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疫情,我看到了中国车企宝贵的一面...

出乎意料,疫情爆发在中国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里。

但即便这样,中国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宝贵精神也没被撼动,一时间,人员、物资、捐款从全国各地汇集到需要他们的地方。

除了对奋战在一线的人员致敬之外,这次还值得我们留意的,是大企业的迅速动作。

原本,忙了一年的企业,在春节期间应该是全年最该轻松的时刻,但在疫情爆发伊始,各大企业就迅速行动起来,对于社会责任的担负,超人意料。

从春节前开始直到现在,各大车企纷纷对疫情灾区施以援手,包括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吉利控股、广汽集团、上汽集团等等以及上下游行业的关联企业均采取了不同方式支援灾区,担负起了除推动中国汽车产业不断发展之外的另一份特殊责任。

第一阶段是意识上的萌芽期,大概是整个90年代的后期。中国企业与国际市场的不断接轨,逐渐认识并重视起社会责任问题,建立了在国际采购中实施社会责任方面的准则、标准或体系,中国企业开始接受跨国公司实施的社会责任方面的工厂审核。

第二阶段,是意识上的倡导期,大概是2000-2006年。中国的学术机构、非政府组织以及在华国际组织开始对社会责任进行系统地介绍和广泛地研究、讨论。政府部门也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劳动部、商务部调查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情况。

第三阶段,是意识上的普及期和习惯期,大概是2006年至今。企业端认知到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与市场的“鱼水关系”,经济社会开始留意企业社会责任形象。

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企业社会责任已经被写入到法律当中。《公司法》第五条明确强调,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公司的合法权益受法保护,不受侵犯。(2006年1月1日正式生效)

而第二百一十九条强调,要举办企业社会责任案例评选,获奖案例均来自在社会公益、公益传播和环境保护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

但在我看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此次疫情所体现出的情况,中国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说白了,车企对市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尊重。

它表现为,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车企已经由被动或者半主动变为了主动,对于收之市场回报市场的道理有着深刻明确,同时明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对加速品牌形象建设、提振消费者信心有着长期收益效应。

从这次疫情驰援的过程,我们可以具体看到这些现象:

一方面是行业整体自发地投入到支援疫情防控“战役”中。

截止到2月2日上午10时,已经有54家车企及关联企业进行了集结,援助金额超过了6亿元人民币。

主动加入到集结队伍中的企业不仅数量多,而且辐射面积广。除了像作为国企的一汽集团、东风集团等,还有自主车企如吉利、长城、比亚迪、奇瑞、江淮等;外国品牌如奔驰、宝马、沃尔沃等也纷纷行动。除了直接关联的这些研发制造主机厂,还有上下游的关联企业如宁德时代、华为等等。

另一方面是行业联动机制呈现出积极健康的态势。

正如前文所说,汽车行业对支援疫情防控的工作是自发的、积极的。在没有明确指令的前提下,如何能够产生这样的联动效应?

这就要靠带动效应。

从队伍组成来看,整体队伍组成有序分明,国企、自主、造车新势力和关联企业响应积极,争先恐后,不仅在行业内产生了好的反响,也给其他行业树立起榜样。

而从队伍力量来看,头部企业的带动效应最为明显,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作为“自主一哥”的吉利直接筹措2亿元用以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同时更为疫情一线送去了50台实用性极高的吉利嘉际MPV车型,而吉利人也积极从海外筹措物资送回国内,这些举动无疑让人印象深刻。

在很多消费者眼中,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做法无非就是捐款捐物,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但在这次支援疫情防控的过程中,车企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鲜明态度,几乎所有企业在筹措资金和物资之后,都鲜明地强调出了支援工作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而更值得留意的是,有很多车企“亲力亲为”,力求将支援工作进行到实处。

比如身处疫区一线的东风集团,本身就是疫情的“受害企业”,但即便如此,其仍然有条不紊地配合当地相关部门的疫情防控工作,将担负的责任落到实处。

疫情还在继续,支援工作尚未停止。从这一次对疫情支援的动作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汽车行业对市场愈发尊重,各个品牌都应对企业和市场的“鱼水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相比一味攫取利润,企业依附在有着良好运作机制的市场中更能长久。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加强品牌形象建设,这些对一个希望长期健康发展,推动中国汽车市场长久进步的车企大有裨益。

点击进入 车企在行动 专题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3万关注 | 5136作品
+ 关注
Myautotime车家号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