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缺钱的蔚来都留不住,造车新势力真的留不住人了






蔚来等造车新势力们高价从传统车企挖角的消息仿佛在昨天,如今已经迎来高管流失潮。经过几年的发展,造车新势力的魅力已经大大减退,从造车新势力离开的高管,不少又重回传统车企。





文|耿慧丽

图|来源网络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对于形势发展迅速的造车新势力而言,则是三年河东,三年河西。蔚来等造车新势力们高价从传统车企挖角的消息仿佛在昨天,如今已经迎来高管流失潮。


近日,前不久刚宣布将获得安徽政府100亿大投资的蔚来汽车,却传出两名高管离职的消息,一位是蔚来元老之一,负责电动力工程部门的蔚来高级副总裁黄晨东;一位是2017年加入蔚来,负责用户运营业务的蔚来用户发展副总裁朱江也被传将于5月离职。




另据媒体报道,蔚来汽车前用户中心副总裁赵昱辉,已于今年3月底入职长城汽车,担任长城销售公司用户中心总经理。负责动力电池业务的蔚来电储能系统高级总监邓小嘉也于年初离职。


从几位高管的职业履历与看,都是能力出众、经验丰富且负责核心业务的高管,对于蔚来短短数年内成为国内造车新势力“一哥”,并打造独特的用户服务模式功不可没。在此之前,蔚来联合创始人郑显聪、软件发展(中国)副总裁庄莉、CFO谢东萤均也均已离职。


如果说前两年在蔚来缺钱、架构调整、裁员的危机时刻,高管出走、人才流失很正常,但如今100亿投资在望的蔚来已经走出“至暗时刻”,高管仍不断流失又是为何?

表面看是公司管理架构调整,对于早期拿钱太容易,公司急剧扩张管理架构并不合理的蔚来而言,尽管避免因缺钱而倒下,但公司的深层调整仍在继续。



蔚来近期通过全员信宣布,将对电动力工程部门进行调整,该部门的各条业务线按照职能进行拆分调整。电池系统业务独立并向李斌汇报,电机研发则转入蔚来零部件公司蔚然动力,车辆控制和底盘控制团队合并如整车开发团队。


而朱江、赵昱辉所负责用户服务板块,也是蔚来今年“动刀”调整的重要板块。2月,蔚来将无忧服务1.0升级到2.0版本,核心就是提升用户的同时降成本。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在与用户沟通时表示,“(服务)亏损由目前的4000多元,控制到1000元左右”。


而在不久前蔚来2019财报发布后,李斌强调今年工作的重点是汽车业务毛利率由负转正。这意味着蔚来将通过管理优化等一系列措施继续降成本,其中就包括不再自建“高大上”的NIO House,改为通过合作等更经济的方式建NIO Space。



而从蔚来要拿到安徽政府的100亿投资,除了要在安徽当地设立蔚来汽车中国总部项目,估计也要设立一些核心项目为当地“做贡献”。今后蔚来能否像现在这样将核心业务都放在上海总部还不好说,免不了新一波机构与人事的变动调整。


像蔚来这种销量看好,业绩符合外界预期,且暂时不需要为钱发愁的造车新势力都免不了核心高管离职,那些销量不行,甚至还非常缺钱的造车新势力们就更留不住人了。


3月31日晚,新造车品牌“零跑汽车”副总裁赵刚宣布离职。零跑汽车随后确认此事,并表示“基于公司的整体战略和今年行业形势的变化,零跑将在第二季度T03上市之前完成营销体系的调整布局”。



再早一些,天际汽车联合创始人、董事兼首席营销官向东平离职,随后加盟现代中国,出任现代汽车集团(中国)副总裁、北京现代副总经理、销售本部长,负责北京现代的市场销售、营销网络等业务。威马汽车出行事业部总经理刘立群2月离职,小鹏汽车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谷俊丽3月离职,博郡汽车前市场营销和销售副总裁陈曦加入奇瑞星途,接管品牌营销工作。


可以说,近两年比较活跃的造车新势力,大多发生了核心高管离职事件,而那些已经淡出行业视野的造车新势力,高管离职、人才流失的现象更严重,有的连创始人都离开了。


从造车新势力离开的高管,不少又重回传统车企任职。这些当初从传统车企离开的高管们,都是行业难得的人才,有的甚至堪称“一人顶一个团队”。他们当中不少是抱着“创造奇迹,改变行业”的热忱,加入造车新势力的大潮。




但现实冰冷又魔幻,经过几年的发展,造车新势力的魅力已经大大减退:不满于传统车企僵化死板、个人发展空间有限的,到了初创企业的造车新势力发现问题更多:缺乏章程,权责边界不清,管理内耗不见得比传统车企小;抱着“革命理想主义”热情想改变行业的,发现连造出一辆达到传统车企品质标准的车都很难,PPT造车落地真的太难了。


另外,造车新势力当初挖人才时许诺的诱人薪资待遇,在如今普遍的缺钱面前,也无法继续。蔚来这样的造车新势力龙头都要过苦日子的情况下,高管们的薪资待遇肯定大打折扣,还不如在传统车企稳定。


更为根本的是,造车新势力的淘汰赛不仅已经开始,而且到了决定生死的关键时刻,不少造车新势力“该打的仗已经打过,当跑的路已经跑尽了”但还是难有拿得出手的产品,已经陷入缺钱——产品开发不畅、人才流失——更缺钱的恶性循环。在今年汽车行业下滑态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根基薄弱的造车新势力更是首当其冲。高管离职、人才流失只是造车新势力们眼下重重困境中的冰山一角。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7773关注 | 4518作品
+ 关注
一个在碎片化信息时代推崇深度阅读的汽车新媒体。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