的内侧的扶手,然后外侧共用门板上的扶手。

后来我们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其实双扶手设计是有很大的问题,和静态展示是不一样的,包含造成的各种各样的安全带与扶手干涉产生的异响,都是实际使用的问题。

我们做产品的理念里面有两个,最重要的是取舍,第一,我们取安全。第二,我们取便捷。因为车是一个每天都要开的东西,每天要进进出出,上上下下,便捷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一方面车涉及生命安全,所以我们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便捷在第二,这是我们做很多产品取舍时候最重要的准则。

包括我们为什么没有用隐藏门把手,但是为什么又把手机的蓝牙做得特别的到位,这都是为了便捷,因为每天都要上下车,老人也在用这个车,小孩也都用这个车。这是我们其实做了一个取舍,虽然这个取舍要打我们过去的脸,但是我们内部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另外,2020 款还增加了四条静音轮胎,配合第二排双层隐私隔音玻璃,把整车的安静程度提升到一个更高的程度。因为我们的车是一款可以带家人舒服去远行的产品。包含刚才跟你讲的扶手的问题,其实座椅外侧扶手去掉就是因为安全和便捷的问题。因为我们不会因为偶尔的一个全躺下时一个细微的体验,然后去牺牲便捷性和安全性,这是我们不能忍受的,因为在实际使用中只有完全躺下会略微有一些差别,其他时候其实侧面门板上的设计能够实现跟原来外侧扶手相同的体验和功能。

所以这里面的核心不是成本问题,因为一条静音胎的成本提升,就把扶手的成本全吃掉了。我们还是说怎么去做一个,我们自己能用起来安全、便捷、足够安静,我们自己能满意的产品。做为一个初创企业,早期的时候,没有像传统汽车厂商去抠这些成本,只要认为对用户有价值,我们可以做到的,我们就努力去做到。

大吉:关于这次配置更新,有没有其他部门反对?

李想:有很多部门在反对,但是我们认为做了一个正确的事情。

大吉:从去年到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理想 ONE 在产品迭代上的速度非常快,这是在产品开发流程上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做到的?还有就是你们因此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李想:对我们而言这不是一个代价的问题,主要是我们对自身的核心定位的一个差别。因为我们研发人员 70% 还是来自传统车企,它们有严格的研发流程。但是,其实在他们过去研发的过程中经常发现一些问题,但是为了赶周期或者为了其他的一些设计变化费用,这样的问题他就不改了。

为什么?因为他们有很多的车型,可以多生孩子,好打仗,我这个车型不行了,我其他车就能补上。

我们不行,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其实就一款车,所以这款车就是我们的命,任何应该改的,任何有问题的,都是要改的。因为没有完美的车,今天你拿过来一辆宝马 7 系,宝马这么一个成熟的企业,你还能发现他有很多 BUG,我们不计这方面的成本,只要是对的事情,其实我们都去改,只不过我们修改的流程是非常严格的,必须要做完所有的验证实验才能上车。

大吉:你平时是怎么能够知道这些用户反馈,你自己会花时间看论坛上的评论吗?

李想:这是我们团队比较好的一个地方,其实 90% 的用户反馈在车辆整个实验和质量验证过程中,我们自己都发现了,所以我们没有那么慌。用户提出的问题,也都是在解决的过程中,正常的汽车厂商在整个研发阶段到后期再到整个投产过程中,都要去解决的问题。

因为有这里边可能有 20-30% 是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有一些是供应商那边研发和整个投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它组合在了一起。90% 以上都是已知的问题,还有 10% 不到是用户真正反馈出来跟我们有差异性的问题,但是我们是非常在意用户的反馈的,只不过我们对用户的反馈可能和别的企业不太一样,就是我们并不会直接告诉用户我们要做什么东西,我会反馈什么东西,而是我们的运营部门,会在我们的 APP 上、会在微博上、会在论坛上,在 42 号的每个车主群里,然后收集信息,每天进行同步。包含媒体给我们所有的反馈,专业用户给我们的反馈,我们整个团队都是一起来研究的,不止市场团队研究,而是我们的整个的研发、我们的质量、我们的制造要一起来参与来研究。

所以市场给我们的反馈其实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而且市场的反馈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我们整个的研发部门、质量部门、制造部门还有我们的供应商和供应商质量管理,大家一起来改善这些东西,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市场的声音是最重要的,只不过我们把市场声音跟我们内部的工作打通了,每一个市场的声音都会有解决方案,都会进入一个计划,然后进入我们的整个自动化流程里,什么时候解决,根据它的重要级别进行跟踪。

大吉:你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产品经「李」,在做产品经理这个过程中,你是怎么去对这款车进行产品规划?

