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辟谣之:车越重越安全?那为何车企还在拼了命的减重?

如何衡量一款车的安全感?家里的老一辈人一定会提到一个词:厚重感。

所以德系车在他们眼里往往是更高级的存在,而日系车往往就是反例(你看,把关门声音做厚重一点还是有好处的)。


若你稍加反驳,他们则会拿出更强有力的"证据":那为什么大货车和小轿车碰撞永远是小轿车吃亏?不就是小轿车太轻了吗?

这让你无语凝噎,不过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越重的车就越安全吗?

其实车重与安全性并没有直接对应关系,一辆车是否安全,主要涉及到车身结构是否合理,主被动安全是否到位。

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碰撞试验,车头车尾在发生碰撞时往往扮演的是一个溃缩吸能盒的作用,要是把它们做成更重更坚固的结构,往往还不能保护驾驶舱的人员。


而车重,主要体现在高速稳定性上(当然,气动设计好的车型,比如超跑,即使车辆再轻,但因为气动设计的存在,在高速上往往能提供几十倍车身重量的下压力,所以也足够保证车辆的稳定性),不过如果车辆太重,则会导致如油耗变高、操控性变差、制动距离变长等缺点。


所以我们现在能看见,很多车型都在强调减重,强调用了多少轻量化材料,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不改变车身强度的前提下,减低车身的重量。

不过这里还是要说明一下,我们上面得出的结论,都是客观的评价一辆车到底是重一点好还是轻一点好?

如果真要真枪实弹的用两车碰撞,那肯定是重的那一方变形更小,因为从动量守恒定律角度来分析,两车相撞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相等的,作用时间也相等,但是质量大的一方速度变化小,加速度就小,因此在事故发生时,重车相对于轻车,人员受伤的可能性就减少了。


这里我们就不钻牛角尖了,继续说回车身的轻量化应用。

前面我们说到,厂商在保证车身结构以及强度以及成本的前提下,会尽量去考虑轻量化材料,应用最多的,便是铝。

近几年很多车企奥迪、奔驰、捷豹路虎、甚至国产品牌蔚来,奇瑞(奇瑞的新车型蚂蚁就是全铝制轻量化车身,价格已经下探到15万左右)等都开始研究全铝车身。


不过目前由于成本等原因,全铝车身目前应用还不广泛,更多的是用在全铝发动机上,而这些项目的研究改进,目的就是为了减轻车身重量。

除此之外,包括镁、陶瓷、塑料、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复合材料近年来也受到企业的欢迎,虽然更多的应用在高端车型上,但出发点都相同。

而对于那些成本太高的材料,很多经济车型选择不用,它们在现有的材料上,改变结构,比如高强度钢板的使用,既能使构件厚度减薄,又能保证其使用性能,从而减轻汽车的质量,而且钢铁材料价格便宜、工艺成熟。


最后笔者引入一组数据,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车企都在拼了命的减重:研究表明,汽车整备质量每减少100 kg,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0.6 L,也可以说,汽车质量降低一半,燃料消耗也会降低将近一半。

无所以论是出于成本角度还是环保角度,我们都需要发展轻量化车身。

写在最后:

其实说到这,相信大部分读者已经懂了,车身重量与安全性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一辆车是否安全往往更加看重车身结构的合理性,主动被动安全是否保护到位,若是单纯的增加重量,不仅安全性得不到提升,反而会导致操控变差、油耗增多等一系列问题,属于费力还不讨好,车身的轻量化发展,已经是大趋势了。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技术解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11关注 | 187作品
+ 关注
做人做事最重要是开心,买车用车最重要是安全
Ta的内容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