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在这个节点,传统车企要“爆”了



终于跑完了一天车展,晚饭后看了看今天的步数排行榜,超过两万步的我,竟然只能排在朋友圈排行榜的三十名开外,而排名第一的那位媒体朋友,居然比我多出了接近一万步,真乃神人也。


言归正传,正如此前所说,今年上海车展上首发和亮相的新能源车真的有点多,估计你们以为我又要聊那些新势力品牌的电动车了吧?NO!这次我“反其道而行之”,只聊那些传统品牌在这次车展上带来的电动车。


因为仔细看下来你就会发现,这次集体爆发的,正是那些一直被人们“瞧不起”的传统品牌。这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那句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传统车企的“求生欲”还是相当强的。


先来说说BBA吧。因为他们都非常默契地,“联手”在车展媒体日的前一个晚上,几乎同时举办发布会,发布了它们的新车。其中奔驰不愧是老大,一口气就发布了EQS、EQA和EQB三款纯电动车;而宝马则带来了最新的纯电动车BMW iX。奥迪由于已经在上周发布了国产e-tron和e-tron Sportback,所以这次车展发布的新电动车,就只有A6 e-tron和上汽奥迪Audi Concept Shanghai两款概念车。


这几款车型的主要性能参数,网上都已经铺天盖地了,我就不详细罗列了。 奔驰EQS、宝马iX和奥迪A6 e-tron显然都是各自的重头戏。奔驰EQS是奔驰首款基于全新纯电平台的旗舰车型,0.2cd的风阻系数真的是惊为天人,妥妥地拿下“量产第一”的名号,CLTC最大续航超过800公里,并且还将推出AMG的版本。


宝马iX搭载了第五代eDrive电驱系统和新一代iDrvie系统,WLTP续航里程也超过了600km。奥迪A6 e-tron尽管还是“概念车”,但由于是基于PPE平台打造,搭载100度的电池的车型WLTP续航里程也可超过700公里,并将在一汽奥迪国产。


不难看出,BBA真的已经行动起来了,新产品也不乏各种技术亮点,足以证明这些豪华品牌向电动化转型的决心和技术实力都是不容小觑的。但唯一的问题是,这些基于最新平台,汇集最先进技术的纯电车型,最快都要在1-2年后才能真正来到国内市场。 按照目前国内电动车技术升级迭代的速度估算,我们实在很难预测到2-3年后智能电动车技术会发展到怎样一个水平,国内的用车环境又会有哪些改变?BBA在中国市场的压力,可一点都不小啊。


再来看看紧随其后的凯迪拉克和雷克萨斯。


凯迪拉克车带来了基于通用最新纯电平台Ultium的首款纯电动车LYRIQ概念车,量产版本将在上汽通用国产,计划2022年上市。而雷克萨斯此前云发布的,基于全新纯电动车型平台打造的LF-Z概念车也首次亮相。按照此前雷克萨斯发布的数据,LF-Z的WLTP续航里程达600公里。


这两款纯电概念车的核心信息此前有介绍过了,都是基于最新平台的产物,无论是电驱系统还是智能化科技方面,他们也都是“尽力了”。相比之下,LYRIQ量产版的国产车型已经倒计时了,而LF-Z仍未披露详细的量产计划。


在电动车市场上,中国品牌的高端智能电动车真的越来越多了,而且价格天花板也已经打开。例如被很多人“吹爆”的极氪001,顶配售价已接近40万元,智己L7车展上公布预售价为40.88万元,如蔚来ET7售价最高超过了50万元,更别说红旗和高合了。这些传统豪华品牌的电动车,日后该如何定价呢?又是否能保留燃油车时代的品牌溢价呢?这都将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比之下,大众品牌的电动化转型是最激进的了。在国产ID.4 X/CROZZ刚上市没多久,这次又正式亮相了尺寸更大的纯电动SUV ID.6 X和ID.6 CROZZ。就目前来讲,6/7座电动SUV还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款车型,而且定位都偏高端。换言之,目前留给ID.6家族的市场空间还是很大的,就看大众能不能抓住目标用户的心了。


虽然反应速度不及大众,但这次日韩品牌也终于有所动作了。


丰田这次全球首发了基于e-TNGA平台的全新纯电动SUV概念车——bZ4X。其实不难看出,这台外形颇似RAV4的纯电动概念车,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完成度都已经相当高了,相信已经非常接近量产版本的状态了。本田也全球首发了一台纯电SUV Honda SUV e:prototype。虽然内饰仍处于保密状态,但从外观细节看,同样也是比较接近量产状态的。


相比之下,似乎现代和起亚的动作更快一些。这次车展上,现代IONIQ 5和起亚EV6 GT都正式亮相了。这两款兄弟车型都是基于现代起亚集团的E-GMP电动架构,最长续航里程超过600公里。虽然未公布具体的上市时间,但我同样相信应该也不会太久。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虽然智能电动车还刚起步,还有很多科技企业在跃跃欲试加入造车大军,但已经有个别车企已经不满足于造车了,转而开始研发生产“飞机”了。


​这次车展上,在小鹏、吉利和现代的站台上,都发现了电动飞行器的身影,而何小鹏更是明确表示将逐步投入更多资源,去开发电动载人飞行器。在5-10年后,我们真的有可能实现“开飞机”上下班吗?在市区里,要找个安全空旷的“停机坪”,可真不容易啊。


点击进入 2021上海车展新车展望 专题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03万关注 | 5999作品
+ 关注
汽车KOL平台,资深车评人YYP颜宇鹏、袁启聪、曾颖卓共同出品内容。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3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