李想:很多人以为做产品的时候,是说我来定一些性能,定一些配置、功能、体验,但其实从我做产品做了近 20 年的这么一个经历而言,我认为定配置、定功能、定体验这些事情是第二位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作为一个汽车而言,你最后所有的东西会以一个产品的方式呈现在用户那里,呈现给消费者,其他都是白搭的。因为消费者买的是这个产品,其次可能有 10% 是它的服务什么相关的。但是做任何一个产品的时候,无论我在做汽车之家的时候,还是在做理想汽车的时候,第一种重要其实是战略。

什么是战略?

其实战略就是说我们到底要在哪个市场,在什么时间点,和哪些对手来开战,这是核心,这意味着你要在什么战场上打,你的战场要做清晰的区分和选择。

因为这里边要做大量的取舍,这个战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可能进攻的地方是不一样的。你可能进攻的是一座山,也可能进攻的是一片海域,还有可能,你要攻打的是一片大陆。但是你不能把产品做出来以后,说我在研究进攻哪里?因为很可能你造出来的是潜艇,是巡洋舰,而花了很多钱到最后发现你只需要打一座山,其实你应该造的是武装直升机或者是装甲车,这样的产品成本又低,也更有效,但是一切是取决于你要进攻哪里。

那么我觉得作为一个初创企业而言,我们在选择用户群的时候,这个用户群是说可能我们覆盖 70-80%,不是说我要去覆盖所有的用户。你不能说我选的是年轻用户。什么是年轻用户?讲不清楚。

什么是一个好的用户群,我觉得要符合两个需求。第一个是当你说出来用户群的时候,每个人脑子里呈现出来的用户的形象应该是一样的。第二个是我们要选择用户群的市场必须是增长的。

我作为一个初创企业,我是没有任何能力去经营一个往下负增长的一个市场。这个其实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是一个最大的一个难度,我们最开始其实有半年时间在思考这方面的问题。最后我们发现真正在增长的人群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这些同龄的奶妈奶爸,而且中国的这些奶妈奶爸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特点。

尤其是能够消费这种 25、30 万以上的车的用户群,我不说它是什么富贵阶层的,这里边 90% 以上都是父母在帮着照顾孩子,要么男方的父母,要么女方的父母,要么男女方各派一个过来帮着照顾孩子。如果这个人群对安全非常有看重,在车里只要装一个儿童安全座椅,一家人坐一起,坐在第二排是一个非常痛苦的。所以无论是一胎家庭还是两胎家庭,只要他们有非常好的安全意识,很快就会发现有三排座椅的需求。

这是我们发现的一个特点,同时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特点,在中国,这种中等偏上收入,有了一个或两个孩子的家庭,其实他并没有很多停车位,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像美国家庭一样,买一辆轿车,买辆 SUV 再买一台 MPV,根本没有。普遍只有一个到两个车位,如果有两个车位的话,老公开一个,老婆开一个。如果只有一个车位的话,其实家里有一个人在开车,另外一个人还要公共交通,或者说老公送老婆上班以后再去上班。

所以这时候大家对于车的需求是一个多功能的需求,而不是个性化的需求,大家总是讲旅行车,你会发现其实根本没有销量,因为车位,是由中国整个的楼宇结构配比决定的,其实大家需要一个车扮演更多的角色,能开出去,很体面。然后能够接送孩子接送家人,周末带家人出去玩,而且类似这样的需求,其实是网约车替代不了的,网约车并不能帮你接送孩子,网约车并不能带着你家老小出去玩。

所以用户希望一辆车是个多功能的,扮演更多的一个角色。这是我们看到的用户的一个需求,而且这个需求是在明显的增长的,虽然中国的汽车市场在下滑,它下滑得最多的是初次购车用户,对于这些换车用户和增购用户,其实整个市场没有下滑,而且还是在明显的增长,你可以看奔驰、宝马、雷克萨斯的销量,可以看得很清楚。

因为这是我们看到的奶妈奶爸这样一个市场,然后同时有一个明确的需求,在过去的时候,你要满足这样的一个出行使用需求,当你想买辆 SUV 能够很好地满足这样的需求时,你仔细想一想,其实要到了奔驰 GLS 这样的尺寸车型了。宝马 X5 也出过7座版,奔驰 GLE 也出过7座版,奥迪 Q7 也有 7 座版,你发现其实他们的第三排座椅基本上没法用,整个空间没有办法用,这里边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他们并不太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因为在德国,让父母帮着照顾孩子,这事怎么可能发生?在美国让父母帮照顾孩子怎么可能?

