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EV是完美的沪牌解决方案?看完再决定也不迟

近日上海外牌将进一步限行的消息引爆了各大网络平台,有口吐芬芳的、有心情郁闷的,当然其中有不少持有外牌的朋友将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需要设法得到一张沪牌。沪牌等于一笔巨款+低中标率,这时候新能源车显得格外吃香,免购置税+送绿牌也让它们的销量在近些年有了巨大的提升。



目前送牌的新能源主要方案只有两种,纯电或者PHEV插电混动( 理想ONE的增程较为罕见)。许多对于里程焦虑的消费者比较倾向于PHEV,看似这也是目前最佳的解决方案,既兼顾了续航,又得到了畅行无阻的绿牌。但经过对多款PHEV车型的体验之后,发现事实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



首先说说PHEV车型受到追捧的最大优势:能够缓解里程焦虑。但事实上这里面存在认知差异,因为PHEV车型由于动力电池的存在,通常会挤压油箱的容积,哪怕售价20多万的中高级PHEV车型,其油箱容积也会小于50L,一些紧凑型车甚至只有40L不到,即使将电量充满,其燃油消耗也只是在有电的情况下比较理想,而一旦电池耗尽,由于车重的关系油耗会显著高于纯燃油车型,而较低的油箱容积会导致最终的续航里程暴跌,这种情况在PHEV车型上十分常见,事实就是PHEV车型的续航里程并不是它的优势,它需要比纯燃油车型更频繁的加油,只是说用加油替换了充电而已。



其次便是驾驶体验方面的问题。有些PHEV车型电机与燃油机匹配较好,在动力衔接上可以做到丝般顺滑,但更多PHEV车型在混动工况下会出现顿挫。营造出不适的体感;还有些为了兼顾更好的动能回收,而将刹车脚感设定得比较模糊。另外即便动力匹配再协调,一旦其电量耗尽,由于车重的关系其加速能力会有着大幅下滑,这时候小排量发动机带动沉重的车身,必然结果就是干吼不走,整体驾驶体验与有电时呈现较大落差。



最后便如同上面提到的那样,目前绝大多数PHEV车型都会采用较小排量的发动机,例如大众帕萨特PHEV采用1.4T,宝马X1 PHEV采用1.5T,事实上这在电机的辅助下是完全合理的设定,但普遍低于100km的纯电续航容积会导致许多PHEV车型在中长距离行驶时处于缺电状态。事实上这不能赖主机厂缩水,这里就要提到一个概念,便是平台化,由于绝大部分PHEV车型的基础都是燃油车型,这势必让其在大量部件的成本上有所妥协,这也是目前绝大多数PHEV车型动力总成偏弱、配置偏低的根本原因。在这点上,依附于专属的电气化平台,纯电车型的成本可以压缩得很低,例如价格一降再降的国产特斯拉Model 3。



综合来看,PHEV最为理想的状态便是始终保持有电甚至是满电,但事实上这种情况仅限于市区通行或者说佛系驾驶,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如果已经拥有了一台燃油车型,我个人的建议是入手一台续航里程400km以上的纯电汽车;而如果条件只允许买一辆汽车且对绿牌有着刚需,PHEV车型只能说是现阶段唯一但无奈的选择。



注: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若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需注明来自一号汽车。如发现非法转载,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2万关注 | 1万作品
+ 关注
一号汽车网官方说客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