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实现L3自动驾驶技术的规模量产,真的可能吗?


当下,汽车行业正处在一个高速变革的时期。处在汽车行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想要预见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以便在技术发展中掌握先机。但事实却不尽如人意,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谁都无法准确预估汽车技术究竟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不过近期,由发改委、工信部等11个国家部委联合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下简称战略)正式版曝光,引起了汽车圈的广泛关注。简要总结这份《战略》规划,到2025年要实现以下目标:

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将基本形成;

实现自动驾驶L3级规模化生产,L4级在特定环境中市场化应用;

实现LTE-V2X等的区域覆盖,5G-V2X在部分城市和高速公路逐步开展应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网络全覆盖。

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最直观、影响最直接的就是第二条,实现L3自动驾驶的规模化生产。所谓L3级自动驾驶,即指行车电脑可以独立自动驾驶,驾驶员只需应对意外状态,在特定情况下符合条件时,可完全实行自动驾驶任务,但仍然需要驾驶员集中精力,以便应对行车电脑所不能处理的情况。

相比L2的半自动驾驶,L3自动驾驶可以说真正迈进了自动驾驶的“门槛“!

想一下,距离2025年只有不到五年,难道真正的自动驾驶距离我们就只有四五年时间了吗?

市场风雨变化,未来不可确定

不得不说,此份《规划》只是一种愿景规划,但愿景不等于现实。

比如,2017年,汽车业内总结出未来汽车行业将朝着“新四化”即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的方向发展。但时隔三年,这“新四化”的发展成果与预期并不完全相符。

以智能化为例,它就属于发展得比较好的一类,尤其是在自主品牌中,在车载智能方面,如今的自主品牌新车几乎都会搭载4G智能车联网系统,在智能驾驶方面,很多新车都已经普及了达到L2级的自动驾驶技术,今年更是很多车企实现L3的量产落地时间。从技术的进步和行业对这类技术的普及率来看,智能化的确成为了整个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但也有发展得比较失败的方面,比如共享化,共享汽车在刚出现的时候,被很多人看做是未来出行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经过几年的发展,最早在国内运营的共享汽车品牌Car2go已经退出中国市场,目前还在运营的共享汽车项目也或多或少存在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共享汽车并未成为人们出行方式的解决方案,反倒是成为很多新手练车的工具。并且,由于很多共享汽车平台运营不力,导致现存的共享汽车使用体验每况愈下,汽车的共享化很可能会步单车的共享化,最终走向末路。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原因也很简单。就像是向空中抛出一枚硬币,在硬币落地之前,你不会知道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但是你一定知道,正面朝上的概率是50%。因此,每一项技术行业中的预期,在它刚刚出现的那一刻都应该是50%。而到最后,它究竟是变为100%还是0,都要取决于它的发展过程。那是否有让正面朝上的概率达到100%的方案呢?

技术发展,如何一锤定音?

就拿智能化中的自动驾驶普及来说吧。自动驾驶是一个很早就开始出现的概念,尤其在各种科幻电影中,自动驾驶更是被设定为一种未来日常技术。那么自动驾驶技术究竟有没有未来呢?从目前来看,自动驾驶技术在整个汽车行业内的热度很高。细数2019年发布的新车,有88%的新车都称自己搭载了L2级的自动驾驶技术。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的车主对自动驾驶技术的使用频率很高。自动驾驶技术在普及和使用率方面的发展都呈现很好的态势。

不仅如此,在技术进步方面,除了现阶段已经普及的L2.5级自动驾驶,奥迪A8率先在行业内商用了L3级自动驾驶。而诸如长安、哈弗、广汽等厂家已经开始了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测试,整个行业都在积极地推进自动驾驶技术向着更为高级的状态进步。

即便是有如此好的一个发展状态,面对未知的未来,我们还是不能确定自动驾驶技术,是否能够很好地走下去。只不过,有了此次《战略》的正式规划,相当于给各个相关行业确立好了大方向,各个相关行业里的企业,就可以大胆的朝着目标努力。

而且,相比两年前颁布的《战略》征求意见稿,正式版本的《战略》目标愿景要更加务实、清晰。仅以L3自动驾驶规模化生产为例,实际上国内除了广汽等宣布能够实现L3的车企,很多车企实际上已经达到L3自动驾驶标准,但对外宣称则是L2.5、甚至L2.9等。相信再过四五年时间,行业全面大规模普及L3,应该不是什么难以实现的目标。

写在最后

此次《战略》的发布,意味从国家政策层面,明确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阶段目标和方向。对国产品牌来说,也许是一个可以预见到的庞大市场和机会。

新能源领域我们希望弯道超车,目前来看虽然规模、技术都有了一定优势,但要真正取代燃油车仍然任重而道远。而在自动驾驶和车联网领域超车,也许是一个更靠谱、更实际的选择。《战略》的发布,已经让大家看到了这个未来的可能性。

对于国产品牌来说,与国际大厂相比,我们的技术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尤其是在传统内燃机技术方面,即便是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到现在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而自主品牌想要在技术上超越国际大厂,就需要抓住这种可以预见未来的时机。

相关政策的出台,除了带来一个方向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对企业在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扶持。这当然更加有利于自主品牌处在一个更为优势的位置。新能源技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面处在领军的地位。尤其是以电池、电机、电控为代表的核心技术,大量的专利都出自中国自主品牌。

当然也要看到,国内的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技术发展中,核心供应商有不少来自国外,譬如博世、大陆,再加上国内的百度等企业,目前各种标准众多,利益分配和商业模式也在摸索阶段,这四五年时间,应该是一个逐步确立标准、清晰模式的过程。

但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真正的自动驾驶时代,距离真正走进我们每个普通人的生活,已经有了明确的时间表。


版权声明:本文为线外邦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0.9万关注 | 1.4万作品
+ 关注
看70、80、90后怎么侃车,还差一个60后,欢迎补缺。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4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