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如何改变一个国家 ?

如果你有机会到上海汽车博物馆参观,会看到一辆木制车门的美国轿车,这也是本馆唯一一款车身由金属和木质组合的藏品,它就是克莱斯勒Town&Country。



不过,今天我们主要聊一下它的名字。Town&Country,意为“城市和乡村”,表明意思是这辆车既适合乡村,又适合城市驾驶。但实际上,这个名字背后反映了一个时代背景——50年代很多美国人工作在城市,却住在乡下,他们需要一辆方便城乡通勤的车。



此外,这名字追随另一个潮流——Road Trip(公路旅行)。由于50年代美国汽车普及率很高了,许多人喜欢自驾远游,途中既有道路良好的城市,又有崎岖坎坷的乡下。所以,Town&Country在名字上就显得这辆车“无所不能”。


接下来,我们就主要来聊聊50年代美国的“郊区化”和Road Trip。


汽车,让更多人远离城市


上世纪50年代,美国国力大增,经济繁荣,被称为“黄金时期”(Golden Era),几乎家家户户都买了汽车。由于汽车的普及,人们的出行半径大大增加。有些房地产开发商嗅到了商机,就疯狂购买城乡结合地界的土地,用来建造大型社区,里面整齐地布满独栋小别墅。



例如宾夕法尼亚州的Levittown,这是由William Levitt开发商打造的社区(所以社区名以Levit开头),他们承诺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独栋阁楼和属于自己的一块土地,社区内还提供免费的教育资源,另外对于二战返国的军人还能享受非常低的贷款利息等。



其实今天看来,这个概念已经不新鲜了,中国有很多类似的社区。但你要知道,这是在1951年!


这种美国社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远离城市。因为他们针对的人群,都是有车一族,人家更在乎房子的成本,至于每天通勤几十公里的路程,还是能接受的。此外,50年代恰好遇上“战后婴儿潮”,在1950年到1964年这段时期,每年有将近400万婴儿出生。这促使更多人买车和去郊区买房,以往返城市之间工作和消费。



随着更多城里人往城外迁移,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建在乡下或郊外——总之是那些只有开车才能到达的地方。最早的购物中心(叫做“mall”而不是“supermarket”)就建于50年代,比如Bergen Mall,就是将商家都集中在一个区域,从远处看,像家具城长得差不多。1954年,在底特律建的Northland Center,是第一家配备大面积停车场的购物中心。



如果没有汽车的普及,就没有这种Mall的出现。今天,我们都对这种建在周边的大型购物中心都有些司空见惯。但在当时,还是有争议的。购物中心设计领军人物Victor Gruen,就认为这种风格“浪费大量的土地用来停车”。可能他没有想到,在今后的日子里,汽车和人的生活联系如此紧密。


经济学家Richard Porter曾评论道:“汽车促使城市向郊区化成为可能,而郊区化却让汽车成为必需品”。



不过,“郊区化”给城市带来很不利的影响。上世纪50年代末,已经有三分之一的美国人住在郊区了,在过去的10年内,主要的12个美国大城市已有11个出现人口锐减,因此城市税收和经济遭受重大损伤。只有洛杉矶是个例外,因为它是美国汽车文化的中心,人口不减反增。



另外,汽车的普及对城市公共交通也有相当大的打击。在40年代,就有许多有轨电车和城市电动火车被通用汽车、凡士通轮胎、加州标准石油公司等收购。到了50年代,90%的城市有轨电车被拆除。


汽车,让更多人爱上旅游


在40、50年代,由于汽车的普及,广大美国人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到放假,人们就想去自驾游;一发工资,也拿其中很大部分支出来自驾游。



简言之,自从有了车,美国人更爱公路旅行了。就跟现在的中国一样,尤其遇上高速免费的假期,车水马龙的场景,可能跟半个多世纪前的美国66号公路差不多。



公路旅行带动很多产业的发展,以一条66号公路为例。由于这条公路贯穿美国东西两端,连跨多个州,沿途经过画布沙漠、大峡谷、亚利桑那州陨石洞等著名景点,因此深受自驾出游人士的喜爱,也催生了特色路边宾馆&美食餐厅、观光农场、文物小铺等的出现,带动了沿途旅游业发展。


第一家麦当劳就在这个时期诞生的,开在位于加州圣伯纳汀诺的66号公路边上。还有第一家速食餐厅Red's Giant Hamburg,也开在66公路边上,并发明了Drive-through的经营方式,即司机不用下车就能拿到吃的,提升了出行效率。



公路旅行逐渐成为一种公路文化,著名小说家Jack Kerouac在1957年出版了第一个现代公路小说,名为《On the Road 》,后来也有不少作家撰写不少这类题材的作品,比如1962年John Steinbeck写的《Travels with Charley》、1968年Tom Wolfe著的《The Electric Kool-Aid Acid Test》等等。这些作品,就像中国唐诗的“边塞诗”,独立成一支不可忽视的流派。


除了文字作品,当时也有越来越多影视作品出现公路题材,比如戏剧《Easy Rider》、喜剧《National Lampoon’s Vacation》还有科幻片《The Road Warrior》等。可能很多中国人对这些作品没印象,这不奇怪,因为那时我国还处在解决温饱的年代,对汽车及美国公路文化没有太多关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这些老作品看。


流行歌曲也因自驾游有了新的变化,除了歌词加入流行的公路元素,很多流行歌的节奏也非常明快。因为很多人开车都想听愉悦欢快的音乐,这是一种享受,另外也像有些网友所说的“提神”,避免长途驾驶容易犯困。



总之,美国Road Trip公路旅行,直接影响了旅游业、各类文艺作品等,还加速了州际高速公路的诞生。实际上,推进州际高速公路立项的是艾森豪威尔总统,二战期间他在德国体验到高速公路的便捷性,并有利于运输军需物资,所以决定在美国推广。但当时的环境证明,州际高速公路是必需的基建项目,因为美国人比任何国家的人都更依赖汽车。



又宽又直、拥有四车道的州际公路兴建之后,带给人们更快速便捷的交通出行体验。从此,美国的公路网基本健全,美国人跟汽车的生活联系也更加紧密——他们新的观念和习惯塑造了新的美国,无论城市规划、交通设施等都以汽车生活为核心,从此,美国人彻底离不开汽车,汽车也成为美国人崇尚自由、追求独立人格个性的象征。


我国什么时候才有属于自己的公路文化?


我国现在所处的时代,有点像半个多世纪前的美国,许多家庭都刚添置了汽车(当然人均普及率仍有待提升),广大老百姓还沉浸在汽车带来的新鲜感,“郊区化”也在悄然进行,自驾游也越来越受欢迎。



但是,我们还很难做到像美国那么依赖汽车。一方面,中国汽车在近10年进入快速普及,公共交通已经比较发达(飞机、高铁、主要城市的地铁公交等带来极大便利性);另一方面,中国处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


相比之下,中国老百姓更依赖手机,而不是汽车,所谓“一机在手,天下我有”。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头就能看世界、点外卖、网购几乎任何所需的商品、办公学习……手机几乎无所不能。总之,中国想在短时间内成为“车轮上的国家”,几乎不可能。



说到这里,我们希望你能远离手机,多开车去逛逛,可能会有更多有趣的收获。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大家在劳动节期间自驾去“挖掘”一些新的地方,期待你分享有趣的故事。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新鲜趣闻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8265关注 | 882作品
+ 关注
中国首家专业汽车博物馆,与你一起探索好玩和有趣的汽车文化与故事。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2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