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这城市被称“中国瓷都”,保存着宋窑遗址,是“国宝”级文物

这是珊珊三丫头爱生活、爱摄影、爱旅行、爱美食的驻足点。


陶瓷,是华夏文明的典型代表,中国传统美学通常是一种“意境”的表达,而陶瓷是能将这种“意境”美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广东提到陶瓷,可能很多人会想到有“南国陶者”之称的佛山。但,广东还有一个陶瓷文化发祥地:潮州。在2004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潮州市“中国瓷都”荣誉称号。


珊珊三丫头这一次来潮州旅行,在参观“潮府工夫茶文化博物馆”时,看到里面摆放着各个朝代关于茶具的瓷器,当时出于好奇,询问了一下讲解员,这些瓷器是哪里制造和生产的?讲解员告诉我,都是出自潮州的产品,潮州陶瓷有悠久历史,源远流长,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潮州先民便开始了制陶的历史。而潮州窑,始于唐代,盛于宋,经历元明清和民国时期的改良,在近现代再度焕发光彩。




这次交流中,珊珊三丫头还得知潮州窑以“笔架山”窑为突出代表,在其盛存的北宋时期,曾有“瓷窑99条,窑长9丈5尺”的传说,因此也被称为“百窑村”。2001年,这条拥有“百窑”之多的宋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天,珊珊三丫头走过了广济桥,参观完在笔架山半山腰上韩文公祠后,便沿着韩江前行,寻找“笔架山潮州窑遗址”。根据资料,“笔架山潮州窑遗址”的位置是在韩江东岸笔架山西麓,从笔架山北段的猪头山,到南段的印子山,沿韩江绵延二公里的山坡上,窑灶密密麻麻地分布着,遍布山野。


开始,珊珊三丫头认为这是一个“国宝”级文物保护单位,又在韩江边上,应该是十分容易找到的,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当我在韩江边上寻觅时,打开导航时,一直找不到定位,又询问了许多的当地人,都是知道大概位置,无法指引出准确的位置,寻觅许久后打算放弃时,走累的我在一间小卖部购买饮料,和店主提到自己在寻找窑遗址时,却有意外的惊喜,原来店主是个户外爱好者,他曾经到过“笔架山潮州窑遗址”。最后在他的指引下,我终于找到了“笔架山潮州窑遗址”所在地,真的是非常感谢这位店主。




当珊珊三丫头穿过一片老旧的房子,来到“笔架山潮州窑遗址”时,终于明白为何这地方这么难找,原来是“笔架山潮州窑遗址”公园还在开发建设中,还没有成为景点,所以在导航上找不到。


“笔架山潮州窑遗址”是一个小山坡,比较荒芜,周围长满了野草。因为珊珊三丫头在佛山参观过“南丹古灶”,对烧窑的地方有一些了解,很可能会把眼前的窑洞认为农村的老房子而错过了。我加快了脚步,企图走进一点看清楚“潮州窑”。


只见到眼前的“潮州窑”一排房子沿着山坡一路向上,呈现白色,房子向上延伸看不到底,能感觉到这里从前是一个大规模的窑场。只可惜这里现在还没有开放, “潮州窑”门是关闭的,不能进内参观,颇为遗憾!


当年潮州为什么要建如此大规模的窑场呢?唐代是潮州窑的始创期,唐代由于国力强盛,潮州与东南亚、印度和阿拉伯等国家的贸易往来已非常频繁。潮州是当时南方沿海的重要港口,对外贸易十分发达,这又进一步促进了潮州陶瓷业的发展,这一时期,潮州已经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当时,潮州周边各县的古窑都统称潮州窑。到了北宋早期,潮州窑进入成熟期,北宋中期到南宋早期,是潮州窑的“鼎盛期”,由于北方战乱,大批南迁的窑工匠带来了先进技术,加上中原经济南移,陆地丝绸之路中断等因素,客观上为潮州窑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笔架山地势适合筑造龙窑,加上高岭土的发现,成为笔架山窑兴起的客观条件。宋代时潮州的经济已相当发达,当时的朝廷引导东南沿海陶瓷外销,笔架山窑规模宏大,一年产量达五六十万件,以供应外销,潮州是东南沿海外销瓷重要生产基地,通过“海上丝路”销往朝鲜、日本、东南亚、西亚等,也有销往欧洲、中东等地。今天的考古发现,远至欧洲、非洲,都有笔架山窑的瓷器。


“笔架山潮州窑遗址”是潮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佐证。潮州因僻处海隅,自古以来,潮州文化发展落后于中原地区,潮州窑即使偶有巧匠精作传世,也多数认为中原名窑所产,随着潮州窑的研究不断深入,潮州窑的真实历史正逐步得到还原。珊珊三丫头希望以后有机会再来潮州时,看到这里已经开放,能够有更多的资料,让人们更深入了解“潮州窑”。

那么,你有来过潮州旅行吗?你是否知道潮州有“中国瓷都”之称?你了解“潮州窑”吗?你有来韩江旁的“笔架山潮州窑遗址”参观过吗?如果有机会来潮州旅行,你是否会来这个还没开发地方看看?欢迎大家留言分享哦!本文是版权作品,未经珊珊三丫头书面授权,严禁搬运、转载、洗稿。如需转载,请与作者珊珊三丫头联系,谢谢。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自驾旅行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987关注 | 680作品
+ 关注
爱生活,爱旅行,爱摄影,爱自驾游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