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汽车应用已成熟专家呼吁政策扶持

中国工业报记者 祁晓玲

近日,在重庆举办国际甲醇汽车及甲醇燃料应用大会上,89岁高龄,有着“甲醇部长”之称的原中国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表示,中国发展甲醇汽车和甲醇燃料应用时机已经成熟,为此他建议将甲醇作为新兴能源纳入国家能源体系。由国家能源和工业管理部门联合,对甲醇燃料定义并明确甲醇燃料动力燃烧和热力燃烧应用范围等。

此外,何光远还建议将甲醇汽车纳入新能源汽车体系管理,“双积分可以考虑纳入支持,是不是管理也纳入,相应的待遇也纳入。毕竟甲醇汽车是清洁的,消耗的燃料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保障能源安全有可观的贡献率。”

发展甲醇汽车符合中国资源条件

目前,我国石油进口占比达70%,天然气进口达46%,按照国际上给出的国家能源安全警戒线,超过50%就危及能源安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甲醇生产制造国,生产制造占全球一半以上。使用甲醇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石油天然气的对外依赖程度,保证我国的能源结构安全。同时甲醇汽车以及甲醇燃料的发展可以很好地推动我国煤炭产业链的发展。相比于其他能源燃料,甲醇是高氧燃料,本身含有50%的氧。排放情况远优于汽油车和柴油车,发展甲醇汽车最符合中国的资源条件。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巡视员李力指出,利用高硫煤、劣质煤、煤层气、焦炉煤气生产甲醇,推动甲醇汽车应用,不仅有利于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优势,改善能源结构,实现能源多元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还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推动传统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天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金东寒,在国际甲醇汽车及甲醇燃料应用大会上表示,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应用实践发现,甲醇不仅能够替代传统石油基燃料,更是一种面向未来可再生社会的有效途径。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甲醇生产国,产能和产量均超过全球的一半以上。甲醇和汽油、柴油一样,常温常压下是液体,输运和加注十分方便,甲醇的产地几乎遍布全国各地,生产和供应具有充分保障。甲醇作为新兴能源对提升我国的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甲醇作为制氢原料备受全球青睐

甲醇作为一种清洁低碳燃料,已经在国际上形成了共识。在此次论坛上,来自德国FEV的Peter Heuser指出,作为电气化补充,合成燃料为实现2050道路交通CO排放降低目标是关键手段,而绿色氢气和甲醇是所有其他合成燃料最通用的物质,并且其可以作为碳中性经济的化学能源载体。

冰岛碳循环公司商务发展总监Benedikt Stefansson表示,化石燃料使用的增多造成了气候变化,海洋酸化、城市污染等严峻问题,而甲醇作为液态能源载体,具有可再生性,是重要的清洁能源,冰岛、荷兰、丹麦等国家有很强的使用意愿,未来甲醇在这些地区的前景非常光明。吉利旗下的M100已经在冰岛投入使用,有汽油和甲醇双燃料系统,目前的技术表现非常好。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认为,化石能源面临枯竭的趋势,可再生能源甲醇被誉为液体太阳燃料,是实现绿色、低碳、生态环境文明的途径。李灿谈到,甲醇主要原料包括煤炭、天然气、生物质等,中国相对富煤,故中国生产甲醇具有优势。

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院士刘科谈到,甲醇是最好的制氢原料,甲醇成本和来源可靠,同时液体燃料是人类的首选,管路输送方便、跨海输送成本很低、可在储罐里长期储存,还可用已有的汽柴油基础设施,并且国家相关部委发文,把甲醇作为清洁能源的主要方向。

推广和应用依然存在很大困难

据记者了解,我国甲醇汽车甲醇燃料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自2012年起,工信部先后在山西、上海、陕西、贵州、甘肃5省市中的10个城市进行甲醇汽车试点。到目前对甲醇商用车、乘用车、厢式车均有试点实验,总试验里程达1.84亿公里,采集的5亿多条技术数据分析证明,甲醇作为车用燃料是清洁的、高效的和安全的。甲醇不仅仅在汽车行业出现,在船舶、铁路等行业均发挥重要作用。

何光远表示,甲醇燃料虽然在我国无论是生产、应用都有很好的基础,但是在实际推广应用中还是存在诸多遗憾和很大困难。今年3月份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个部委联合发布的《在部分地区推广应用甲醇汽车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在甲醇汽车和甲醇燃料的推广应用的多个环节中,特别是在实际中操作和运行中还是存在很大的困难。

何光远强调:“把补贴电动汽车的1%,用来补贴甲醇汽车,甲醇汽车发展要比现在好得多。”近年来,在财政补贴的推动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得到长足发展,然而随着补贴的退坡,新能源逐渐开始降温。据中汽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8.8万辆和87.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0.9%和20.8%。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1.7万辆和69.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2%和27.8%,增速减缓明显。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看来,由于各地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市场需求和发展模式也有差异,因此不应该“一刀切”地发展高端纯电动汽车,而是应该走多元化、多层次的汽车发展之路。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4关注 | 25作品
+ 关注
汽车媒体人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