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大手笔入股江淮、国轩高科,中国新能源品牌们压力倍增

作为入华多年的老牌企业,大众旗下神车颇多,在中国市场的地位不言而喻。不过,在汽车新能源化的风向下,大众目前在国内新能源汽车板块却缺乏话语权。因此,非常依赖中国市场的大众也开始向国内新能源板块进军,除了推出纯电高尔夫等车型,还发布了全新电动子品牌——大众ID。


如果仅限于此,似乎也看不出大众在华的新能源战略同其他合资品牌有多大差异。然而,近日大众集团大动作频频,不仅斥资10亿欧元购买了江淮汽车50%的股份,将在江淮大众的股份增持至75%、获得实际管理权,还斥资11亿欧元获得了国内电池生产企业国轩高科26%的股份,将其纳为大众的认证供应商……两天豪掷约160亿人民币,大众入局中国新能源市场的魄力和野心,可见一斑!


据大众官方表示,“此次投资将进一步深化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实现本土化及可持续移动出行的战略。”按照此前的规划,大众拟在2025年向中国消费者交付约150万台新能源汽车。这意味着,除了将经典车型新能源化及已曝光的大众ID.3等车型外,大众将来还将发布更多新能源产品,甚至江淮大众也有望基于本土推出纯电车型。


要知道,时下消费者购买新能源产品,除了考虑政策、外观、智能配置等因素外,也相当看重品牌。毕竟,外观、内饰都易于“复制”,一款车型的技术品质才是重中之重,而一个知名品牌在技术上的可靠性也相对更能令人放心。近几年,国内的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却有不少还停留于PPT造车、空喊口号的阶段,相较之下,大众作为百年品牌,吸引力俨然更胜一筹。


当然,大众在新能源战场面临的对手还不仅是造车新势力,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广汽新能源等本土根基更深的品牌才是其锁定的目标。虽然这些自主新能源品牌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品体系和三电技术,但等到大众全面入局后,其市场压力还会再度加剧。事实上,不等大众新能源到来,时下自主新能源就已经被一个特斯拉“吊打”得略为狼狈了。


2020年对绝大多数车企而言都是“逆风开局”、“雪上加霜”的一年,但在逆风之中,特斯拉却宛如一匹黑马,以强势姿态席卷了各大销量榜单。2月份,特斯拉取得了高端轿车排行榜第一名、新能源轿车排行榜第一名的亮眼成绩;3月份更是销量破万,再次蝉联新能源市场销量冠军……虽然4月份其销量被比亚迪秦反超,但在造车新势力中间,其仍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


因此,面对大众、特斯拉乃至丰田、BBA等品牌对中国新能源市场的虎视眈眈,自主新能源的压力可想而知。本身,国内的新能源市场就尚在培育之中,传统燃油车市场仍是大头,有限的市场蛋糕又被一众合资、外资新能源品牌所挤占,本土品牌的日子自然不好过。


其实,从特斯拉Model 3的成功足以看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产品,最为关注的还是品牌效应和先进技术。谁能免除用户的续航里程焦虑?谁能为用户提供更科技化的智能体验?先做到这些的品牌也就更易于获得消费者认可,并形成良好的市场效应。说实话,目前在中国的众多新能源品牌中,很难有哪家品牌能够复制出特斯拉的品牌效应及未来感,甚至有一些品牌致力于以“网约车”的形式带动企业销量,局限于低端新能源车的制造,又谈何在智能时代占据主动?


除了学习品牌形象的提升和智能技术的沉淀,合资、外资新能源品牌的到来其实也为自主品牌提供了一定的发展机遇。提起电动汽车,不少消费者下意识就会想到“特斯拉”,这其实是一个复杂的讯号。实际上,这不仅彰显了特斯拉的品牌影响力之大,更折射出了时下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可度、了解度的提高,而不再是像早初那样往往持怀疑、轻视的态度。


随着新能源企业技术的成熟和消费者理念的转变,国内的新能源市场还大有前景。整个市场蛋糕做大了,每个车企可以争夺的份额也就更多了,整体来看有助于新能源市场保持长期发展的活力。事实上,这也是大众等品牌豪掷千金要在中国完善其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深层考量。


总之,在国外品牌纷纷向新能源市场发力的时刻,自主新能源品牌更应当有危机意识和奋发精神,不断加强技术和品牌建设,取得主场优势,甚至向全球市场进军。在这方面,比亚迪研发的高端新作“汉”就展现了我们的设计与技术实力。当然,短期内在品牌、智能驾驶技术等方面或许仍难以取得多大突破,但自主品牌仍可以在销售服务、配置丰富性、性价比等方面发挥优势,从而期待“弯道超车”的一天!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1万关注 | 2636作品
+ 关注
资深汽车媒体老司机为你带来:最专业汽车市场分析、行业评论;最新鲜的前沿资讯、行情播报;最贴心的新车导购、用车经验。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