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推全面电动化,目前还要迈过哪些“坎儿”?

自从“禁燃”计划提上日程后,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直在稳步扩张,按照国家最初制定的燃油车退出时间表,传统燃油车最早将在2020年左右退出公交车、物流车、出租车以及网约车市场。


眼看2019年就要过去,各地都开始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尤其是网约车市场,最近可谓是如火如荼,包括深圳、广州、昆明、沈阳在内的多个城市都开始出台相关政策,加速网约车纯电化的进程。


例如,深圳市出台的《深圳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办法暂行办法(修订草案)》中就规定,新注册的网约车必须为纯电动汽车,也就意味着非纯电车辆将无法成为网约车。



可见,在全球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网约车纯电化已是大势所趋,那它又将带来哪些影响呢?


助力新能源车销量增长,车企抢分新“蛋糕”


在补贴大幅退坡及车市持续下行的双重影响下,从今年7月开始,之前一直逆势增长的新能源车市场出现了首次同比下滑,截止9月,已经连续三个月同比下降,甚至有专家分析称将迎来断崖式下滑。


因此,如何挽救新能源汽车销量就成为了重中之重,而笔者认为网约车或许就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下一个增长契机。




我们先来看一下网约车的市场规模。根据相关机构统计,截至2019年2月,全国110多家网约车企业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68万本,这一数据相当于2019年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总数。


可想而知,一旦网约车完全电动化,其带来的市场销量无疑是可观的,而这也必将成为车企们的下一个博弈之地。



事实上,嗅觉敏锐的车企们早就开始在网约车市场布局,甚至各大车企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出行公司,如一汽集团的一汽出行、东风汽车的东风出行、长安的长安出行、上汽集团的享道出行等,这些出行公司无疑是消耗自家新能源产品的绝佳出处。


还是以深圳为例,深圳网约车纯电化的最大受益者无疑是深圳本土车企比亚迪。今年7月,比亚迪与滴滴合资入股成立了一家电动出租车公司,命名为迪滴新能源汽车公司。一家是老牌电动车企,一家是网约车巨头,它们强强联手的目的不言而喻。


不过,网约车作为公共交通工具,使用频率高、时间长、磨损程度高这些问题都将对意图获取这块蛋糕的车企形成考验。



从业司机顾虑多,用户打车难度或增大


另一方面,我们来看看网约车从业者对于网约车纯电化持怎样的态度。近年来,由于国家对网约车营运资质的严格把控,各网约车平台相继共清退无证网约车约30万辆。


目前市场上以私家车作为网约车运营的从业者越来越少,大多都是在网约车服务平台采用“以租代购”的方式拿到营运资质。一旦网约车“限电”,要想网约车从业者重新购买新车显然不太现实,那么“以租代购”这种形式又是否可行呢?

 


有网约车司机在网上算了这样一笔账:纯电动汽车百公里的充电成本,只有燃油汽车成本的三分之一,看起来使用成本确实降低不少。但对网约车司机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动力成本,而是时间成本。


受制于续航短、充电慢、充电设施不足等问题,网约车司机在充电上所耗费的时间,以及少跑的里程和增加的麻烦,这些成本往往更高。而且由于是“以租代购”,网约车司机为了尽早还清汽车的贷款,工作时间相比以往也会大幅度增加,甚至要给某些做金融贷款的公司打长工,这令他们十分头疼。



他们表示,为了环保考虑,国家要求新上线的网约车为纯电动汽车合情合理,但在政策实施的同时,有关部门和网约车平台是否可以考虑一下对于从业者在购车、换新、还贷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补贴或者优惠,从而减少从业者的生存压力。


之前也有业内人士提到,新增网约车要求“限电“,其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一些细节的缺失确实容易对从业者造成极大影响。如果从业者生存压力过大,一旦燃油车完全退出网约车市场,车的数量可能会大幅减少,届时打车难、打车贵的现象就会出现,这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利的。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7万关注 | 4021作品
+ 关注
车动力官方车家号,一群车界知名大嘴,陪你聊聊车市那些事儿。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