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陆风收入囊中 爱驰参与江铃长安混改一个动作四重收获

汽势Auto-First丨刘冀然

自2018年5月发改委公布《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将汽车企业混改再次提上日程后,奇瑞于当年9月便率先完成了招拍挂公告,一时引得舆论密切关注,无奈在两次延期后以流拍告终。2019年6月4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下属合营企业江铃控股拟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增资,爱驰汽车拟增资17.47亿元参与混改;7月26日,工商变更成功,其中爱驰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新增为江铃控股的股东,注册资本由10亿元增长至20亿元;8月16日,江铃集团-长安汽车-爱驰汽车合资合作发布仪式于江西南昌举行。

可谓后发先至,作为国内首例央企、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的三方混改试点项目,也是国内汽车圈的首例成功混改案例,造车新势力爱驰一时成为焦点所在。恰逢爱驰首款车型U5量产交付的冲刺阶段,靠混改获得双资质,解了爱驰的燃眉之急。

关于资质,当独立申请的路被封死,“一元”收购资质以及国家鼓励的代工生产成为造车新势力的主流选择,然而“一元”是假,背上十几亿元债务是真,代工也曾面临交车即“抠标”的窘迫,相比之下,混改合资的新路径不仅响应了国家关于“混改去杠杆”的号召,花出去的20亿也并非全部还债“打水漂”,还可为日后品牌发展、智能生产合作打基础,一石二鸟。

 然而,除了混改试点和新能源汽车的“准生证”,我们似乎还忽略了两点。

双品牌战略:向上与下沉兼顾

 近日,爱驰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付强的一条“陆风,也是硬通货”的朋友圈再次提醒人们,爱驰的混改合资道路上已不只有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爱驰,还有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均有覆盖的陆风品牌。

 向上发展一直是自主汽车品牌的目标,前提是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这些品牌在下沉市场的生意已经做得风生水起,马步已扎稳;而对于参与混改前的爱驰来讲,U5、U7的责任是在合资主流和自主高端的价格区间参与竞争,最终目标则是进军全球汽车中高端市场,下沉市场仍是空白。所以,在9月初的成都车展上,当其他自主品牌都在谈“向上拔高”的话题时,付强却在访谈中特意聊起了爱驰的“品牌向下”。

在付强的认知当中,高举高打确实是造车新势力的“捷径”,但“下盘”同样需要扎实稳健,而混改给爱驰提供了上下兼顾的机会:“在过去十多年经营当中,陆风已经积累了较好的三、四线市场的群众基础,陆风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在三、四、五线市场的深耕和渠道,对爱驰能够扩大市场占有率有巨大帮助。”

 品牌调性要拔高,但低价走量的市场也不能丢,这本身就是自主品牌向上发展逻辑中的矛盾所在,然而爱驰却已靠双品牌战略将矛盾化解——爱驰负责高端、向上、国际化,陆风负责走量、下沉、群众化,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借群众基础和渠道优势,助爱驰和陆风在下沉市场找到销售突破口,这是一步妙棋,陆风则是那颗关键的棋子。

“四资质”在手:醇醚制氢可落地

随着近期双积分政策的修订,首次划归传统能源乘用车的醇醚燃料路线成为行业热议的焦点,在重庆举办的国际甲醇汽车及甲醇燃料应用大会也受到了国家领导、行业专家的热切关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醇醚入局我国汽车产业的重要潜台词,而借大会向世界展示中国甲醇汽车产业的雄厚实力,爱驰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今年2月,爱驰汽车宣布与丹麦甲醇燃料电池系统开发商Blue World Technologies公司建立战略技术合作,双方将就高温甲醇燃料电池领域展开合作,并探索电动汽车增程技术和清洁能源的应用。甲醇制氢技术路径的研发当然要与实践相结合,10月15日,爱驰与克拉玛依市政府就甲醇新能源项目洽谈,计划共同推进甲醇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研发制造和地区试点应用项目,助力醇醚燃料乘用车的研发制造、应用场景双落地。

 虽然爱驰的甲醇制氢最终将以氢能转化为电能驱动车辆,但既然将醇醚燃料划归传统能源乘用车,仅有新能源乘用车的双资质恐怕还不够,但通过混改已经“四资质”在手的爱驰显然已经未雨绸缪,克服了这个潜在难题。

 响应混改号召、品牌持续发展、向上下沉兼顾、醇醚落地无忧——一个动作,四重收获,爱驰部署的棋局正在向着计划的方向稳步前进。

(图片来自于网络)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5700关注 | 6195作品
+ 关注
在这里读懂中国汽车。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