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加强监管:智能汽车泄露隐私,并非危言耸听

撰稿人 | Elber

4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网络安全问题,征求意见稿提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应依法收集、使用和保护个人信息,实时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定重要数据目录,不得泄露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信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重要数据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境内存储。因业务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向行业主管部门报备。


这意味着,目前在智能化汽车上,围绕搜集大数据所开展的包括人脸识别、用户数据搜集、道路数据搜集等高新科技,将纳入正规监管的渠道。

这也标志着保护用户隐私与AI技术发展的矛盾,终于到了不解决不行的时候了。今年央视315晚会,国内知名经销商集团——正通汽车被央视曝光,在旗下多家经销商展厅内,通过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搜集用户数据。涉嫌泄漏用户隐私。被央视曝光后,正通连夜拆除了安装的全部摄像头。


更早之前,特斯拉被曝在某些敏感地区,被禁止驶入的新闻。可以说,汽车智能化发展与保护用户隐私之间的矛盾,终有一天要解决。而让这个矛盾激化从而引起监管部门注意的,就是特斯拉。

缘起特斯拉

其实,在工信部发布征求意见稿之前,“特斯拉车内摄像头高清画面”就已登上热搜榜。相关视频显示,特斯拉车内五个座位均被车内摄像头清晰记录,画面质量堪比高清电影。此事引发了舆论关于行车隐私安全的广泛争议。


3月20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上,特斯拉CEO马斯克在远程联线发表名为《下一个颠覆性创新》的演讲时,突然跑题称:“针对任何用户隐私信息,我们都有强烈的保密意愿。如果特斯拉公司使用车辆数据窃取包括中国在内的用户隐私信息,我们将被关闭。”可见这个问题,目前已经成了困扰特斯拉在中国发展的一块“心病”!


马斯克做出上述表态,也是事出有因,此前,特斯拉因安装有全方位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等硬件设备,在某些地段被禁止驶入。

特斯拉在开发新能源汽车产品之初,就已将自动驾驶能力考虑在内。除了早期用来试水,现已停产的老款Roadster外,目前该公司旗下已投入量产的Model S、X、3以及Y这4种车型,均统一配备由高清摄像头与超声波雷达构成的硬件传感器系统,并长期以此作为特斯拉Autopilot自动驾驶功能的重要倚仗。Autopilot功能也长期被作为其“技术先进性”的重要卖点。


特斯拉的车载视觉系统,由环绕车体的8枚摄像头阵列构成:其中4个指向前方;一对位于两侧翼子板,分看左右;一对位于左右后视镜上,指向车尾。这组摄像头阵列的视野,覆盖车辆四周360°全向。其中指向车首方向的摄像头,最远可分辨250米外的目标。除了视觉系统外,12个超声波传感器构成了车辆的近距离避障、补盲系统。全部12个超声波传感器,环绕在底盘的四周,设计可探测最远8米内的障碍物。在使用过程中结合特斯拉的OTA空中升级功能,使其软件系统随时得到特斯拉官方的更新升级。凭借这些设备,特斯拉可以采集覆盖车主个人信息、车辆环境信息、车辆行驶信息、甚至是车主手机信息等200多项信息。

换句话说,坐在特斯拉车内,用户和车辆毫无隐私可言。

而之前还有消息称,特斯拉计划将中国用户数据迁至中国——也就是说,眼下每一辆特斯拉汽车在中国收集到的数据,都直接保存在美国特斯拉的服务器,并不在中国政府的监管范围之内。

信息泄漏风险不能小觑

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在给车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数据安全和政府监管带来了新的难题。而特斯拉的“视频事件”显然让用户的恐慌进一步加深。

其实,不光是特斯拉,几乎所有标榜自己“智能”的汽车都有采集用户信息、交互习惯、道路信息等数据的设置。而这些都可能涉及到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

究其原因,在于其数据采集和上传能力上。举个例子,特斯拉通过其车载8路摄像头拍摄到的周边精确环境与地貌,结合车上的高精度定位设备,完全可以基于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同步定位与构图模式)算法来进行地图测绘。


还需指出的是: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目前我国在高算力核心芯片及操作系统上均为外国供应商控制。国内还没有自主开发的高算力平台搭载的量产车型,操作系统也严重依赖于国外产品(以QNX和Android为主),自主产品性能及兼容性均存在不小的差距,软硬件未实现解耦,软件集成能力较差,存在卡脖子的问题。


此外,我国在汽车环境感知传感器领域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和市场份额上均存在差距。目前国内的环境感知传感器市场大部分份额被国外汽车电子巨头公司占领,而且在芯片等领域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由于产品研发周期长、资金回收慢、主机厂的配套供应体系对采用自主产品又存在歧视和顾虑,企业在投入技术研发时需要面临极大的资本压力,专业人才储备也明显不足。

由于我国的汽车环境传感器产业发展时间晚,尚未形成成熟的产业链,技术与市场主要由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所掌握,我国只在产业链的小部分略有布局。考虑到单独的车载摄像头、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并不能有效应用于车载领域,必须配合软件算法应用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也对我国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方面提出了严峻挑战。

换句话说,智能汽车上,数据的采集、上传、处理这些核心领域,外资公司控制了大部分环节,对数据采集源头加强监管,实际上是防患于未然之举。

写在最后

2013年6月,前CIA雇员斯诺登披露的“棱镜门”事件犹在眼前。在棱镜门事件中,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直接进入美国网际网络公司的中心服务器里挖掘数据、收集情报,包括微软、谷歌、雅虎、Facebook、苹果等在内的9家跨国网络巨头皆参与其中。作为美国企业,特斯拉也好,谷歌、微软、苹果也罢,受美国政府的监管,自然有义务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所服务。当这些跨国公司掌握了如此诱人的数据时,美国的情报机器又有什么理由不去“挖掘”呢?


此次工信部出台征求意见稿,体现出中国已经开始从政府层面重视对用户隐私和国防安全数据的监管,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打铁还需自身硬,近几年中美贸易战引发的“卡脖子”事件,已经暴露出我国在诸多核心技术领域缺失的大量问题。短期来看,政府可以采用财政补贴的方式,鼓励企业开发芯片、传感器和车载操作系统,至少成本上能与国外品牌相抗衡,打开国产芯片进入整车厂的大门。

长期来看,要解决根本问题,应站在国防安全的战略高度,对上述领域的核心企业进行政策保护,激励甚至要求主机厂采用本土配套。从政府层面加强整车企业、零部件配套企业、软件开发商乃至高校、科研院所的产业协同,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版权声明:本文为线外邦独家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0.9万关注 | 1.4万作品
+ 关注
看70、80、90后怎么侃车,还差一个60后,欢迎补缺。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