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始终没能实现超越,SUV真卖不过轿车?

从2013年自主SUV大量涌现开始,SUV这一细分品类每年以100万、200万,甚至300万辆的增量大踏步向前,在中国汽车市场中成为了绝对的“当红明星”。但7年过去了,SUV的增量越来越少,增速也越来越低,至今也没能突破轿车的严防死守。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SUV的市场份额为44.17%,而轿车的市场份额为48.55%,尽管这是两者份额相差最小的一次,但SUV再一次折戟。

那么,已经被车企捧上天的SUV,到底能否实现对轿车的反超?

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从此前的情况来看,SUV的抗风险能力要强于轿车。

早些年,SUV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可以归结于两大因素,一是市场消费需求强烈,二是车企推出了大量的SUV产品,需求端和供给端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SUV市场的高速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供需关系并没有随着车市的下行而改变。

以2018年、2019年中国车市下行的两年为例,2018年轿车的销量下滑了2.7%,而SUV的降幅为2.5%;2019年,轿车的销量下滑了10.7%,SUV的降幅只有6.3%。同时,在销量都出现下滑的情况之下,轿车的市场份额也在下滑,SUV的市场份额却在增长。很显然,在存量市场之下,SUV的抗风险能力要强于轿车。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正是SUV供需关系的稳定性,简言之就是中国消费者更喜欢买SUV,国内车企也更愿意造SUV。

这种“喜欢”在2019年得到了充分的论证。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上半年,由于部分自主SUV及二线合资SUV的大幅跌落,导致了SUV市场份额的快速滑落。但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市场洗牌完成,头部产品稳住了体量的同时,大量新品也开始推向市场,当然,这些新品大多数都收获了市场认可,SUV的下滑趋势也就被迅速遏制。

究其根本,SUV这一细分品类的确更适合中国市场,其尺寸和空间优势是轿车所不能替代的,但舒适性和油耗劣势却随着技术的发展在不断的弱化,有着更加全面的使用场景优势。而对于车企来说,SUV的需求强烈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地方在于SUV的溢价能力更强,一台紧凑型SUV能卖到中型轿车的价格,跨级别的价格优势抵消了SUV的基础成本劣势,更赚钱也更好卖,何乐而不为?

从市场前景来看,SUV的潜力要大于轿车。

目前,大多数自主品牌的产品布局都是SUV多、轿车少,并且SUV销量占比多,轿车占比少,而合资品牌恰好相反。这一情况将赋予SUV更大的市场潜力。

就自主品牌而言,在SUV产品序列相当完备的情况之下,并没有多少品牌去深耕轿车市场,反而进一步去挖掘SUV市场。比如,近年来我们看到了 长安CS85、吉利星越、哈弗F7x这种轿跑SUV,看到了各种PLUS、Pro、MAX,看到了宋Pro、瑞虎8这种细分市场中的差异化产品。有意思的是,这些新产品的销量都不差,即便是相当小众的轿跑SUV每月都能卖出两三千辆。

而近两年自主品牌推出的轿车,结果其实都不算太好,真正意义上月均销量破万的就只有荣威i5一款车。根本原因在于轿车的核心细分市场是紧凑型轿车市场,但自主紧凑型轿车的价格大多集中在6-10万元,这一价格区间一来受众相对较少,二来SUV产品也很多,其中甚至不乏紧凑型SUV,轿车的可替代性太强。

所以,自主品牌未来的重心必然还会是SUV,这一点从各大自主车企的新车规划也能得到佐证。

从合资品牌来看,其轿车产品的市场地位已经相当固化,朗逸、轩逸、卡罗拉等车型的体量都极为惊人,产品会持续更新,但销量不会有太大的提升。并且,各大合资品牌的轿车产品序列也是比较完备的,在没有全新车型推出的情况之下,轿车未来的增量不会太多。

反观SUV市场,大众已经开启了“SUV战略”,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布局了包含途岳、途铠、探岳、探歌、探影在内的多款车型,并且销量惊人;本田、丰田的“双车战略”也已经初现威力,皓影来势汹汹,威兰达也不甘示弱;通用同样如此,从雪佛兰到别克,再到凯迪拉克,通用在每一个细分市场都已经布局好了产品。而这些全新的SUV,都将会为SUV的增长赋予强大的动能。

此外,大众还开启了合资品牌以成立“第二品牌”的方式进行品牌下探的先河,而捷达VS5的成功无疑是驱动其它品牌布局低端SUV的最好催化剂。

因此,在轿车市场达到巅峰之后,合资品牌的矛头必定会坚定的指向SUV市场。

综上,不管是从当下的抗风险能力,还是从未来的市场潜力来看,SUV都拥有比轿车更大的优势,而SUV的市场份额超越轿车,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销量解读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2万关注 | 4030作品
+ 关注
汽车行业评论员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