比如说我们去看奥迪 Q7,进入第三排,第二排座椅是要整个翻倒,对于孩子,对于老人而言,对于放儿童安全座椅都是非常麻烦的。然后进了第三排,有的车型能勉强坐下,但后备箱是放不下一个婴儿车的,因为后备箱在打开第三排的时候要有 50 厘米以上的空间,才能放下婴儿车,才能放下 28 寸行李箱,类似于这些的需求其实没人满足,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生活中没有这个场景。第二个是因为过去的时候这些中大型 SUV 他都是纵置结构,要放 V6、V8 发动机,吃了非常多的车内空间。

大家可以仔细量一下理想 ONE 的尺寸,整体跟宝马 X5 差不多大,但我们内部空间,从仪表台一直到后备箱最后,其实我们比宝马 X7 还要大一点点。是因为我们增程的横置结构帮我们节省了非常多的车内空间。包括我们做的六座版,包括第二排电动,也包含比较大的一个后备箱,都是为了中国这个群体来设计的。

第三个还有很重要的原因,要拿出一个有性价比的产品。我始终跟团队讲说,你要明白,你到底跟谁在竞争。所以我刚才讲的说我们是在什么市场,接下来我们要跟谁在竞争。其实电动车的需求量没那么大,只不过我们身边的人都在开电动车,我们是电动车的一个先锋。我举一个很现实的数字,我们画一个分界点,25 万以上,车身尺寸都比较合适了,比如特斯拉认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是奔驰和宝马,那从 25 万开始起,这是奔驰宝马一个重要的一个起点。

其实可以看一下去年,2018 年中国所有 25 万以上的电动车。由特斯拉、蔚来、比亚迪唐这几个车组成,去年总共卖了 3 万辆左右。特斯拉有 1.1 万辆,蔚来有 1 万辆,比亚迪还有将近 1 万辆。但去年 25 万以上的燃油车卖了接近 300 万辆,接近一百倍的差距。所以对我们而言,其实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说,我到底去跟谁竞争,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你不要说我没有竞争对手,其实一定是有的。

因为汽车市场其实是偏向饱和,虽然电动车在增长,但是增长量都不够我们活下来的。我们一定是跟燃油车去竞争,怎么去抢燃油车的市场,这是最重要的。而这时候你要去转化的时候,你要有非常好的价格竞争力,你不能说奥迪 Q7,一个高配卖 80-90 万,我也卖 80-90 万,不行,我们要非常有竞争力的价格。所以这是我们的竞争力点,这个也符合更大的人群。

过去的时候,他说我拿着 30 万,我想买一个又智能、又带辅助驾驶、配置又高,然后又能舒服地坐满一家人的,基本上没有选择,能选择又非常的贵。这时候我们给用户的一个有效的选择,所以从竞争的关系而言,我们满足了用户三个需求。他的一个核心需求,就是我们选择了一个这样的用户群。第二个是满足他的使用需求。第三我还满足他们价格和经济方面的需求。我觉得这个是我们选择的用户和市场竞争的一个角度,这几个确定以后才有了我们的技术。因为我们是一个初创企业,不能像其他车企一样在宣传上,什么都铺开什么都去做,那在技术里边,我们所有的技术和创新一定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消除竞争和去面对竞争的,以及让我们有很好的成本优势。

如果我想去抢燃油车的用户,我想给中国的奶爸奶妈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像六缸一样驾驶感受的中大型 SUV,这时候我发现我们唯一能选择的技术就是增程。因为过去的时候,中国很多的传统车企也出过中大型尺寸的车,但是没有用六缸发动机,没有 8AT、9AT 好的变速箱,靠一个四缸机是拉不动这样尺寸的车,整个体验就非常差。

所以增程式是我们投入最多的技术,很多人说增程式没什么技术含量,增程式真的比电动车难的多。目前至少在过去的几年里,新增的增程式的专利,还有整个增程式的研发人员的配比数量,整个投入,我觉得我们基本上是全球数一数二的企业,这是我们的重要战略。

第二个,是我们要把智能做好,否则不需要我们存在,比如我们是最早用高通 820A 这个平台的。我们整个车里边所有的智能系统都是我们自己研发和控制的。

再往下,其实就是辅助驾驶这块。因为这智能车必备的,所以我们在技术方面牢牢的压制这三个层面,而且在这三个层面,我们要掌握这里面各方面的东西。

第一,要掌握完整的系统;

第二,要掌握完整的软件;

第三,要掌握完整的控制;

第四,要掌握完整的数据;

