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人到农村“趁墟”,见物丰价惠,问:为何不天天开市呢?

这是珊珊三丫头爱生活、爱摄影、爱旅行、爱美食的驻足点。

今年春节前的一天,接到朋友打来的电话,说早前她看了我写的一篇乡村“趁墟”的文章,十分感兴趣这种原始的交易市场,而作为城市人的她,从小到大,都没有体验过“趁墟”,问我能否陪她去一次。于是,我们算“趁墟”日子,来到广州农村的墟市。

人们习惯把农村里定期开的集市叫“墟”或“墟市”,当然还有的地方称为“草市”、痎市、村市、山市、野市、子市、早市等,其实是同一个意思。农村里的人会到“墟”或“墟市”里购物或出售农副产品,这些集市其实是商品交换过程中最原始的市场。因为农村的“墟”或“墟市”不是每天都开,摊位是临时的、商贩不是固定的、商品会因时而变,集市上售卖的商品以农副产品、副食品、手工业品、日用工业品为主。

等到了固定的日子,农村的人就会赶到约定的地方进行交易,这个就称为“趁墟”,有的地方也叫赶墟或赶集。

在过去,每当“墟期”,集市上的人气非常火爆,农村家里吃的、穿的、用的、都会留在“趁墟”时采购完毕,农村家里若有多余吃的、穿的、用的,都会留在“趁墟”时售卖。现在,随着农村的发展,城乡的交通开发完善,农村内及周边开了许多的超市和市场,同时电商平台也不断增多,通讯网络的发展,影响着农村消费习惯。所以“墟”或“墟市”这种存在在农村里最原始的购物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在去年中的时候,珊珊三丫头曾在广州从化乡村逛了几个“墟市”,发现墟市虽然不及我们小时候热闹,但仍然存在于农村的生活中, 墟市的产品,特别是农副产品,品种多,并且价格比市区优惠,一些比较大的农村墟市还能见到城市人跑来采购的现象。

接受了上一次来得太早的教训,这次我和朋友来到农村的墟市时间大概是早上10点左右。只见整个墟市已经非常热闹,道路两边摆放着各种各样商品,各种蔬菜、瓜果、种子、茶叶、零食、鸡鸭鹅、河鲜、衣服、农具、生活日用品……等等,我们生活中吃穿用的,应有尽有。

我们逛了一圈,第一次来逛墟市的朋友兴奋不已,对那些农产品特别的感兴趣,用她的话:比平时市场新鲜,价格也优惠,多买点回去。于是,朋友就开始了她的采购……最后,收获满满两大包农产品回家。在返程的路上,朋友问我:农村的墟市物品这么多,这么新鲜,价格也不贵,为什么要隔几天才开一次,能天天开市吗?

农村的集市不是天天开市,其实是我们的老祖宗时候就定下来的规矩:墟市,通常是开在人口比较多,交通也相对方便的村镇里。而各村镇的墟市不是天天开的,并且开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还有些地方是看新历,有些地方是看农历。例如良口、太平、棋杆是一六墟(即每个月新历的1/6/11/16/21/26日就是良口、太平和棋杆的墟日);神岗、民乐是二七墟;鳌头是三八墟;街口四九墟;龙潭是一四七墟。从化各乡镇的墟日基本是五天轮一次,但也有三天轮一次的。通常两个相邻的墟镇,它们的墟日总是相邻一天而不会重复,这样就可以使买卖双方都有交易机会。

这样的安排,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来趁墟的,买与卖的多数是农民,从前在农村,村民都依靠种植农作物生活,农作是非常忙碌的,不会天天有时间或有钱去集市中闲逛。如是果天天去趁墟,那么家里的农活就没有人做了,生计也成问题。再就是趁墟并不是我们城市人的逛街和商贩卖东西,农民只是采购必要的生活所需,再把有限多余的东西拿去卖,不需要天天去。

那么,你有到过农村“趁墟”吗?你知道“趁墟”并不是天天开市的吗?对于这种不天天开市的农村集市你怎么看?在现在电商发展的冲击下,你认为农村这种“趁墟”能否一直存在下来?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哦!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哦!本文是版权作品,未经珊珊三丫头书面授权,严禁搬运、转载、洗稿。如需转载,请与作者珊珊三丫头联系,谢谢。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兴趣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987关注 | 680作品
+ 关注
爱生活,爱旅行,爱摄影,爱自驾游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