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池供应分离开始,新能源车企本身会越来越影薄吗?

从本世纪新一代电动汽车出现的那一刻起,人们惊奇地发现,传统汽车行业中一辆车“什么都由制造商包办”的生产模式似乎并不怎么适用——比如,成熟的电池技术就是传统车企无论如何也赶不上专业企业的。无奈之下,各种供应商制度又开始大行其道……

自研or委托?

一直到2012年的eQ,丰田纯电量产车的市场表现都不算好

通用EV1的风评走向了一个极端:“你问我推荐,搁我我不买”

由于其他领域对电池组、电机和电控系统的使用与发展与汽车行业存在一定平行关系。在千禧年前后人们将目光重新投向电动汽车时,不单是试图探索这一领域的传统车企(比如通用和丰田),就连新兴或彻底转型的企业(二者的典型代表就是特斯拉和Venturi)也难以凭借一己之力打造出一台技术上不落后于时代的电动汽车。


在现代电动汽车出现的早期,无论特斯拉还是完成转型的Venturi,都要依靠外来供应商帮助

但是,该做的生意还是得做,市场可不管你的研发进度到底怎样。因此,寻找电池/电机/电控(这里指广义上的电控,包括电池的温度控制等复杂系统)供应商就成了唯一解。当然,有些车企不会因为一时的技术差距而死心,在与供应商合作造车之余,他们也在暗暗搞着研发和技术积累。因此,现在投身于电动化车型的企业中,大抵可以这么分类:



有实用化的自主技术,且已经开始应用的:典型的例子包括通用(Ultium四元电池)、比亚迪(本来就是造电池的)、长城(自营蜂巢能源)、现代-起亚/丰田/本田(氢燃料电池技术,虽然有点偏,但这也是一种方向)等;


放弃治疗、直接捆绑供应商的:电动化起步稍晚的传统车企,以及绝大多数以互联网造车为思想指导的新生电动汽车企业。


躲不开的拥抱博弈论(大雾)

从长远来看,是否保持自研能力才是最好的出路?未必。在各种子系统越来越精密而复杂的今天,多家汽车企业各自研发新技术,不仅容易造成大量的成本浪费,更会越来越频繁地面临为达成技术目标而“同途异路”的尴尬。与其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这些上,倒不如集中力量一同前进。


图:通用中国

而这种思路,也与70年代以来汽车行业寡头化的趋势相互呼应——小规模的汽车企业不仅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大厂的各种总成,它们本身也在逐渐成为大厂的一部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寡头们似乎也有走到一起的趋势,不信你看FCA和PSA的联姻。


图:通用中国

类似地,转型中的传统车企,也会以这样的姿态拥抱三电系统供应商。至于它们会不会在某个特定的场合下成为三电供应商的一部分……应该不会,因为纯电后面还有氢能和核能可以转型,没人会把宝全压在电动车上。


另外还有一点,在车企自行探索的同时,他们依靠其他供应商而生产的成熟电动产品仍然在源源不断地产出,供应商也会根据市场反馈不断做出技术升级。在这场先天不公平的军备竞赛之中,后发的造车企业除非能拿出国家级别的动员和执行能力,否则很难有翻身的机会。

集体沦为OEM?

那么,倘若传统车企真的没有翻身之机,逐渐只剩下整合能力而失去核心技术的它们又会走向何方?我们不妨把脑洞开得更大些:“我们不生产一切零件,我们只做供应商的搬运工。”



早在上世纪初,还是稀罕奢侈品的汽车有这么一种销售套路:厂方只把带着车架的底盘交给买家,买家可以自行寻找喜欢的车身公司搞定制。时过境迁,在产业大转型和供应商技术优势的冲击之下,这种模式似乎有望迎来一场文艺复兴般的回归:反正是拿模块化的成品组装新车,那就干脆利用新时代的超强生产力,把所有核心之外的东西也做成定制的。emm,这么看来,大众当初收购ItalDesign设计公司真是高瞻远瞩啊……



福特Nucleon,诞生于太空竞赛时代的核动力汽车

那么,等到电动汽车也成为明日黄花,氢燃料(电池)汽车/核能车辆成为主流的时代呢?考虑到技术发展的进度,也许氢能汽车时代的技术外援程度不会像电动车时代这么离谱,历史再轮回到二十世纪模式的可能性不小;但是,核能这种相对危险的东西,大概还是会被统一管控。届时,纯OEM模式又将重新回归。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1万关注 | 5555作品
+ 关注
“新能源车”准车主与车主的玩趣社区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