第五,要掌握一个完整的更新,这些硬件我们可以跟供应商一起来设计,它帮我们来生产,但是后边所有的核心控制都要我们自己来掌握。

然后因为我是一个初创企业,不可能什么都干,其他的可以联合供应商来做,而且以供应商为主导。另外一方面就是刚才讲的产品方面的创新,怎么为奶妈奶爸这个群体打造一款好的车,这些配置间的取舍关系,然后形成了我们的一个核心战略。当然这个战略还有背后的几个观点,因为战略决定了我们最开始的时候,用户竞争、创新分析,这些决定我们怎么能活下来。

接下来我会想到,我们怎么会去死,什么会让我们死掉,那一定是安全。安全是结果,安全前面的因是质量,所以我们要闭环地控制所有的质量。从我们自己的所有的设计研发,到后边整个供应链,还有整个制造,因为我们不只是一个工厂在生产这么简单,当我们工厂生产的时候,有 86 家供应商帮我们生产各种各样的总成,有一个出了问题,我们的车就出现质量问题。

所以整个方面的控制管理,包含我们的车交付以后,因为我是个智能车,它的联网,它的服务,它的 OTA 我们怎么把这个东西做好,这里有一个环节出了很大的问题,我们就会死掉。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从第一天开始要决定自己来建工厂,因为我要把所有跟质量相关的东西控制在我们自己的闭环之内,这个是第二层个层面。

然后第三个层面是什么?对于很多新造车企业的一个挑战,就是怎么有效地控制成本。你可以看我们办公地方其实比较简陋,比我们的体验店要差,我觉得没有办法,因为我们为了做好的产品,只能把更多的钱用在了怎么去建一个更好的工厂。然后怎么去选最好的供应商,要让用户享受服务,这样只能我们自己节省,我们的成本相当于什么?就相当大家在赛跑的时候背的包袱,我是一个人在跑,我没什么包袱,我就相对轻松,如果你一个人在那跑,还背着两个人,那就越跑越难。

我觉得这是我们核心的三个方面,还要包含我们有没有办法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来降低我们销售的成本。我们能不能把销售的环节,基本上的成本变到整个车的配置上去,给出更好的功能把车级别提升上去,这是我们思考的,从而形成了我们整个公司的战略。有了这个战略以后,大家看到的东西是一样的,我们再来做这个产品。

大吉:你怎么看自动驾驶技术呢?你觉得未来有机会追上特斯拉么?

李想:我觉得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能够长远地获得一个领先地位,其实也是我们的战略。只不过这个战略要一步一步地走。我们在制定整个自动驾驶所有策略的时候,我们核心就是安全,安全是最重要的。比如说如果你拿一些「鬼探头」来做测试的话,我有信心比特斯拉做得好得多。

在中国这样的场景非常多,比如公交车前面出来一个行人,我们安全的指数,刹车的速度响应都会比特斯拉要好。特斯拉确实是自动驾驶方面的领先者,因为他有几个非常关键的能力,包含芯片能力,包含 RT 就是实时操作系统能力。

芯片实时操作系统的一个结合,是实现 L4 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只不过我们认为今天所有人都卡在 L3 上。为什么?安全冗余。因为本质上其实我们要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我讲的自动驾驶就真不需要人了,责任就到车了,那我觉得 L3 开始责任就应该在车了,L3 说你提供 HWP (HighwayPilot 高速公路引导)或者 TJP (Temporary Auto Pilot 短时自动驾驶)这些场景出现事故,责任一定是车,不是人。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做充足的安全冗余,包含激光雷达做安全冗余。比如今天没有摄像头能够识别一个井盖掉了,但是激光雷达可以。比如从车上掉下来一个轮胎,摄像头是识别不了的,这时候激光雷达能识别,但是出了这种事故,你不能说你让用户自动驾驶,然后你又没有提供这些识别功能。

第二个安全冗余是执行机构。你的刹车和转向,有没有达到完全的安全冗余。你不能转向出了问题,然后车毁人亡了。

第三个是车规级的运算芯片的安全冗余。你肯定要做双芯片,而且要做车规级,不同的温度都能适应。我觉得这三个其实是今天整个自动驾驶发展的一个障碍。

我觉得我们跟特斯拉现在有巨大差距,我们现在能做到 AutoPilot 1.0 的水平,并把 AutoPilot 1.0 做的比较适合中国的本土化。我觉得多给我们 3 到 5 年的时间,比如到了 2024、2025 年真正全面 L4 的时候,我还是有信心通过我们所有的努力,在中国市场上,全自动驾驶的体验超过特斯拉,但这是个非常长的一个周期,多给自己留一些时间。

大吉:我们观察到目前理想的车主有几个特点,第一是预算比较宽裕,第二是家庭可能有两三辆车,第三是对您个人比较认可。但未来如果想要打出圈的话,要面临更多的新用户对于理想品牌的顾虑和担心,对于这些还在观望的用户,你有什么想说的?

