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先生,敬启


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雷军先生:


见字如晤,展信佳。


久仰先生大名,虽素未谋面,但是您作为社交媒体上的活跃人物,以及小米品牌的代言人,常常出通过屏幕映入眼帘,给人一种“天涯若比邻”的亲近感。


今冒昧致书,诚惶诚恐,只为先生重新创业,ALL In造车一事而来,不做评判,以求教诲。


作为小米的用户之一,实难抑制对产品的喜爱之意,无论是家人正在使用的小米手机,还是个人常备身边的无线耳机和手表,亦或是公司配备的小米全家桶,都让我对这个品牌的产品形成了深深的依赖,也更能读懂小米打通生态链的高明之举。


然,作为一名蛰伏在南方某一线城市的汽车媒体人,听到您亲自宣布造车的决定后,我不甘心当一个沉默的点赞党。


虽然满打满算,进入汽车行业不到一年,但是在三百多天的耳濡目染之下,我见证了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某些关键时刻,我也目睹了车圈新手成长为一股真正的势力的艰难过程,同时,我也感受过中国汽车市场的实现阶段式高速健康发展的喜悦和国内自主品牌日渐崛起的荣光。


虽不能像车圈前辈那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是根据自己对这个行业的粗浅观察,对市场的简单剖析,还是想借此机会表达一下。有些话,藏不住,有些问题,我也渴望一个答案。




其实,早在今年2月19日,《晚点 LatePost》刚爆料小米要造车的新闻时,我就想联系您,也有在微博私信给您,虽未得到本人答复,但也等来了官方的迅速回应:" 等等看看,暂时没有。" 几日后,小米集团再次官宣称," 就电动汽车制造业务的研究还没有到正式立项阶段。"


不到40天,在小米的发布会上,您声泪俱下地宣布要赌上人生所有信誉造车 ,猝不及防,造车新势力又添另一位新选手。你带着一千多亿的钱,800多件小米在汽车领域的专利向你台下和电视机前为你发烧的用户承诺:全力以赴去做小米汽车。




看到你身后PPT上的“为小米汽车而战”几个大字时,感觉您不像是在商海浮沉了几十年的老将,而是无畏的新兵,正热血澎湃地奔赴一个年轻的战场。


我是敬佩您的,一往无前,生生不息。无论是带领金山软件敲钟上市的你,还是聚齐一帮人创立小米的你,亦或是哽咽着说出要造车的你,尽管岁月流转,但是你眼神里依然可以看到强烈地渴望成功的光芒,话语里带着强烈的使命感,身上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


作为汽车圈最强天使投资人,我不敢称您为门外汉,您也肯定懂“知易行难”的道理,对于汽车行业的风险,汽车工业的复杂,以及其巨大无比的长周期投入和回报,您不会不明白,而且肯定比我了解。在这样一个知天命的年纪从零开始涉足一个全新的领域,这种‘are you ok’式的勇敢让我一个90后深受启发。




我是理解您的,顺势而为,乘风而起。从你创立顺为资本和发表“风口论”就不难揣测出你的经商哲学。这个风自然是智能电动汽车,而且从如今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份额来看,你也判断没有错,风口还在。


而这个“势”,私以为,是由两股力量所成,一股是用户的力量,您在发布会上也直接将小米选择造车原因,归结于米粉的支持。而另一股是来自外部的竞争,这也是小米造车最深层次的原因。




对于小米而言,相对于已经逐渐饱和,进入零和博弈时代的智能手机而言,智能电动车的确还是一片待开垦的宝地。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智能汽车极有可能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成为下一个超级流量入口。


此外,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时间窗口也在缩小,同行都在造车,滴滴已经按捺不住了,OPPO和VIVO也在赶来的路上,字节跳动和美团不可能毫无动作,如果小米不动,会不会落伍?智能生态如何发挥更大效用?这些都应该在你的考虑范围吧,所以,我认为您的这次“请战”,除了开辟新的利润疆土,也是为了维护一个王者的荣耀而战。


我也是支持您的,成或不成,那都是您终将踏上的路。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勇气本身就已难能可贵,何况,您还表示子公司将以全资方式筹建,不会接受其他投资方的注资,实现完全独立运营,从您说出这话的时候,在我心中,你就与那些“PPT造车户”区隔开来,你把造车的节奏把握在自己手里,风险也一并抗下,尽管没有发布会上那番恳切的言辞,我也愿意相信你,这次,你又一次认真了。


当然,这也是你的高明之处,不浪费每一寸舞台,你总能发挥出高情商的整合能力,强大的个人号召力和凝聚力,从你最近组织的华夏同学会的阵容就可见一斑,宣布造车的那天,更是把华人运通的风光抢光,高合HiPhi X的新车不要面子的吗?


