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欧洲车更擅长表达情感?

文 | 薛雅夫


中西文化上的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


譬如饮食。中国人的谦逊、隐忍,都浓缩在筷子里,浓缩在全国各地充满着智慧的烹饪技巧里。西方的用餐礼仪,则是一种自信的文化哲学,它涵盖了不吝啬的赞美,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


而造车,或许更是能反映东西方不同哲学思想的镜子,驾驶欧洲车,不失为一个了解西方人的不错途径。

 

入行以来,除了法拉利、兰博基尼以及宾利还暂时未能接触外,大大小小的欧系品牌在试驾完后,都会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之所以印象深刻,倒并不一定是车造得好,而是品牌从内到外的自信感,这与日系、中国品牌的精神思想委实不同。

 

简单来说的话就是,欧洲人,确实比东方人擅于表达情感。




奥迪,是我最想先说的品牌。

 

每回试驾奥迪,我对这个品牌的情感可以说是复杂的,它的高性价比在豪华车阵线里有些不合常理,加上品牌影响力大、终端价格又有着很强的杀伤力,总能俘获小姐姐的青睐。但尽管产品力不错,奥迪的做工用料有时候却算不上非常厚道。




开奥迪车,总会觉得很熟悉,这种感觉跟开大众的感受类似,不是指驾驶感受一致,而是有着一种再见旧情人的放松感,即使很久没见了,也还能记得对方的癖好与香水味道。

 

上到A6,下到A3,哪怕入门Q3与顶配Q5,奥迪系的车型开起来的感受都尤为相似——你很容易把车开得飞快,而你并不需要做些什么,或许你需要关心的,只是你等下要听哪些音乐。


但有一个前提,以上感受必须建立在Quattro版的高配车型上。

 

快是肯定的了,但或许并不适合那些追求驾驶乐趣的人群,那种与情人一起谈情交心,直至最后水乳交融的情感状态,从来就不曾在奥迪的身上发生过。

 

低配的前驱奥迪,或许更适合过过小康日子。

 

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系的产品开起来的驾驶感受相当统一。这当中就不得不提祖传的EA888+DSG的江湖红人。


大众的2.0T发动机在江湖上出了名动力好、涡轮起压快,DSG双离合变速箱又是所有非超跑品牌里,唯一做得又快又顺的那个。以至于大众的车型开起来都无一例外地畅快、操控稳健,特别是应对一些紧急路面处理时,大众的车身姿态都比较稳健。




同样的,除非是主打性能取向的车型,否则“VW”标,很难和驾驶乐趣发生联想。

 

欣喜的是,这两年看到大众不再沉闷,近来的设计逐步取消了“套娃”的设计模板,而底盘的质感也开始“变软”,不再像以前那么扎实,而全新数字高尔夫的强势蜕变,更是一个强势改革的明确信号了。




德国人也并不是没有感性的一面,看看奔驰和宝马就知道了。


BBA近两年不断深化本土化车型,推进中国市场加大基盘的好处是:现在买辆奔驰车,大概20来万就能搞定。(例如高配A级和中配走量的C级)


车价低了,但国产大奔始终会保留两大特色:安全性和品牌基调。


前者体现在全系标配主动刹车的配置(这玩意一定救了不少人),后者则是以顺滑、斯文的驾驶风格深入人心。



 

这种平顺的驾乘风格,跟天籁这种家喻户晓的平民车型又有着很大的不同,常规的家用B级车,动力的输出一定是缓慢的平顺,这种平顺令你压根就不想开快,也开不快。


而奔驰的做法是,通过豪华的车厢氛围,不断地暗示着你尊贵的豪门身份,并且转向底盘的质感调得很有分量,让你有一种成功人士的乘坐感受,时间久了,内心里也自然会默认了这份暗示,从而改变自身原本急躁的性格。


奔驰的造车哲学,有时候就像是一位顶级富豪教你如何打开贵族圈层的视野。




而在奔驰对立面的宝马,似乎又变得矛盾许多。


因为在我入行以来,宝马的造车方式就一直不断在发生改变。E90时期的 宝马3系,绝对是历代3系车型的巅峰造诣,运动性能与实用性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之后的F30时代(上一代3系)开始加长轴距,产品属性慢慢偏移,向舒适取向进化。

 

我曾经花过很多时间来想这个问题:是宝马变了?为了市场妥协失掉了初衷?

 

所以之后,我试完了5系、X3和X5等,其实宝马很多车型开起来都很带感,只是我们能够接触到的,也仅仅只是这类常规车型,宝马的精髓在进口车上依然固执地保留着,只不过是因国情、文化的不同,企业为了生存,为消费者提供合适的产品,也本来是经商之道。


当你开过4系、6系,M3\M4之后,才会发现,不是宝马变了,而是消费者的需求变了。




有一次在朋友的维修厂看到一辆老的捷豹XJ,打开机舱后那宛如工艺品般的V8引擎,让在场的每一个男人心醉,我想除了雪茄、哈雷摩托车,那一定是最能代表男人味的机械技术了。

 

所以你问我,西方哪个品牌最能坚持个性,我一定回答你,捷豹。

 

这个从英格兰远涉重洋过来的品牌,说实话,它在中国人的文化观念里,很难发生思想碰撞。

 

过去要了解英国人的思想,多是通过电视、影视等作品,来从中窥探英国人上层建筑和底层人物的不同文化。




奇瑞捷豹路虎的出现,令“开捷豹车”这件事变得门槛降低,往后开捷豹车,或许会是一个很好的了解英国文化的路径。

 

毕竟阿斯顿·马丁太遥远,而MG已被中国化。

 

近几年奇瑞捷豹路虎不断深耕内地市场,从中我也试了不少捷豹的车子,例如XEL、E-PACE等车型,我对这两款车型的印象很深,尽管是国产版本,但丝毫不影响它们的纯正英伦风味,在欧系同级的竞争对手不断向舒适妥协的时候。


捷豹XEL开起来,相当有紧致感,2.0T发动机输出有劲、底气足,让驾驶者很喜欢去折腾这台车,并且价格也不错,至于它为何卖不好,其实,这真的需要一定的耐心,市场耕耘不是一朝一夕。


除此之外,PSA也同样是一家有所坚持的车企(所以也逐渐变得小众),而它的坚持主要体现在浪漫的设计。




单纯聊驾驶,不管是标致还是雪铁龙,底盘的行驶质感一定是这个品牌车型最为惊喜的部分,拿雪铁龙C6举例,作为中型轿车,雪铁龙C6的底盘质感完全能够媲美奥迪A6级别的行驶质感,屁股底下能够感受到的震动微乎其微,悬挂的处理恰如其分,总能卸掉多余的细碎震动,很细腻。

 

或许法国人造车的逻辑有点奇葩,而这也是聪明的中国人,为何要到法国设立底盘研究中心的原因吧。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新鲜趣闻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5万关注 | 5630作品
+ 关注
资深媒体人打造,一个有个性、有视角的汽车人文观点和交流平台。 车不只是代步工具,还是生活的一种刻度。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