李想:我觉着整个品牌最核心的还是我们的质量,因为产品这东西大家看得到的,但质量的东西要经过市场来验证,所以我跟团队讲的一个核心就是不要以为自己有什么品牌,我们要定价定得非常有性价比,来消除一些品牌方面的一些因素。

另外一方面就是踏踏实实把好的产品交付给用户,服务好。我们早期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小毛病,软件的毛病,但是我们必须得服务好,我们一切的品牌塑造,尤其早期的时候就是第一批用户,我们怎么服务好他们,其实对我们来说其实最关键的。这里面没有任何的捷径,大家说我们去做一个品牌营销,都换不来我们要的,就是踏踏实实地为我们早期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然后它出现质量问题,我们第一时间去帮他解决,做到一个我们能够努力的一个极致,我觉得后期的用户其实就会放心了。

在用户群方面比较有意思,我们自己能够看到所有的数据分析里边,是由三类用户组成的。

第一类用户比较有意思,是降维用户,因为他现有的车其实比理想 ONE 贵很多,这些人自信程度也更高,更富足一些,其实他对我们是有点过于包容了。试驾完以后觉得什么都挺好的,反正这车便宜,然后这些功能买很贵的车也没有,我觉得我非常感谢这些用户,无论对我们多么包容,我们其实都会服务好这样的用户的。

第二类就是同维度的用户,他过去开的车是 30-50 万之间的,可能是宝马 3 系、5 系,奥迪 A4、A6,然后他们要么来换购,因为他家里有了一个孩子,两个孩子以后不方便了,家里可能就一个车位两个车位。还有增购我们的车,这些用户试完车后会提出车的一些问题,但是他们综合评判下来仍然比他原来那个车要好,因为这个级别、功能确实高了很多,然后他们还是会买我们的车。这类用户其实对我们也很好,我觉得他不太满意的地方,我们尽可能去解决掉。

还有一类用户是升维用户。他过去的时候开的是 10 多万 20 多万的车,然后他来买 30 万的车,这些用户其实是最挑剔的。但是我们跟一般企业不太一样,我们特别喜欢这些用户。我跟团队讲,你要喜欢,你要感谢那些前面的用户对你的宽容。但是你最要重视的就是这些用户,因为到了 30 万以上级别的车,其实成本差别没那么大,而是你到底做的是不是用心?因为一辆宝马 X3 和 X5 以及 X7 的成本差别没有没有售价这么大。其实很多时候你的车做得好,已经不再是成本问题了。这时候我觉得这些挑剔的用户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虽然有的人说你不能指望 30 万买一台宝马 X7,有用户是这样讲的,但是如果我们真的随着用户的意见,把更多的表现继续向宝马 X7 靠拢,向这些最好的车去靠拢,虽然可能不能完全满足,但是会让我们自身成长。

所以用户提的每一个意见我们都会慎重得去考虑、去研究、去分析,我们希望用户对我们很挑剔,这是我们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的。另外从取舍的角度而言,没有什么完美的产品,我想获得更大的空间,我就用麦弗逊悬架,我要想要更好的操控性,我就用双叉臂,都是和定位相关的,比如说我们用户定位你要带着一家人,带着孩子,我们希望其实他有更大的空间。所以我们放弃了那种很极致的操控性,因为一个 2 吨重,5 米长的车,你要真的去开着飙车,其实也不好。

另外在性能方面我们就 6 秒多的加速,然后可能你不弹射模式的时候就是 7 秒加速,就是一个标准的 3.0T 的表现,这个其实都是各种各样的取舍,比如说我们内饰可能选一个大屏了,就很难做出立体感,因为任何立体感跟一个横向的大屏就冲突了,就看得很拧巴了。

而且车这东西其实也没有完美的,车有 100 多项重要的指标,这里的指标跟我的用户定位相关的,把它做得好,跟用户定位不相关的,它们之间可能都是冲突的,可能我做得合格,做到优秀就可以了。总之我觉得没有完美的车,我们努力的是针对我们的用户群,做出一个对他们最合适的产品。

我们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不足,任何车都是一样的,但是我们所有的努力是让我们锁定的用户群,让他花钱的时候,我们一切的努力去成为他首选,成为他最好的选择,成为他最划算的选择。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理想ONE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9.5万关注 | 1911作品
+ 关注
最懂智能电动汽车的汽车新媒体。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4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