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车怪诞学:去摆摊儿注意啥?不如挑辆好车吧!

"摆摊经济"火了,大家都开始萌生去摆摊的想法。很多人都想把家里的陈年旧货拿到摊位上卖,哪怕只是去摊位蹭蹭热度。虽然"地摊经济"主要目的是缓解疫情造成的就业率下滑,但疫情的逐渐好转让宅家许久的我们都想着走出去"噶闹忙"。


无论你属于正经谋生还是凑热闹"噶闹忙",都会用到摊位运输工具:车。

真巧,在博物馆公众号后台有一位粉丝问怪诞君:"求《购车怪诞学》怪诞君推荐一台摆摊车,我要去摆摊了"。

那么,怪诞君推荐给这位粉丝一台什么车呢?

摆摊谋生:

摆摊儿谋生,你一定会联想到早年间充满烟火气的地摊小巷,一张张蛇皮编织布上摆着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脑补一下,现在的你还能有多少购买欲呢?

100年前就有不少人意识到摆摊儿可不能一成不变,超前思维才能带来更多商机。

1920年代,美国食品制造商伯特先生希望扩大自己的业务,试图通过跨界合作的方式将公司新开发的冰激凌卖出去。他很快想到了汽车,毕竟1920年代的美 国是亨利·福特的时代。

脑洞大开的伯特先生决定将大众对冰淇淋需求与日渐成熟的汽车技术结合起来。他投资了12辆冷藏小货车,并雇佣了身着纯白制服的专业司机,开至住宅区贩卖。伯特还从他儿子的雪橇上借了铃铛,每天都遵循同样的路线发出响声,让居民们一听铃声就知道可以来买冰激凌了。

从此,"冰激凌车"问世,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1920年代初,米勒冷饮公司的冰激凌车首次上街

1930年代的福特Model A冰激凌车队,已经具有规模化

到了1950年代,战后美国社会年轻化,许多商店也开始走上"冰激凌车"的街头摆摊路线。仅美国纽约一座城市就有上百种商品车摊位,包括街头华夫饼、街头手工制品、街头服饰店、街头酒吧、街头套娃娃等。

已经成为美国城市餐饮主力军的墨西哥塔可车,将整个厨房搬上街头

这种创新的商业模式很快传遍世界各地,几乎每一座游乐场都有开车来摆摊的商家。而在品牌形象非常看重的日本,一些有实体店的快餐连锁店和咖啡馆还推出了专属的移动摊位车,广告、盈利两不误。


日本的移动小吃车文化

至今,"冰激凌车"摆摊模式已覆盖全球,形成不同国家风格的移动商店文化标志。

谋生型摆摊车都有以下三大元素:

◆车身尺寸紧凑小巧,便于走街串巷

◆空间储物要多,货品越多越好

◆车价便宜,性价比高


其实,真正需要摆摊谋生的是那些正规的餐饮业、玩具业和服装业,它们有专职的运营团队和资本投入。所以后台留言的粉丝以及有此想法的小伙伴,若想摆摊,不如放下盈利的念头,去收获摆摊的文化和氛围更适合适。

摆摊凑热闹

开车摆地摊难道还有文化和氛围了?还真有,且有40年历史了。

在欧美国家,开车摆地摊有官方学名,叫做:后备箱集市(Car Boot Sale)。1980年初,一位名叫柏丽·帕维特的英国人,在肯特郡的农场上组织了全球首个汽车后备箱集市。车主们开着私家车,装上家里的旧书、旧衣物、旧画、旧玩具等闲置品,共同聚在农场里互相买卖、交换。


发祥于英国的后备箱集市,买卖为辅,交流为主

他们收获更多的财富不仅仅是买卖商品带来的乐趣,更多是展示爱车的后备箱货柜造型。也就是说,后备箱集市是摆摊和秀自家爱车的综合活动。

来看看后备箱集市卖家所选的摆地摊车吧:

◆后备箱必须得大,货物琳琅

◆车型越个性越能吸引买家注意


从最初大家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前来参加,再到之后的车友会、古董车甚至超级跑车后备箱集市。这种有组织有定期举办的后备箱集市直到现在都是欧美国家汽车文化和商业文化的代表之一,几乎每周都会在社交论坛里发帖召集卖家。


在欧美国家,后备箱集市活动几乎每周末都会举办

近些年国内也曾出现过许多类似的后备箱集市活动,趁着这波"地摊经济"扶持,后备箱集市成为一种汽车文化,一定会有所起色。

如果非要推荐一辆车给后台留言的粉丝,怪诞君想说:开车摆地摊应该成为一种成熟的、有规范的后备箱集市汽车文化,而不是大家都开着车去摆地摊凑热闹。

所以开什么车、卖多少东西、赚多少零花钱也变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大家聚在一起,聊聊生活、聊聊与车的故事。

咱上海汽车博物馆的摆摊车酷吧?

最后,希望那些真正需要摆摊谋生的人们能搭上这波"地摊经济"快船,而对于仅是"嘎闹忙"准备开车摆地摊的小伙伴们,不妨试试把地摊摆成有文化底蕴的后备箱集市吧。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新鲜趣闻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8265关注 | 882作品
+ 关注
中国首家专业汽车博物馆,与你一起探索好玩和有趣的汽车文化与故事。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