除了是社交场的一把好手,您更是营销界的扛把子,懂得抓住用户的心,营销玩法多样,相关案例不胜枚举。用200万换LOGO,引起全网上亿级的热度,我看网友们总在您的微博下留言:“心疼雷总,抓紧报警吧”。这波不但不亏,反而是血赚。


支持您造车,自然是看到了小米的实力。吴晓波老师曾说过,“中国制造的明天,并不在他处,而仅仅在于能否做出打动人心的产品。”


无论是小米的带USB接口的插线板,还是形态可调整的水滴屏,小米用痛点思维与微创新之道打造的产品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如果你把企业这种快速响应市场的活力和坚持微创新的精神注入造车领域,那汽车的想象空间就更大了。




在我看来,资金充裕并不是小米造车的主要优势,而是小米的品牌号召力和资源渠道。栉风沐雨11年,小米已经有了庞大的粉丝基础,上万人的研发团队,此外,截止到今年4月3日,已经有5000家小米之家在全国遍地开花。这些都成为了小米造车的潜在资源,也是你握在手中的王牌。


作为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借此机会,我也想从一个普通的小米用户,一个偷偷关注您跑步事业的年轻人的角度,向您表达一下我对您造车一事的疑惑以及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在前几天的直播中,有幸在屏幕前观看了您和车圈KOL韩路的对话,关于造车,您有透露以下几点信息:1、首款车极大概率是轿车及SUV;2、价格区间在10万-30万;3、最快3年后推出;4、LOGO有可能延用小米标。




此外,你也表示相对于其他造车新势力,小米供应商、生态链科技及人性化体验等是自己优势项目。很遗憾,没有听到您分享更多的造车规划,至于如何筑造小米汽车的护城河,您也没有正面回答,想来,对于这个只花了75天的决策,你还在努力做功课中。


首先,我们得承认,手机和汽车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产品,我一年可能换2个手机,但是几乎不可能一年换两台车,手机出现BUG可以忍受,但是汽车出现问题,那就是危机生命的事,对于一个新入局的企业来说,对品牌的影响是致命的。所以,小米成功的经验,真的能在汽车上复制吗?如何避免顾此失彼,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情出现呢?


其次,您如今已经投资了数十家汽车领域的公司,也申请了不少相关领域的专利,但是细究下去,发现其多是关于汽车设计层面的,而没有触及汽车的基础性技术,可是主赛道的东西,不是靠投资就能完成的。如果还想要延续小米的传统:用60分的价格卖80分的产品,小米会怎么布局汽车生态链,建造自己的护城河呢?




我们都知道小米的秘诀就是参与感,极度重视与用户的沟通,你本人也多次下场直播,跟米粉互动,还在微博上向网友发起了关于小米汽车品牌、车型、定价的相关投票,以此作为决策的参考,甚至邀请用户当小米代言人,这些亲民的做法为你积攒了很好的路人缘。




但是,“傻傻对用户好”这一套早就被蔚来学了去,而且效果显著,成了蔚来的一块金字招牌,你看,蔚来的车主也就10万,但是蔚来APP的下量却超过了140万了。虽然小米跟蔚来在产品定位上有所不同,但是小米服务再做得好,恐难超过蔚来,而且,现在买小米的人,三五年后或许都能买得起蔚来了。


纵观如今的汽车行业,无论是做智能的,还是做高端的,亦或是做服务的,都大有人在。留给小米发挥的空间的确是不多了,但也不意味着没有。


木已成舟,落子无悔,人的想象是有限的,但是迸发的力量却是无穷的,未来的汽车市场,注定硝烟弥漫,也许,我依然能在刀光剑影中看见您的身影,披着小米橙铠甲,继续生生不息。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所有的发展、成长、进步都会伴随着不适感,要想延续小米当年的成功,必定需要您付出加倍的努力。


但我相信,爱笑的工程师运气都不会差,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我衷心祝福您,造车顺利,也期待您在车圈掀起不一样的浪花。


                                                                                                                                                                            章丽娟

                                                                                                                                                                      2021年4月8日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6409关注 | 1102作品
+ 关注
《车谈会》创始人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