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不止“五星标准”,还有更难的“GOOD”评级!

近日,C-NCAP公布了2019年度第三批共七款车型的实验评价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参与评价中的七款车型中,有六款车型达到了五星标准。

事实上,坊间一向有人把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称之为"五星批发部",历史上总体超过八成的车型得到了五星评价,以至于大家对其测试标准产生了质疑。不过,随着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的诞生,让国内有了另一套可参考的汽车安全评价体系。



C-IASI究竟何方神圣?

C-IASI,即为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由于该评价体系很多地方参考了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也常常被称为"中国版 IIHS"。

首先,C-IASI所参与测试的车辆由中保研从市场上随机购买,并且倾向于购买作为销量主力的中低配车型,力求贴近消费者的真实选择。以刚刚公布测试结果的亚洲龙为例,其参与测试的就是入门级车型——2.5L进取版。



此外,C-IASI同IIHS的作用几乎相同,都是让汽车保险费率与汽车安全设计水平匹配起来,其评价结果将直接反馈到每一款车型的保费制定上。因此实际评测中会更多的考虑到更为极端的碰撞工况,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在C-NCAP拿五颗星的车型,在C-IASI却收到了"差评"的原因。

C-IASI有哪些评(碰)测(撞)标准?



C-IASI四大评测项目

在具体评测项目和打分机制上,C-IASI和C-NCAP同样有很大不同,并不以星级和分数作为衡量标准,而是将结果分为"车内乘员安全"、"车外行人安全"、"车辆辅助安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等若干项,并分别给出G(优秀),A(良好),M(一般),P(较差)四个评价等级。下面,我们不妨对其四大评测项目进行详细分析。

1,车内乘员安全

C-IASI的"车内乘员安全"和C-NCAP的碰撞测试其实差不大多,引入了正面25%偏置碰撞、侧面碰撞和侧翻翻滚,以及鞭打测试情形等,通过实车碰撞研究对车辆的车内乘员安全性能进行试验评价。

那么,既然大多数测试项目都跟C- NCAP一致,但为何却有众多在C- NCAP获得佳绩的车型在C-IASI里遭遇滑铁卢呢?关键就在于C-IASI里头有一项如同地狱一般的测试——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



C-IASI采用了与美国IIHS相同的25%偏置碰撞(64Km/h),而C-NCAP现行的是正面100%重叠(50Km/h)及正面40%偏置碰撞(64Km/h)。据相关数据统计,正面碰撞致死率最高的碰撞都是发生在占车头投影面积25%左右的范围内。而C-NCAP所执行的40%小重叠面碰撞测试,车辆的主要受力点为车辆的纵梁,仍然位于车辆的安全缓冲区内。可见,正面25%偏置碰撞的严苛程度更高。

那么,想要完美通过此项测试,就需要在车身结构上有着更"硬"的强度。以在该测试中获得"G"评分的得亚洲龙为例,其采用了丰田独有的GOA车身,通过高强度材料和热压材料,使得整体车身的强度和扭转刚度大幅提升,能够确保在碰撞意外发生时,整车的框架结构保证完整坚固,并且充分吸收碰撞能量,确保车内乘员的身体安全。



2,车外行人安全

和行人发生碰撞时,不仅车内乘客将受到伤害,车外行人健康安全同样难以得到保证。对此,"车外行人安全"评测项目的目的就是研究车辆和行人发生碰撞后,对行人保护的安全评测。那么如何降低碰撞时对行人的伤害,这就需要凡是有可能直接接触行人的车身部位相对"柔软",才能"吸能"保护行人安全。



这方面,亚洲龙拥有很好的吸能材料和能量分散路径,发生正面碰撞时能有效吸能并通过前柱分散到车身各处;同时经过特殊设计的发动机罩也会形变,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这些改变对于车外行人来说无疑是加装了一身保护伞。所以在这一环节,亚洲龙又拿到了"G"评级。

3,车辆辅助安全

如果说被动安全是碰撞发生后的弥补,那么主动安全系统则是防患于未然,将发生碰撞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对此,C-IASI加入了"车辆辅助安全"的评测项目。还是以亚洲龙为例,其在最基本的安全气囊方面全系标配10 个SRS空气囊,对比同级车型,迈腾仅有高配车型配备、奥迪A4L全系未装备膝部气囊。

此外,在当下流行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方面,亚洲龙还搭载了丰田最先进的智行安全系统,这套系统的最大亮点不仅在于功能的尖端,更重要的是"全系标配",可谓是同级独一无二了。正因如此,在车辆辅助安全评测中,亚洲龙再收获"G"级评分。



4,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

C-IASI还有一项很重要的指标是"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这是一项15Km/h的低速碰撞测试。在车速较低的情况下发生碰撞或刮擦事故是日常用车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事情,也是保险公司经常要赔付的费用。



写在最后

"我不买日系车,因为皮薄不安全……"很难想像,在9102年的今天,仍有这种言论出现。如果是在过去,我们或许要花十几分钟的时间,耐心的给他解释一下关于溃缩吸能、车身结构对车辆安全性的影响之类,但如今有了C-IASI和C-NCAP的测试,直接用实际结果说话,实在要轻松得多。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技术解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2万关注 | 1303作品
+ 关注
大师兄爱车的,分享汽车知识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2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